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5至17世纪大航海时代西欧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作了考察,就船舶式样、船上装置、船体大小、军用舰船、荷兰飞船、天文导航、航海资料、航海仪器和工具等作了细致考察,认为西欧不断优化船舶质量和性能,提升航海技术,是其展开大航海活动的技术条件,并为工业革命后“坚船”优势的形成准备了技术前提。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造船业和航海术,与我国其他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充分反映出“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步掌握了造船和航海技术,开辟了海上交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造船工业的日益发展,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劳动人民对中国以至世界造船、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15世纪以前中国航海技术的成就。重点论述了航海天文在中国的发展,认为古代世界天文导航的最高成就——牵星术最先起源于中国;概述了指南针在中国发明和应用的历史过程;论述了包括更路簿、针经、海图等在内的各种航海手册在古代中国航海事业中使用的广泛性。从而揭示出,高度发达的航海技术成就,是使15世纪初中国郑和船队得以首开穿洋远航世界纪录的优势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地区与琉球造船航海技术的交流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福建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通过琉球使团、闽人三十六姓及其后裔、中国册封使团等多种渠道源源不断传入琉球,极大促进了琉球海外交通和中介贸易的发展,同时这种交流也促进了福建造船工艺的提高及商品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航海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STCW78/95国际公约》要求、掌握现代航海理论和技能、具备驾驶和管理远洋船舶能力、具有无限航区大型船舶驾驶员适任证书的高级船员。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自夏朝开始造船并在汉代开通海外贸易以来 ,官私外贸以双轨制的形式随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到宋元时期达到极盛后被明清的海禁政策所改变 ,从而导致了中国造船与外贸的整体性衰落 ,使中国减少大量转口利润和丧失走向世界机会的同时 ,延长了封建社会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的方法,认为中世纪的欧洲并不是封建制的一统天下,不仅实际有封建制,而且在许多领域和方面实行的是非封建性的制度。非封建性的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同样普遍存在,并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结论,与前苏联与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在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占具主导地位并决定了当时的社会性质的观点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而在此期间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在犹太历史上其意义更是深远。它彻底改变了中世纪西欧各国与犹太人的关系,是欧洲反犹史上的转折点,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犹太人的人口分布、政治和经济地位以及文化传统。因此,研究十字军东征时期屠杀犹太人的原因和影响,对研究近代犹太人的状况有十分重要的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是中世纪神学美学向近代人学美学过渡的一个环节,它标志着美学从神学迷雾中的一次觉醒和解放。美学从神学向人学的转变,是人文主义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人文主义运动,作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十四世纪以来,欧洲经济逐步冲破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脚蹬式纺车的发明,卧式织布机的使用,水力风力的利用,高炉冶金的出现,熟铁的炼制,总之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这一切革新和采用,使纺织、冶金、造船各行业发展起来。随着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的传入,又使航海业、军事工业发展起来。海上交通扩大了,贸易交往  相似文献   

10.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他于15世纪初叶率船62艘,7次远航于东南亚和印度洋沿海地区和海域,传播中华物质文明,西渐中华王道精神;开创航海外交新纪;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不愧为洲际航海先驱.其勇敢的冒险精神,坚贞的爱国精神,改进航海技术的创新精神,彪炳史册.今天纪念郑和,对于我们提高航海技术,发展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以及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其重要启迪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一期发表林仁川、陈杰中《试论明代漳泉海商资本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值得商榷的论点。认为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东来,“从当时整个世界形势看,对我国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还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有利,林文指出:其一,“这时西方资本主义虽然已经兴起,但尚未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殖民主义者之间又矛盾重重,争夺激烈,……这种争夺战,必然会消耗殖民者之间的彼此力量的”;其二,“而这时的中国海商,既有丰富航海经验,又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国内又有大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瓷器的外销,始于晚唐,成熟、发展于宋代。宋代瓷器外销所以致盛,是因为宋代农、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瓷业繁荣提供了物质前提,而社会生活尚瓷与饮茶之风,也促进了瓷业的兴旺和竞争机制的产生、制瓷技术的加强,以致瓷业产品既多且美,在宋代造船航海业与海外贸易发达的条件下,瓷器外销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代对外航海贸易发展较快,在其时的东亚乃至更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国际贸易体系.在此体系中,宋不论是在航海技术还是大宗商品贸易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宋代对外航海贸易可以分为北宋早中期和北宋晚期、南宋时期,不同时期对外航海贸易对经济的作用不同,占财政的比重也不同,对此进行量化估算更能显性地说明宋代对外航海贸易对经济、就业等的拉动作用,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航海贸易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欧洲中世纪,神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中世纪的政治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神权政治哲学。中世纪的政治统治与宗教神学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欧洲中世纪神权政治哲学从思想基础到内容主体都是唯心的、错误的,其影响是消极的.本文试图从欧洲中世纪神权政治哲学的伦理基础、理论依据、从教会派和世俗派神权政治哲学的内容主张等方面,对欧洲中世纪的神权政治哲学作以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中世纪史诗对古代史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史诗在欧洲中世纪文坛独领风骚,其题材内容(战争、英雄、宗教),既继承了古代史诗描写的传统,又超越了传统,预示着文学题材内容发展的新方向,成了欧洲文学史上连接古代与近代的核心链条。通过分析中世纪史诗的题材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欧洲文学的发展脉络,较为客观地评价中世纪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略论明州在宋丽官方贸易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宋中期,随着明州地区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及周边政治形势的变化,明州一跃成为宋丽贸易的主要港口.明州作为联结两国往来的纽带和窗口,在此后两国间的经济交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漫长中世纪欧洲的典型特征是基督教文化上的统一和政治上的分裂。文章通过对中世纪欧洲认同形成历史的梳理,指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是“欧洲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形成欧洲认同的基础,并以此为视角分析欧盟东扩过程中基督教文化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中世纪有宪法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近现代欧洲各国的宪法或民主政治,人们宁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民主政治中寻找根源,而不愿将之与近代毗邻的"黑暗的"中世纪相联系.人们概念中的等级、特权和专制的欧洲中世纪是没有宪法的.但果真如此吗?本文以有别于传统宪法定义的方式,在对欧洲中世纪宪法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得出欧洲中世纪有宪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而在此期间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在犹太历史上其意义更是深远.它彻底改变了中世纪西欧各国与犹太人的关系,是欧洲反犹史上的转折点,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犹太人的人口分布、政治和经济地位以及文化传统.因此,研究十字军东征时期屠杀犹太人的原因和影响,对研究近代犹太人的状况有十分重要的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早期的一些启蒙学者认为 ,对美洲征服促进了航海技术、造船业、制图业以及相关技术的飞速进步 ,加快了欧洲商业发展的步伐。同时他们又认为 ,欧洲人带给美洲的是残酷与贪婪、奴隶与奴役、疾病与死亡 ,他们带回欧洲的是梅毒、黄金和白银 ,是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打不完的破坏性战争。美国革命胜利后 ,在欧洲激起了强烈反响 ,许多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有了新变化。他们认识到 ,美国革命可能预示着全人类的一个新起点。所以探索美洲早期移民的原因、过程和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