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夫《会要》,一代史料之集大成者也。唐德宗贞元间,“苏冕缵国朝政事,撰《会要》四十卷行于时。”此纂修《会要》之权舆也,其后,宣宗“大中七年(八五三),崔铉以馆中学士崔碌、薛逢等撰《续会要》四十卷献之。”而《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俱失载二书,则史臣之无识也。夫《会要》之为书,以会粹为体,“集事迹而为鉴,或  相似文献   

2.
方健 《中国学术》2000,(2):305-308
六十年前,北平图书馆延请陈援庵先生主持影印本《宋会要辑稿》的出版,这部宋代的百科全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宋史研究者。最近,幼承庭训的陈智超先生,又凭藉在目录、版本、校勘、年代、避讳学方面的厚积薄发,向学术界奉献了他的《解开(宋会要)之谜》。  相似文献   

3.
4.
《宋会要辑稿》是大晟府研究最为可靠的原始史料,但错误亦较繁夥。如其《乐》三之二六、二七、二八及邓洵武《诸生习乐乞行按试奏》后两道诏书中的“大观二年”当为“政和三年”,《乐》三之二五、二六中的“崇宁五年”当为“大观三年”,《乐》四之一中的“大观六年”当为“政和六年”,《食货》四三之一二中的“宣和七年”当为“政和七年”。  相似文献   

5.
徐天麟,字仲祥,临江(今江西清江)人,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进士,做过抚州教授,临安府教授,奉议郎武学博士,惠、潭二州通判,撰有《西汉会要》和《东汉会要》两部颇有价值的会要体史书,本文拟根据有关材料,对之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6.
周颖 《重庆社会科学》2022,(12):117-127
《画史会要》是明代少有的纪传体绘画通史,记载了从有画之初的三皇五帝时期至明代的画家传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古代绘画的发展脉络,也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文献。但《画史会要》的作者自清代起便有两种说法,一为朱谋垔,一为金赉,学界对此至今未有定论。二人身份地位悬殊,朱谋垔为出身天潢贵胄的明代宗室,而金赉则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人。由于人的写作思想、写作目的等总是带有一定的阶级性,势必导致其著作中反映的思想内容,喜好倾向有所不同。故而,对《画史会要》的作者进行考辨,既是为了去伪存真,恢复古籍的本来面目,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作者所属群体的绘画成就及思想倾向,是十分必要的工作。通过校勘《画史会要》几个版本中的异文部分,我们发现朱谋垔为本书最初的编纂者,而非一些学者所谓的抄袭者。另一方面,考察书籍中文本的编排方式以及叙述策略,亦能够帮助我们确定《画史会要》作者的身份是明宗室的事实。所以《画史会要》的作者为明宗室朱谋垔所作这一结论应当是较为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史记》八书的学术渊源,古今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史记》八书的原型存在于《尚书》之中,但对太史公创设八书体例起更大作用的是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八书所载制度,都是特指改制中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黄灵庚  肖选搏 《浙江社会科学》2022,(12):123-132+159
黄宗羲晚年编纂的明代文学总集《明文海》未曾镌刻,只有抄本传世。天一阁藏《明文海》原稿本较多保存《明文海》原始形态,惜仅存26卷。而浙图藏本是存世抄本中最为完整的善本。《四库全书》抄本现存文渊、文澜、文津、文溯四种。诸本形态各异,文渊本、文澜本、文溯本抽毀严重,文字篡改颇多。惟文津本存文最多,文字较佳。涵芬楼、皕宋楼藏抄本自四库馆抄出,同出一源,各有优劣。整理《明文海》当以浙图本为底本,文字校勘宜取各本之优。  相似文献   

9.
黄丽婧 《江淮论坛》2012,(4):177-183
《唐会要》是我们全面了解唐代典章制度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学界一般都认识到通行本(即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或出自殿本的排印本、点校本)《唐会要》卷七至卷十,是后人所补,非其原本。然而采用史源学、版本学、校勘学以及避讳学的方法,考察《唐会要》阙卷文字来源,亦可证明卷九二之“内外官职田”类及卷九三所采文字与明本《册府元龟》一致,而与宋本《册府元龟》有异,当是抄撮明本《册府元龟》,卷九四则全抄录《通鉴纲目》。由于其补作方式与卷七至卷十迥然不同,而与原本他卷没有任何差异,后人多受其欺,故视之为伪撰。今人利用《唐会要》须谨慎区别。  相似文献   

10.
元朝在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家对航海贸易事务的管理,在设立统一管理机构市舶司的同时,又先后在至元三十年和延祐元年出台了《市舶则法》."延祐市舶法"是在"至元市舶法"的基础上形成,从出台之日至元末,大体沿用始终,并在具体运作中以通例形式加以发展补充.元代《市舶则法》具有"官法同构"特征,通过规范市舶司官吏及其他"官"的权利义务,确保元朝航海贸易事务的良性运作,并进而实现规范"民"的效果.这一法律规定属于对外管理章程,其主要目的在于约束元朝官民,确保海外贸易能为国家和民众谋取利益,而不在谋求海上霸权,因此就这个意义讲,《市舶则法》可被视为元朝对外政策由军事向商业转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元朝在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家对航海贸易事务的管理,在设立统一管理机构市舶司的同时,又先后在至元三十年和延祐元年出台了《市舶则法》."延祐市舶法"是在"至元市舶法"的基础上形成,从出台之日至元末,大体沿用始终,并在具体运作中以通例形式加以发展补充.元代《市舶则法》具有"官法同构"特征,通过规范市舶司官吏及其他"官"的权利义务,确保元朝航海贸易事务的良性运作,并进而实现规范"民"的效果.这一法律规定属于对外管理章程,其主要目的在于约束元朝官民,确保海外贸易能为国家和民众谋取利益,而不在谋求海上霸权,因此就这个意义讲,《市舶则法》可被视为元朝对外政策由军事向商业转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据此,司马迁认为商末有微子降周之事;并且有肉袒这类系统的投降礼仪。然而,这则史料的真实性是有疑问的。这是因为:第一,笔者曾研究发现春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战线》2023,(2):284-285
  相似文献   

14.
吕浩 《兰州学刊》2015,(2):24-29
明抄本《皇明盛事述》是综合《四部稿》后附《皇明盛事述》《弇山堂别集》初刊本及挖改本而诞生的一个单行本,这个单行本不是对《皇明盛事述》已知刻本的抄写,而是对上述三种材料的综合和校订,且有理校的痕迹。从内容上可以推论其抄写年代稍晚于万历二十年,或者这个抄写本依据的底本是稍晚于万历二十年的某个修改本。这个手抄本具有独立的文献价值和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搜集、研究、整理徐继畲(一七九五——一八七三)的向世著作和未刊手稿中,我们从山西省图书馆古籍部所藏《辛勤广丛刻》第一辑中发现收有《徐继畲批后汉书残本》。稍后,又收到侨居美国的方闻(彦光)先生从海外寄来同书的复印本,首页铃有“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章”字样。方闻先生,山西五台县人士,多年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对三普历代文化名人多有涉猎,尤其是对傅青主、徐继畲的研究造诣很深,著有《傅青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 1998年 11月出版的《五代会要》卷二十一《选事下》有这样两段话 ,读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六八页载 :……若是逃失户口 ,降书考第 ,及显有过犯 ,必行殿降。应诸色人过犯三选已上 ,及未成功开宿 ,引纳家状 ,虑成淹滞 ,今后才南曹锁宿后 ,先榜示选人 ,预纳家状。……第二六九页载 :……可否敕命铨司 ,自前注拟诸色选人 ,准格三注 ,每一注内有不伏官者 ,限人三日内具状通退 ,三注共九日者。铨司自今后第一、第二注榜出后 ,各限次日内具通官文状 ,便具姓名落下 ,第三注毕日开铨 ,不在开通官之限 ,三注共五日。准格铨司逐年二月二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认定<红楼梦稿>是曹雪芹的手稿,新版<红楼梦稿>展现了作者"增删五次,批阅十载"的创作过程,本文用不同的字体符号表示出来.<红楼梦稿>乃是各种抄本的母本,各种抄本在抄录过程中多经润饰,是"返抄"不出一部<红楼梦稿>来的.本文首次发现高鹗的具体加文,并用方括号加以明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18.
提起《白兔记》,在我国广大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早在七百年前的宋元南戏里,就有了《刘知远白兔记》这个剧目.由于它取材于著名的民间传说,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古代农村妇女李三娘的感人形象,对她的痛苦遭遇给予极大的同情,因而赢得了千千万万观众的热泪,并广为流传,历演不衰,被誉为"四大传奇"之一,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宋元时期的南戏剧本没有流传下来,现今流传的为明代人修改的传奇本,有几种不同的刊刻版本,其中以明末江苏常熟人毛晋(公元1599-1659年)编的《六十种曲》本较为流行.此外还有明代万历年间富春堂刊本《刘知远白兔记》,明代万历年间由浙江钱塘人胡文焕选编刊刻的《群英类选》(公元1593年-1596年),其中收《白兔记》里  相似文献   

19.
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一书中,记载了一条有关《红楼梦》早期抄本的故事梗概。他是根据上海魏绍昌、徐恭时两先生抄示的一条资料: 褚德彝跋《函篁图》 (传抄本)  相似文献   

20.
齐国行政制度考源─—兼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仲改革,没有实行整齐划一的邑─卒─乡─县─属的行政制度,《国语·齐语》所说的“三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是战国学者的伪托,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地方行政和其它诸国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其共同的趋势是逐步形成县─—乡─—里的行政体系;战国的郡不是地方最高政府,齐国也没有实行相当于郡的都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