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的王道政治是在与霸道政治的对立统一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其主要包括天经地义的空间伦理、三代至上的时间伦理、家国同构的宗法伦理、以德为主的仁政伦理、民为邦本的社会伦理等复杂内容。到清朝末年,在西方的坚船利炮、商贸往来、文化渗透等多重压力裹胁下,开始了从天经地义到天崩地裂、从三代至上到来世永恒、从家国同构到家破国裂、从德政伦理到霸道横行、从民为邦本到民之裂变的艰难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2.
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虽从事科举文教育,但不唯之是从,而是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此举上溯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经史之学的优良传统,根植于孔子“博学于文”的思想主张,来源于以学术导向矫正利禄歪风的迫切要求。生徒只有学充养邃,才会眼界高、气味厚、笔力健。清代一些书院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使得生徒学文不是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训练,而是拓展为与炼品、践行、培识的结合。这些书院通过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3.
4.
康海的文学思想与当时陕西、河南学人马理、吕柟、崔铣等的经史学术思想彼此呼应,表现出"融经筑史"的特质,对文学复古运动"文必秦汉"思想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康海承继先秦两汉经史传统,奉行"文章根本六经"的文章观,其"宗经而子史"的创作趋向表现在学习古文的经历与推崇周公孔孟之文两方面;而复古派的拟先秦两汉文特质与其一致:表现...  相似文献   

5.
"学有中西"还是"学无中西",不能作笼统的追问和回答。在"所指"的意义上是"学无中西"的;在"能指"的意义上又是"学有中西"的。晚清以来,东西方文化相遇之后,中国学术的演变呈现为辩证展开的轨迹和过程:"中学"→"西学"→"中学"的本土化。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检讨、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日益走向自信、中国问题的个案性的凸显、"西方中心论"的解构,成为中国学术本土化诉求的时代契机。  相似文献   

6.
走向21世纪,史学史研究如何开创新局面,不少学者都发表了很好的意思,使我深受启发。有一点人们谈论较少。我以为又相当重要,这就是加强经史、文史等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中国史学、经学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在史学方面,官修正史大放异彩,实现了从私人著述到政府修撰的决定性转变;在经学方面,《五经正义》的编订体现了与汉学、宋学不同的面貌,起到了过渡作用。学者们对此已多有关注。然而,唐代文治的另一项事业却往往被人忽视,即佛教译场的佛经翻译实践。其时,佛经翻译与史书修撰、经疏编订不仅在时间上一致,在参与人员的构成上也多有重合。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开始,至唐佛经翻译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译场的分工合作或多或少影响了唐代集体修撰的风气,而佛经义疏的编写也与隋唐的儒经注疏互为映照,体现出折衷取长的倾向,二者之间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界一般将张载的"德性所知"等同于"德性之知",但是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凭借德性所认识到的大全、整体的知识,其实质是对世界的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后者则单纯是指关于道德的知识。无论是"德性之知"还是"见闻之知",都属于"德性所知",都是"德性所知"的一个部分和局部。在张载看来,任何局部、片面的知识都不能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只有整全的知识才能够促进人性的美好和理想人格的养成。张载是在"知识——人性"的框架内思考知识问题的,人性美好问题成为张载知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自方苞、刘大櫆、姚鼐直至清季民初的贺涛、范当世、姚永概等,桐城派作家一方面非议寿序“非古”,一方面又创作了大量寿序。这些寿序固然有其写作策略、体制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始终与方、刘、姚以来社会文化的古今之变纠缠在一起。其不仅关涉桐城派古文的狭义之“文”,而且关涉凝聚在一个个寿序人物、老成典型身上的包括了女德、家教、乡俗民风等在内的广义之“文”。由于清季民初古今中西之争的愈演愈烈,寿序所关涉的“文”更与“中国之所以立国者”问题相交织,使寿序从对老成人物寿庆的祝祷与祈望进而成为对面临一线难传之虞的“中国之文”的祝祷与祈望。桐城派寿序也与 桐城派作家所作的诸多家传、族谱序等一起构成了社会文化焦虑的集体症候,它们自身既为“中国之文”,也跳出自身关切“中国之文”。  相似文献   

10.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汉字和汉语的关系密切相关。一个汉字既表示一个音节,又表示一个词。研究古今字就必须从形、音、义三方面分析。本文试对古今字中古字与今字的形音义关系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古今字。  相似文献   

11.
晚清民国时期,重新阐释、构建中国学术的渊源流变成为近代学人沟通中西的重要环节。巴蜀学人蒙文通、刘咸炘试图重塑浙东史学,寻求传统学术的近代出路。刘咸炘构建以章学诚为核心,以宋世婺州史学为表,明之姚江理学为里的浙东学术系谱,旨在塑造、贯彻浙东史学以公统私、广大圆通的学术特质,以此重建中国文化,回应中西古今之争。蒙文通强调南宋浙东史学与清代浙东史学的差别,以秦汉新儒学为根本,将南宋浙东史学构建成为儒史相资的典范,以此阐扬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希冀推昔人之陈说,示大法于将来。以疏源浚流的方式呈现晚近各派学人转化传统学术的本意与主旨,或可探明传统学术的流变,以资当下构建中国学术本位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别探寻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定义,认为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既不是许多比较文学家以为的"翻译研究是比较文学之下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巴斯奈特宣称的"比较文学是翻译研究之下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两者之间具有"交而不同"的关系,它们的不同在于两者有各自关注的对象:文学和翻译;它们的相交点在于二者共同关注文学翻译并且都开始"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3.
传记文学的真实性与传记作者密切相关。一方面,传记文学的失真与传记作家未能严格遵循真实性原则有关。而导致传记作家未能遵循这一原则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客观存在的一些因素,如材料的不真实,统治阶级的淫威与亲友的压力,以及史家一以贯之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传统的影响,也有传记作者本身道德修养方面的缺陷,或为了迎合读者的兴趣,或为了功名利益,或为了个人恩怨。另一方面,传记作者也是传记真实的捍卫者。为了维护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古代传记作者和批评家们曾从多方面作了积极努力,既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真实可信的传记作品,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关传记真实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孟子反对的战争是反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彼此的掠夺战争,而孟子的政治哲学理论完全是建立在战争的基础之上的。孟子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战争的理论始祖。孟寻“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的战争理想直接导致了中国数千年来一乱一治的历史循环模式,专制的暴政一次次被推翻,但周而复始,问题的实质却始终没有解决。因此,孟子的政治哲学和战争理论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反本开新,还有待于来哲掀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古典民主萌芽于古希腊,并深深影响着现代民主的发展。同样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民主的思想与实践却未能落脚在古代中国。因为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迥异的经济活动方式与早期文化,进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6.
依据提出动商的新时期、新理念、新发现、新概念,辨析动商与健商、体商等其他商数学说,得出动商的内涵、基础、理念、形式、基本观点、相关原则及方法与标准等,阐明动商的提出是从体育学的发展中推陈出新的研究成果,指明该自然规律的新发现及其应用价值、"尚动而不粗野、文明而不柔弱"的运动理念,避免像情绪智力被无端扩大和滥用。提出:竞技体育的金牌效应也掩不住当前我国国民在体质、体能方面的缺失——"人口是最多的也是最不会运动的",人们获取财富对体力的依赖越来越小,动商将越来越重要,同时因为其他知识与动商有鲜明的区别,动商的价值是任何其他知识都不能替代的,并将动商的成果运用到体育教育、教学中,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促进体魄强健、规范肢体语言。  相似文献   

17.
在对"六经"的认识中,司马迁具体阐述了"六经源于史"的观点.他对"六经"性质的认识接近儒家弟子的观念,而不同于道家的说法.但"六经"并不是他心目中的史书,他明确提出<史记>与<春秋>的区别,<春秋>是借"史"而"言道"的经书,<史记>是载道之"史",从而在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了"经史有别"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韩愈古文与《史记》之比较批评是韩文批评史中一个重要内容。早期关注点较分散,涉文气、文质、天才与穷而后工等议题,具体论较以文体、句法为主。明中期,兼主唐宋派针对独尊秦汉文法式,袭貌遗神之时弊,开始形成以《史记》为衡量,强调"神髓"、"本色"的比较自觉。这是接续古文统绪之举,是由唐宋以溯秦汉思潮的产物。既为其重要研究方法,所形成的侧重文统和师法的比较理论,又构成其古文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大学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对中美大学管理体系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没有分开,行政权力大过学术权力。要优化中国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间的关系,应转变我国大学的管理思想;精简现有行政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委员会"制度;保证教授的学术自治;鼓励教授适当参与行政管理;全社会也应该配合大学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中日古典诗歌中梅花、月亮、钟声意象异趣为例 ,导出中日诗歌意象的三个主要不同 :广博豪放与小巧细腻 ;言志载道与余情幽玄 ;刚柔兼济与阴柔哀婉。进而认为造成这种异趣的原因与中日两国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有关。日本古典诗歌开辟的小巧、细腻、言情、阴柔的路径 ,应当蕴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