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代表的长篇写实小说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建构形式:关联叙事。其特点是,通过事件的多重关系之间的交互联系和作用来呈现人物及其世界的意义。关联叙事体现了小说力图把握生活世界的差异和对立,具体而完整地认识人的形象的意识。关联叙事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形态,丰富和深化了小说艺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对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问题的解决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实际或国情,而且也离不开对世界历史大局与大势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只有前者没有后者,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因而也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终其一生,不仅注重了解中国,而且非常重视了解世界,具有强烈的世界历史意识和广阔的世界视野,在他处理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课题的过程中,这种意识和视野处处呈现在我们面前。正是因为具有了既对中国社会实际的了解又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识,毛泽东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李红薇 《阴山学刊》2001,14(3):50-52
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白薇,在艺术探索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奇崛突进的情节促发激烈的矛盾冲突,多重对比组合突现人物的极端化个性,诗意象征造设戏剧化艺术氛围,是白薇早期剧作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学科是一块压缩饼干,历史是一个国家对历史各时期所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总概括。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需要在很短的时问内认识。要引导高三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问里以高考的要求认识《中国古代史》、《世界的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需注重整体观念的把握,把历史上众多的人物、事件放在一个整体中进行教学,将历史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历史小说家总是能以现代意识烛照传统文化和历史情境,能在作家意识与史家意识间找寻到和谐的叙事节点.安徽作家潘小平的<翁同龢>就是近年来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一部历史小说佳作.作家以文化观照与反思为本位,由翁同雠这一历史人物发掘出了晚清社会纷繁复杂的历史情感、文化生态与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6.
文学创造不同于其它艺术创造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语言的创造。语言不仅是文学创造的媒介、手段和工具,而且是文学作品的本体存在方式和价值符号载体,作家只能用语言媒体去把握主体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支配思维并决定认识的方式,引导人们建造意识的大厦”,当作家运用一种语言时,也就是运用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式去序化自身的审美心理内容,创造艺术幻象世界。因而,文学的创造过程,就是作家以个性化的审美心理结构去感应现实生活,再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去外化审美心理内容的语符化过程,语言能力运载着语符感性化了的审美对象,经历了由隐至显的  相似文献   

7.
小说艺术模式缘由作家审美观照、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产生。具体而言,它由作家审美情感与叙述方式的特征所决定。小说历史悠久、幅地广大的传统艺术模式是情节模式。此模式中审美情感的活动过程着重于把握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遵循因果律解析世界。它认定情节、角色、场景、叙事方法和叙事观点等为不可或缺的要素,立足于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井然有序地组织人物的言行及相关的生活片断,使之成为一个有起有讫、逐步开展的完整故事。这一模式因长期的相习沿用,已造成人们的某种审美情感范式和心理定势。70年代服膺写实主义的台湾乡土小说即大多属此。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讲人对客观世界的不同“把握”,列宁讲意识对存在的能动“反映”。科学和艺术是人对客观世界,亦即意识对存在的不同方式的“把握”和“反映”。人对世界的“把握”和“反映”是从整体(人)对整体(自然和社会)开始的。原始人看到的是一片难于理解、杂乱纷繁的大自然和低级野蛮的社会现象。所以,各民族的神话总是从“混沌”开始的。人类经历了多么漫长而艰难的岁月,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才从无限丰富的对象世界中摸索到“把握”和“反映”的不同方式,并使这些方式成为自身完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80年代新潮飓风席卷、甚至倾覆整个文坛之时,陕西作家路遥依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文字间所勃发、跃动的敢于正视现实、直面人生,力求把握存在真实的愿望、信念和精神,充分显现了现实主义文学贴近生活、追踪时代和探寻人生的艺术魅力。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时代氛围及某种现实关系中。现实主义创作要求具体展示“人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对路遥小说叙事环境的考察,着眼于作家和人物两方面,探讨自然环境、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等对路遥创作的影响作用以及作品中人物环境的构设特征。  相似文献   

10.
明清历史演义作家编撰历史演义的思想动机 ,主要包括传播历史知识、教化民众、抒愤寄志及娱乐游戏等 ,它们往往以杂糅交结的状态呈现在不同作品中。只有把握了演义作家的这些创作思想动机 ,才可由此入手深入地探讨历史演义作家的创作实践及其艺术得失 ,从中汲取有益的艺术经验或教训  相似文献   

11.
刘杰超 《学术研究》2004,(12):132-135
金圣叹是从整体的角度点评《水浒传》的: 一是他善于把握全局, 从宏观上感受作品的整体美; 二是他善于在整体性比较中鉴别作品整体价位, 在对水浒人物群体的比较中感受人物的形象美; 三是善于从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角度, 从研究整个艺术方法体系的角度, 感受作品的艺术方法美。  相似文献   

12.
考察中外作家的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可以发现,作家呕心沥血、惨淡经营而构思、刻划出来的人物性格往往会“背叛”、会违反作家的创作初衷而自然发展。怎样认识这类现象,可以由此而得到什么启示,这正是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无疑地将会丰富我们对于艺术作品人物塑造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人情     
在中外文学史上,凡是卓有成就的作家,都能深刻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文学创作的对象是大写的“人”,即现实的、活生生的、在历史中行动的人,都能形象而生动地刻划人物的复杂而鲜明的个性。小仲马在他成名的处女作《茶花女》开卷第一句就声言:“我认为只有深刻地研究了人以后,才能创造出人物,如  相似文献   

14.
历史剧对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再创造应该把握一个适当的尺度。长期以来,由于清宫戏的热行,"戏说"历史已成风气,对历史人物的随意虚构和编造现象日趋严重。失实的翻案,漫画式、符号化的人物塑造,导致观众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的误读。历史剧创作在坚持艺术个性的同时,应该建立与历史文本相适应的史剧理念。  相似文献   

15.
“山药蛋派”是体现1942——1966年间革命文学运动某种特征的一个文学流派,研究该派创作的典型成型方式,对于理解该派的文学思想及对人生的审美感知方式,以总结经验,更好地把握文学创作的典型理论,推进今天文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山药蛋派”作家对世界的艺术把握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真与进步伦理道德的善之上的。他们面对外在世界,对社会和人充满着自信,所以,在塑造典型人物时,他们是把体现着对人的社会本质属性的一种认识,作为人物性格的本质并将与此相吻合的现实生活中丰富生动的人物言行、心理与性格融合在一起,由此,构成了他们塑造典  相似文献   

16.
如何界定历史小说?郁达夫认为“历史小说是指由我们一般所承认的历史中取出题材,以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和人物为骨子,而配以历史背景的一类小说而言”。对历史小说理解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选用的是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挖掘的是历史内涵、历史意识和历史审美;另一方面作品是以小说的艺术手段布局谋篇,运用艺术想象的创造力,营构历史世界的完整性和生动性。一、新时期历史小说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期以来,文学热点不断变化,小说创作领域流派纷呈,思潮涌跃,各显神通,显现出一种繁荣热闹的局面。相对而言,历史小说家们似乎并没有…  相似文献   

17.
对于21世纪《金瓶梅》研究的预测是一种积极的期待:回归文本,从作家创造的艺术世界来认识作家;在研究中将考据与理论研究纳入到历史与方法的体系中并加以科学的审视;把文本看作是作家心灵独白的外化、作家的心灵史,看作是作家深刻的人生反思,看作是勘察历史文化的“文化现场”.在21世纪,对《金瓶梅》这部划时代的文学史名著或经典的解读,将具有更广大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8.
元代包公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剧中的包公形象是元代人民理想化的清官 在文艺创作中,一些取材于历史人物或流传故事的作品,总是根据自己时代的要求和作家对这些人物、事件的认识来进行创作的。这些作品就当然不是某一具体历史人物活动的再现,而是作家的再创作,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产物。人们的愿望和理想被倾注在作品人物身上,这些人物也就成了穿着古代人的服装,而扮演着现实社会生活中某一类型人物的重要角色,元代包公戏中的包公形象,就是这一类型人物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史记》所记人物中,弱者哭,强者也哭,失败者哭,胜利者也哭。通过对种种人物哭相的分析,使读者对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和了解更为全面、深刻、对《史记》的写人艺术成就有个更为深切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20.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历来为史学界所关注.而有关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则意见颇多歧异,呈现出泛化的趋势,这不利于推进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其实,在如何看待评价历史人物标准问题上,一是要重视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积淀,二是要把握基本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从理论认识和具体研究中推进对历史人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