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玉生 《云梦学刊》2008,29(4):158-160
近现代以来."中国古代有无悲剧存在"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但无论是否定中国悲剧存在,还是肯定中国悲剧存在.很多学者都没有超越以西方的悲剧理论衡量或评判中国悲剧的框框.即使有的学者避免了对中国悲剧简单的肯定和粗暴的否定.对于中国悲剧独特的审美特征和中西悲剧的根本差异仍然没有真正把握.因为他们所提出的悲剧概念和悲剧理论仍然主要是对西方悲这种存在形态的抽象.而不是对中国悲剧这种存在形态的概括.所以.它仍然没有摆脱以西方的悲剧观念裁剪中国悲剧的思维模式的束缚.熊元义的<中国悲剧引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可以说突破了这种思维模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在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中国古典悲剧之中,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喜因素,这是一剧个普遍而奇特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研。本文原本应该以整个中国古典悲剧作为研讨对象,不过,在中国古典剧作中,究竟哪些剧作属于悲剧,学术界至今并没有一个定论,也没有一个理论的支撑(比如关于《牡丹亭》是否属于悲剧,就颇有争议),所以本文仅以大家公认的中国古典悲剧的顶峰与代表——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其中包含的喜剧因素,并由此看出中国古典悲剧的特色、长处及创作上、理论上的不纯粹与不成熟。一、古典悲剧中喜剧因…  相似文献   

3.
张浩 《晋阳学刊》2001,(3):108-110
英国李约瑟博士 ,以毕生精力致力于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他证明中华民族的祖先们曾经创造了无数领先于世界的科学与技术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辉煌的贡献。但是 ,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 ?为什么遥遥领先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一进入近代就突然落后了 ?他却始终没有找出答案。这就是曾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和认真研究的所谓李约瑟难题”。80年代以来 ,学者们对破解“李约瑟难题”达成了如下共识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和近代科技落后 ,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由宋正海和孙关龙两位先生编成《中国传…  相似文献   

4.
孔子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这一点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灵魂的主体,那么中国人思想言行中的辩证精神,就一定可以一直上溯到孔夫子那里。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把“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悲剧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古典悲剧由于在题材、人物、冲突、结局等方面的差异 ,造成了其悲剧价值的不同。如果说西方古典悲剧价值是一个从怜悯、恐惧到崇高的净化过程 ,那么中国古典悲剧价值则是一个从怜悯、悲愤到崇敬的教化过程。作为悲剧价值产生的前提都是“同情” ,但西方古典悲剧价值主要是审美同情 ,中国古典悲剧价值则主要是道德同情。在西方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理智上的理解、判断与思考 ,而在中国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中起作用的则主要是情感上的体验、识别与自证。如果说西方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是审美情感从低到高、从平和到激越的一个展射过程 ,那么中国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则是一个从平和到激越又回归平和的圆转过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儒学为什么在先秦诸子之学中脱颖而出成为雄霸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言说的空间依然较大。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没有引起论者的注意 :一是儒学是古代士人阶层社会角色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话语表征 ,因而最能代表士人阶层的意愿与利益 ;二是儒家一直扮演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中间人”或“调节者”的角色 ,故儒学最符合文化霸权形成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秦统一了全国之后,就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以后一直到封建社会的结束,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历二千多年,而且还越来越发展的精致和完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为什么能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其经济基础是什么?历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我倾向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是它的经济基础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悲剧的三大民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悲剧心理学》中说:“悲剧这种戏剧形式和这个术语,都起源于希腊。这种文学体裁几乎世界其它各大民族都没有,无论中国人、印度人、或者希伯来人,都没有产生过一部严格意义的悲剧”。他还说,在我国元代五百多部剧作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悲剧。”这种中国没有悲剧的观点,至少是忽视了中国悲剧的民族特征。中国不仅有悲剧,而且还有世界名剧,就是与古希腊悲剧比较,与莎士比亚的的悲剧比较,也是毫不逊色的。中国悲剧的民族特征,首先表现在题材上注重反映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长期延续这个问题的文章较多,各有自己的看法。读了之后,对我启发很大,受益不浅。我觉得更应该进一步把这个问题深入研究下去,找出它的根本原因。如果说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里的精神支柱,它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能使封建统治稳固,是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那么西欧封建社会里基督教的影响如何解释?如果说极端强大的专制主义、封建国家采取重本抑末政策,造成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性,那不成了上层建筑决定论?如果说封建社会建筑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由于小农经济一直能保存下来,使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那么,小农经济又如何能一直生存不崩溃呢?我认为这主要是中国农民起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保护了小农经济,因而小农经济能一直保存下来,导致了封建统治的长期延续性。但是,这个责任应该由地主阶级来负。因为农民起义是地主阶级逼迫的。  相似文献   

10.
自从马建忠先生惨淡经营构筑起汉语的“葛朗玛”大厦以来,词类的划分问题就一直困挠着语言学家们.困挠之一是:意义能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如果说能,那么“词类是语法分类”这一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语法观点还要不要维护?如果说不能,那么意义的魔影为什么老是绯徊其中呢?它与功能究竟是对立的还是结合的?如此等等,颇叫人挠头,以至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主要想就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在引述、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也带便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从摩罗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人、艺术家正在从对立和对抗当中破掉自己,从忧怨和愤怒之中解放自己,而面对未来了,面对具有爱、具有希望的心灵的未来。心灵的未来,只能是更加的包容和博大。摩罗在《因幸福而哭泣》中为自己没有幸福的感觉而羞愧。为什么摩罗以前没有这种幸福的感觉呢?说他很敏感,但他以前为什么会对幸福如此麻木?我想因为一直在怨,在向外投射的时候,没有用这颗眼睛和心力去发觉这种幸福与美。当他经历过种种挣扎之后,发现爱和幸福成了他最有前景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我们可以把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延续的问题,区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为什么这样牢固而不易破坏?第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工商业为什么没有足够的力量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尽早产生和迅速发展创造出物质前提?本文想就第二方面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力对我们尤其重要,相信每个人都有测试视力的经历,大家有没有想过视力的测试表为什么要用字母"E"呢?首先我们需要解释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用英文字母而不是汉字。这是因为近代的视力测定等技术欧美国家一直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所以我国也一直引进并沿用字母测试表。此外,汉字笔画大都较多,用汉字难以达到精确测定视力的目的。我  相似文献   

14.
《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经典之作 ,被认为是西方悲剧的原型 ,对其如何进行阐释 ,理论界一直莫衷一是 ,整体看来大都没有从文本本身出发 ,因此尽管都有启发 ,却又不同程度的失之偏颇。本文试图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方法 ,结合主题学的理论 ,对其阐释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着企业的知名度的高低,企业形象和企业知名度又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企业形象对企业走向市场,赢得市场至关重要,那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则是拓宽市场,发展市场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优质的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生命主体,一个企业的产品,不能不依附于产品质量的优劣而兴衰。可是,为什么有些优质产品却没有销路?或者说销路不好。我认为这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这些产品的优势未被社会所认识、所接  相似文献   

16.
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是,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或主体形式)究竟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等。对于上述问题,我国学术界在认识上还存在不少分歧。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伦理学,无疑是新道德主义最重要的现代思想资源,而我在此特别想申述的一点是,为什么一定是康德,而不是西方其他的伟大思想家?如果说这个问题论证起来过于烦琐,那么它也可以转换为新道德主义在康德那里究竟接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西方汉学家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与近代中国学术界颇有渊源.他广交中国学者,其著作在我国学术界也甚有影响.然而,他的治学方法(以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中国历史),虽在中国赢得了部分信徒,但各派学者对他的批评并不少见,且中国主流学界并不认可他的成果.魏特夫在近代中国学术界的情形,若比较兰克、伯希和、白鸟库吉等人,便能说明外来理论学说为什么需要在本土的文化传统中寻找结合点,始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盲目接受西方某种研究历史的"范式",而不考量本土文化因素,这种尝试鲜少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康德的伦理学,无疑是新道德主义最重要的现代思想资源,而我在此特别想申述的一点是,为什么一定是康德,而不是西方其他的伟大思想家?如果说这个问题论证起来过于烦琐,那么它也可以转换为新道德主义在康德那里究竟接受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N·sivin教授1982年在美国《中国科学》上发表了题为《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科学革命?》的论文。我国翻译并刊在1984年《科学与哲学》第一期上。sivin教授在此文中谈到为什么要搞这个问题时说:“人们听说古代世界有众多的科学传统,往往感到纳闷:为什么近代科学的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