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摆脱政治、社会因素的纯粹经济性财产的出现,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反对封建特权,建构自由、平等、所有权、契约的市场经济,促进了政治社会的转型和公民社会的出现.财产权的实现与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切实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构建,社会成员逐步摆脱“单位”身份束缚开始以个人(即公民)的资格并以市场经济的契约方式来界定国家、社会和个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确认和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与当代公民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概念自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受到广泛关注 ,被用以分析社会交往、政治活动、经济组织等各个方面。本文指出社会资本的基础是社会信任 ,它可以成为构建当代公民文化的基石 ,通过营造社会资本和社会信任 ,就能够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理论与公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湘莲 《学术界》2007,(3):87-91
社会资本不仅是公民社会的基础,也是一切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公民社会与公民信任成为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这也使得社会资本与公民文化有了广泛的结合。公民文化不仅是一种社会资本,而且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和运作。培育公民参与意识、法制意识、主体意识以及信任和宽容精神,既是当代公民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在构建现代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发展公民社会,落实公民权利,培养公民意识,对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金 《学术论坛》2004,94(6):147-151
现代社会是以广泛的社会合作为特征的,然而任何合作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关系网络的支持,离不开一定的伦理秩序。文章试图从作为一种社会内生资源的社会资本角度对中国社会合作形态的性质及其在制度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作一简要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建构网络治理的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海燕 《理论界》2008,(5):14-15
网络治理是指在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的目标下,建立政府与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其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及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建构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网络。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就是信任、互惠和合作,因此,网络治理的本质与社会资本的内涵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土壤上培育出来的社会资本现状后,提出应重建社会信任、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以及公民团体,从而形成有效的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当今农村社会信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资本存量不断下降,最明显的反映就是社会信任水平下降。为了整合农村社会,促进农民有效合作,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必须加强农村社区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增加农村社会资本存量,提高人际信任水平,改善和发展农村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是现代公民社会兴盛的基础。社会资本在现代公民社会兴盛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即社会资本直接地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维系与繁荣,社会资本通过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间接地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我们的研究是对以往公民社会研究中忽视"文化因素"这一偏差的一种纠正,无疑将开拓公民社会研究的视野,推进公民社会的研究与理论建构,同时也将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影  于芳 《北方论丛》2006,(2):152-156
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公民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理念——合作、信任、互惠等无不与社会资本理论相契合,公民社会是社会资本得到滋养和发展的温床。我国公民社会发育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会资本的形成。因此需要大力培育我国的公民社会,形成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局面,从而提升我国社会资本的存量。  相似文献   

9.
《新学术》2007,(3)
上世纪末,我国全面实施了西部开发战略,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资本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社会规范,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它具有生产性。本文试图探讨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涵义以及对西北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与构建政府信任合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陈毅  卢刚 《阴山学刊》2007,20(1):110-113
导致政府失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期望它提供公共物品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构建政府信任合作体系成为关键。通过建立社会声誉机制、社会激励机制以及对话会晤协商机制可以逐渐构建起政府信任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部宪法都不同程度的规定了对于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而2004年宪法修正案历史性地将“私有财产”写进宪法。这一创举不仅推动了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标志着公民财产权利的宪法保护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要真正使这项宪法权利变成公民的现实权利,还需要我国立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微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化微现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作用的途径:一是强化公民参与网络在突发事件预警期"感应器"和"减压阀"的作用;二是强化社会信任在突发事件救援处置期"救援队"和"润滑剂"的作用;三是强化互惠规范在突发事件缓解和恢复期"监督员"及"指导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新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加了社会学意义的解释视角.社会资本的培育能够提升公民的宽容和妥协精神,提升公民对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公民合作参与的品质.当前,我国规范、网络和信任方面的社会资本存在着严重缺失现象,制约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构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培育社会资本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培育社会资本:社会管理创新的非正式制度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兰 《河北学刊》2012,32(3):121-125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路径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一系列的积极作用。但是信任危机、规范缺失、参与网络不足等当前中国社会资本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有序。必须以重建政治信任为突破口培育"信任"社会资本,以法制建设为突破口培育"规范"社会资本,以健全利益表达与协调机制为突破口培育"参与网络"社会资本,以壮大民间组织为突破口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姜尖 《南方论刊》2004,(5):24-26
人们之间的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的形式,促进了人力资本、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的协调和结合,增进了它们利用的效率,是凝聚社会各方面的粘合剂.当前市场、社会普遍存在信任的缺乏,它不但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正不断向全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蔓延开来.如何扩大信任半径,重建信任这一社会资本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基层社会盛行的"公民治理",一般是指由博克斯(Richard·C·Box)系统提出的一种社区治理模式.在该种治理模式下,社区公众主导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而代议者、公共管理者只不过是促进社区践行公民治理模式的顾问者和服务者.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不成熟、公民文化发展滞后、公民自组织缺乏、公民能力低下等因素,造成我国以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为基本内容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虽有西方公民治理之形式,却缺乏公民治理的内容与精神.基层社会合作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主体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就基层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共治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它是对参与型治理和理想型基层社会自治两种治理模式的扬弃.在我国基层社会践行合作治理模式,有助于在构建基层党组织、基层社会自治组织、基层社会公众等治理主体合作共治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基层政府治理与基层社会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这是真正实现中国特色基层社会公民治理和构建区域和谐社会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7.
黎珍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7(1):49-53
社会资本深深影响着社会的社会关系模式.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需求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之匹配,社会资本中的公民参与网络在市民社会中生成,是市民社会中特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市民社会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发达的市场经济,更需要与传统的权力社会关系模式完全不同的公民参与网络模式的支撑,而存在于社会资本中的公共精神也成为了市民社会中的必备精神.  相似文献   

18.
社区NGO作为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兴社会力量,在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公民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意识、实现社区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发挥空间,但现实中,却因为其社会资本的存量不足而导致功能受阻,甚至威胁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应该从中国文化环境出发,建立有效的社会信任网络,加强社区NGO的管理体制和规范建设,积极建立支持与合作网络,进而生成和优化社区NGO社会资本,促进社区NGO角色功能的有效发挥,以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  相似文献   

19.
信任问题——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敏 《浙江社会科学》2007,26(2):104-108
本文主要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来阐述社会信任问题,第一部分指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关键性测量指标,一个社会的信任度高低决定了它的社会资本的多少;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中国的信任问题,一些学者和社会观察家分别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的信任问题,尤其是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及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损失;第三部分探讨社会资本和信任如何可能的问题。就笔者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从社会和政府两方面双管齐下,来创造和维持社会资本和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20.
田恒 《晋阳学刊》2013,(1):122-129,135
政府信任被视为公民基于个人或公共利益的实现基础上对政府的一种理性评价和期待,是建立在公民对政府的合理预期以及政府回应基础上的互动与合作关系,亦包括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一种能力。政府信任是整个社会信任系统的核心,它与公民社会和公共治理有着许多内在的关联,因而需要将其置于一种"公共"的框架中进行考察。由于公民社会和公共治理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基层,在此基础上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政府信任。在此逻辑和框架下,构建一种合作型"信任--治理"场域成为促进公民社会成长与公共治理实现的路径选择,也是政府信任得以维持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