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在家庭居住老年人口的6.4%。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人。  相似文献   

2.
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同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  相似文献   

3.
中国彭山长寿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0%,进入人口老年型社会,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的高龄化和长寿现象日趋明显。这是我国人口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升平景象。仅以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为例,全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就由768万增加到1199万,年均增长4.56%;百岁以上的老寿星,由6681人增加到17877人,平均年增加1119.6人,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34%。全国长寿水平,即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数为1.44人;每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百岁老人数为13.75人。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人口年龄结构于2001年跨进老年型。到2007年老年人口有了显著增加,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0.0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5.0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比重的11.84%和8.89%。根据海南省统计年鉴资料表明,1995年以来年龄结构划分为三个类型,1995年前为成年型社会,1996年至2000年为成年型晚期社会,2001年以后为老年型社会,即老龄化社会。2001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首次超过7%,次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10.41%。  相似文献   

5.
老龄化加速,高龄化显著 作为全国第一个老龄化城市,上海自1979年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老”龄。老龄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口结构近年来表现出加速老化的特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逐年递增,且增速加快。“十五”期间,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平均增加近5万人,而在“十一五”初期的2006和2007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平均增加量就已超过10万人。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43亿,占总人口的11%。2004年底抽样调查表明,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89个百分点,说明陕西省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未来一、二十年,陕西省老年人口的增长,将高于全国年均3.2%的递增幅度,人口老龄化高峰也将提前到来。  相似文献   

7.
女性是老年人口中的多数,尤其在高龄阶段。200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338万,女性人口达到6660万,性别比为95.17;80岁以上人口中,男性为455万,女性为744万,性别比达61.16。老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年妇女问题。从社会性别视角看,老年妇女的经济自立程度普遍较低,处于弱势地位。在二元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城乡老年妇女的差异显著。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只在城市中建立。另一方面,城市老年人口的经济收入水平虽然较农村高,但是,城市的消费水平也较农村高。一旦失去收入保障,城市老年妇女面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本文聚焦城市老年妇女的经济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少年人口比例降低,人口平均寿命提高,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据省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老年系数)为7.02%,老年人口近432万人,进入老年型的省份。“五普”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23%。预估到2015年,即“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200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并继续以年均3.28‰的速度迅速递增,大大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据预测,201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17.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家庭结构、老年群体状况及老年人口分布呈现许多变化:家庭呈现小型化,老年家庭户,“四二一”的结构家庭,“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压力日趋加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城镇老年人口逐年加大,目前已占到老年人口的34.18%,在家庭养老功能普遍弱化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城市社区老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主要以张掖市城市社区老龄工作为例,谈一些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或者是老年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这表明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纳入到了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可以预想,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和社会各界对老龄问题的日益关注,必将加快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和长寿化 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新中国建立的50年.随着我国人口寿命的逐渐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绝对数和比例不断增加,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人口革命——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均国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规模之大,在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高龄化问题。高龄老人的快速增长,将产生老年人口总体健康水平下降。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①的增加,需要家庭和社会照料的老人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大国。老年人口压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是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变老年人口压力为动力,从数量型老年人口向资源型老年人口转变,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参与和保障水平,实现积极老龄化,必须发展老年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平,确立老年教育领域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定位,共享社会教育资源,提高老年人口素质,对促进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人口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开始显现。我们一方面追求“老有所养”的社会理念,另一方面也提倡“老有所为”的老年健康理念。有学者认为养花、养草、养鱼,不应该成为老年的主要生活,没有精神寄托,反而衰老得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口在我国总人口的比例显著增加。2006年60岁以上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3.18%。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我国离退休人员的数量也显著增加,导致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离退休人员数量由1997年的2533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4635.4万人,年均增长210.24万人。  相似文献   

17.
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问题突出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5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为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2005年,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约有1600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1%,而到本世纪中叶将接近1亿人,高龄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比例将达到2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发展和老年人口的日益高龄化,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及长期照料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迄今为止,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4亿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11%.老龄人口的年增长率为3.36%,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而且预计到2050年全国将达到4亿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19.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山东省老龄化的形势和突出特点。 张雪燕:2009年底,我省老年人已达1381.86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59%。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9.38%,城镇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62%。我省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发展速度快。2009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11,(29):34-35
长宁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西部,是以涉外经贸与商务为主导的多功能、开放型、现代化新城区。辖区户籍人口61.62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4.46万,占全区人口的23.5%;80岁以上高龄老人2.85万,占全区老年人口的19.7%;2010年长宁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84.11岁,人口老龄化水平在中心城区位于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