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战爆发后,中共因势利导地将双交双减发展成彻底平分土地,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性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东部地区广泛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内蒙古自治政府,根据当地土地问题和民族问题之间的特殊关系,结合当地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制定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纠正了部分解放区出现的"左"的倾向,保证了土地改革的完全胜利。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摧毁了农村中的封建特权统治,解决了影响蒙汉民族关系的土地问题,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加速了当地蒙汉杂居农耕村落化的进程,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东北人民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3.
4.
自1946年以后开始的土地改革,不仅改变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土地关系,而且使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换.但迄今为止,学界对土改的研究多停留在它对革命战争的重大作用以及它对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意义上,而对土改的社会意义未予足够的重视.有鉴于此,文章以山西省壶关县乐户为例,通过土地改革对乐户贱民身份的瓦解与重构、实现从贱民到农民的转变这一史实,对土改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延安时期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对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巨大.延安时期,他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以及建国准备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个场合都不断强调科技,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论断.从任弼时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力抓通讯情报等军事科技、关心科技人员生活等方面对延安时期任弼时的科技思想进行梳理总结,简单探析其特色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涉县因地理位置及其重要,多种重大事件都曾发生于此,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涉县土地改革后支援解放战争的情景进一步回顾,可以向大家再现当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土地改革是贯穿中国历史中的一根红线.朱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开展了反映自己思想的土地改革,主要体现在"正经界而制民之产"和"改井田以革除旧弊"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思想的演变和深化。从这一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上的成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中心点是减租减息 ,抗战结束 ,直到中国共产党 194 6年 5月 4日 ,颁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前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基本点仍是减租减息 ,“五四指示”明确坚决批准农民的土地要求 ,但在没收地主土地的方式上仍与土地革命战争 (十年内战 )时期有所不同 ,体现了政策的过渡性。直到 194 7年 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正式明确规定 :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样 ,《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了“五四指示”时提出的“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 ,而且改变了“五四指示”中对某些地主照顾过多 ,“一般不变动富农的土地”的规定。此外 ,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还首次提出了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认识到解放生产力仅仅只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把土地改革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9.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理论家和革命家。他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群众方面的思想精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相信群众力量"、"代表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学习领导群众艺术"、"善于向群众学习"等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从 1 937年 8月洛川会议后至 1 938年 5月 ,任弼时在参与领导抗日战争的实践中 ,不断地对抗日持久战方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阐释 ,丰富和发展了洛川会议关于持久战方针的内涵。尤其是他在 1 938年 1月 ,就将中国抗日持久战的进程划分为“被动防御”、“对峙局势”、“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并且具体预测了各个阶段中敌我力量的消长、战场状况的变化以及三个阶段递进转换的关系 ,这种卓越的见解 ,是对洛川会议持久战方针重大而独创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不少建树。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大局观念,兵马未动、纪律先行,实事求是地执行党的政策等方面。探讨邓小平这一时期在政治工作的主要贡献,有助于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在综合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1945—1949年共产党所倡导和推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平分土地政策等内容,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20世纪上丰叶中国3余年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这是研究中国土地政策发展史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土地政策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镇原游击队在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1947年3月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后组建并发展壮大,其组织严密,群众参与热情高,在镇原边境及其临近地区剿匪除霸、打击敌伪、保境安民,积极配合西北野战军肃清国民党军队,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陇东的解放事业和保卫陕甘宁边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文本依据;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政治保证;意识形态领域的全胜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说服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劳资两利作为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之一,但在具体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还是发生了错误偏向,主要是"左"的偏向。中国共产党及时纠偏,尤其是刘少奇天津讲话进一步纠"左",在新解放的大中城市深入贯彻执行劳资两利政策,从而使新解放城市紧张的劳资关系趋向平缓,私营工商业也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经济支援,这是他们对祖国抗战作出的最大贡献.华侨对祖国抗战经济支援的方式:捐款、购债、侨汇、投资和捐献物资.他们在祖国抗战中能作出如此重大经济贡献的主要原因: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爱国侨领起了重大作用和国共两党都对华侨抗日救国运动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决策思想和工作原则。本文对中央领导集体选择决策目标、科学制定决策及保障决策实施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中总结出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决策中遵循的工作原则、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中日战场形势的变化,大批文化机构和文化人士纷纷西迁。他们运用自身较为先进的新闻出版理念和经验,出刊办报、著书立说,使西部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兴盛局面。抗战时期,文化人的西迁对促进西部地区的文化交流,推动抗战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给日寇以决定性打击,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志,而且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支援了盟国,粉碎了德、日法西斯的全球战略计划,从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主党派 ,尤其是民主同盟这支“生力军中的生力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并在斗争中结下深厚情谊。这是解放战争另一条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为我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