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东南亚文化和历史杂志》(1999年,汉堡)发表了一篇对我院哲学所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在1998年于德国出版的《中国哲学之基础》(与德国哲学家卢茨·盖尔德撤策合著,雷克拉姆出版社、斯图加特)的书评。……  相似文献   

2.
1979年1月18日出版的英国《新社会》杂志刊载的这篇书评,评介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格里·科恩的著作《卡尔·马克思的历史学说》一书。书评内容如下:总的看来,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想去研究分析哲学,分析哲学家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也不感兴趣。即使是在“激进派哲学”的栏内,  相似文献   

3.
《法国社会学评论》杂志1980年第2期发表了巴黎现代史研究所迪亚娜·平托的《战后意大利社会学[1950—1980]》(见本刊1982年第1期“论著提要”)。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社会学研究所C.朱塞佩·罗塞蒂教授对平托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看法。《法国社会学评论》1982年第2期发表了罗塞蒂的《致D.平托》和平托的《答罗塞蒂》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均涉及意大利社会学发展状况以及有关意大利社会学发展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4.
1980年12月28—30日,美国历史协会在华盛顿举行了第53届拉美史讨论会,会议主席是华盛顿大学的多里尔·奥尔登教授。会议分下列6个专题小组进行了讨论: 1.《殖民地时期拉美军队的社会政治作用》专题小组讨论了三篇论文。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弗赛德分校的利昂·坎贝尔的论文《图帕克·阿马鲁的军队的社会结构:1780年的库斯科》,专门论述了1780年11月秘鲁廷塔省起义部队的社会结构和目标。他不同意将这次起义解释为印加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他说,在起义的领导集团中,有小农、骡马商和城市手工业工人,而缺少劳工和纳贡的印第安人,这就说明改良主义的思想居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5.
道格拉斯·约翰逊写道 :皮埃尔·布迪厄作为思想家 ,他对 2 0世纪后半期的影响就如萨特曾经对前一代的影响那样重要。2 0 0 2年 1月 2 3日 ,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Bourdieu)因癌症去世 ,享年 71岁。在许多人眼里 ,他曾是当代法国知识分子的巨擘。他的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在 2 5部以上 ,其中包括一份至关重要的阿尔及利亚研究报告 :《阿尔及利亚社会学》(1 962年在美国出版的版本为《阿尔及尔人》)。1 989年 ,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及新时期的开始 ,他创办了欧洲评论杂志《图书》(Liber)。尤为关键的是 ,布迪厄…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成立新的军事科学院据俄罗斯《近代史与现代史》杂志1996年第1期报道,根据总统令,最近,俄罗斯成立了新的军事科学院。其科学活动原则是在1994年6月制定的。新的军事科学院的院长由俄罗斯著名学者、军事学博士、历史学博士、教授马赫穆特·艾哈迈托夫·...  相似文献   

7.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3年第5期刊登了苏共中央直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关于《卡尔·马克思的新材料》的文章,同时第一次全文发表马克思的亲密朋友、志同道合的同志劳兰·达尼埃尔斯给卡尔·马克思的9封信。文章指出,这些信的片断曾发表于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与第一批革命无产者》(1961年,莫斯科版)。信的全文将发表在苏共中央直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准备出版的原本各种语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部分。  相似文献   

8.
1 《金瓶梅》的抄本在1596年 即已问世,它的问世,立即引起了 读者的强烈反响。到1617年,刻本《金瓶梅》得以面世。许多作家、评论家对它进行了评论,其中较著名的是对《金瓶梅》进行“专文”论述的六个序、跋。按时间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 (1)谢肇 的《金瓶梅·跋》 (2)欣欣子的《金瓶梅·序》 (3)廿公的《金瓶梅·跋》 (4)东吴弄珠客的《金瓶梅·序》 (5)谢颐的《金瓶梅·序》 (6)《满文译本金瓶梅·序》 对《金瓶梅》进行艺术评价,是这些《序》、《跋》的共同主题。 欣欣子《序》,对《金瓶梅》给予很高的评价。首先,它认为此书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学人档案     
Chu,Samuel C.(朱昌) 男;生于1929年;美 国;博士;研究领域:历史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 系(Department History,Ohio State University)教授。 E-mail:chu.1 @osu.edu 主要学术成果: 1·Li Hung-chang and China s Early Modernization/ 《李鸿章评传:中国近代化的起始》(编著) ,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5。 2·Li Hongzhang:Diplomat and Modernizer/《李鸿章: 外交家和现代化者》,M.E.Sharpe ,1991。 3·Passage tothe Golden Gate:a Historyofthe Chinese in Americato1910/《通往金门:1910年…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信使报》1980年第9期介绍了意出版的十种哲学杂志: 1.《意大利哲学评论报》,1920年创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E.加林和U.斯皮里托主编。2.《哲学历史评论杂志》,1946年创刊,主编马里奥·达尔普拉。该杂志主要研究哲学史与文化史、科学史之间的关系问题。3.《哲学杂志》,1909年创刊,1952年以后由N.博比奥和N.阿巴尼亚诺主编。4.《新经院哲学杂志》,1909年创刊,内容始终贯穿A.杰梅利神父的思想:反  相似文献   

11.
罗米拉·塔帕(Romila Thapar)(1931—)是当代国际上素负盛名的印度古代史历史学家,现任新德里尼赫鲁大学教授。曾两次访问我国。一次在1957年漫游敦煌,最近一次是1981年应南亚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邀请来华讲学。她的主要著作有:《阿育王和孔雀王朝的衰落》(1961)、《印度史》(1966)、《历史与偏见》(1972年广播讲话,1975年单行本)、《印度大陆史》古代部分(《英国大百科全书》,1977年版)、《意识形态和古代史的解释》(辑入《社会和变化》论文集,1977)、《教派主义与印度史的撰写》(1977)等。她继承马克思主义历史家高善必的研究工作,从事语言(梵语、巴利浯、德拉维达语)考证,运用社会经济史实解释历史,批判殖民主义和教派主义的历史观。近几年来,印度史学界开展史学思想论战。1979年,《印度教徒报》聘请阿特勒亚博士提出18个问题,向印度五位著名历史家征求答案。塔帕是其中之一。她针对13个问题畅抒已见。问答纪录发表于1979年12月29日《印度教徒报》。塔帕的对话坦率纯朴,是史学界的可贵文献,现在摘译原文中我国学者特别关心的部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82年12月10日,瑞典查尔斯·古斯塔夫国王在斯德哥尔摩把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授予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árquez)。与以前不同,这次授奖仪式不是奖赏瑞典文学院在文学上的又一次“发现”,而是承认一位全拉美和全世界数百万读者多年来已熟知其天才的、得到普遍赞扬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迄今只有四次授予拉美作家。前三位获奖者是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945年)、危地马拉小说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967年)和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71年)。  相似文献   

13.
据德国《德意志哲学杂志》1991年第6期报道,1990年11月15日,在哈雷/萨勒“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俱乐部”,继关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和影响的一次理论研讨会之后,接着举行了“弗里德里希·尼采研究促进联合会”(已登记注册)成立大会。在理论研讨会上,沃尔弗冈·米勒-劳特尔博士教授(柏林)和汉斯-马丁·格拉赫博士教授(哈雷)分别作了题为《尼采是一种挑战》和《尼采研究的旧难题和新难题》的学术报告。除德国学者外,还有来自瑞士、美国、日本、波兰、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和丹麦等国的学者。在成立大会上,选出了汉斯-马丁·格拉赫博士教授(哈雷马丁·路德大学)和汉斯-于尔根·康德教士(勒肯)分别任联合会的主席和副主席,  相似文献   

14.
学人档案     
Schirokauer,Conrad(谢康伦)男;生于1929年;美国;博士;研究领域:历史学;哥伦比亚大学海曼人文中心(He yman Center for Humanities,ColumbiaUniversity)教授。E-mail:PWHD47E@PRODIGY.COM主要学术成果:1·Mainstream of Civilization/《文明的主流》,Thomson Learning,1994。2·BriefHistory ofChinese Civilization/《中国文明简史》,San Dieg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Publishers,1991。3·BriefHistory ofChinese and Japanese Civilizations/《中日文明简史》,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Publishers,1989。4·Moder…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研究会编辑的《现代历史学的成果与课题》概括了1 980~2 0 0 0年的研究动向,其中的第一卷名为《历史学方法论的转换》。任何人从中都看得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学研究,尤其是日本现代史研究处在转换时期。用安丸良夫的话说,从2 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战后历史学”到“现代历史学”的“决定性的转换”,使得国民国家论时期以后的近代史研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这2 0年的转换期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成果,其中包括前文提到的《历史学方法论的转换》、《展望日本历史》丛书(东京堂出版,2 4卷)、《战后历史学再考———超越“国民史”》…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了,这段历史,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易显石、张德良、陈崇桥、李鸿钧合著的《“九·一八”事变史》一书,较完整地记述了这段历史,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引起了美国、苏联,特别是日本学者的关注。1985年5月,日本新时代出版社给辽宁人民出版社来信,请求出版日文版《“九·一八”事变史》。1986年8月10日该书日文版在日本发行后,引起热烈的反响,受到广泛好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周刊读书人》  相似文献   

17.
据意大利《晚邮报》1982年2月20日报道,今年2月9日至15日在米兰举行“德·阿米契斯的博爱社会主义”问题讨论会。会上介绍了德·阿米契斯的生平、著作及其思想。德·阿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作家,曾发表过《军人生涯》、《心》(中译名为《爱的教育》)、《奥兰达》、《西班牙》、《伦敦记事》和《摩洛哥》  相似文献   

18.
由马克·塞尔登和帕蒂·埃格尔斯顿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演变史料》一书1979年出版(纽约和伦敦:每日评论出版社,共718页)。该书广泛搜集了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资料,叙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有关的问题及其在连续的革命转变阶段的发展结果”,并且整理了大量关键性的文献,这些资料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19.
赵翼论修史     
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以下简称《札记》)全面评论我国二十四部正史(沿旧称,未把《旧唐书》、《旧五代史》计入数内,故书名称《廿二史札记》),每论必先考史法,次及史事。其论史事部分贯穿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历史哲学;其论史法部分则体现了作者对史书编纂的一些见解。本文仅就后者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本书作者Π.A.拉契科夫教授是莫斯科大学人文科学系哲学教研室哲学博士,曾撰写过不少专著.他的《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一书已在我国翻译出版.现在介绍的这本著作是继此书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