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贵山在《人民日报》2006年8月31日撰文指出,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和谐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谐文化是宏观的、动态的,是包含着差别、矛盾、对立冲突和斗争的。和谐文化应当是科学文化、先进文化和创新文化。科学的、先进的、创新的和谐文化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历史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和谐的同时,主要通过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重铸人的思想灵魂、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对塑新时代的新人的人格和性格,都具有一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的滋养和借鉴意义。我们追求和谐,将其内化和优化为一种思想、素质、操守和习惯,同样需要为建构和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壮美、阳刚、英雄主义气概,  相似文献   

2.
文化即人化,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文化。 它是人类意识形态、能力意志和认知水平的集中体现。 文化的生态功能是指文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在时间、空间等方面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它既客观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一种状态、选择与适应,又准确评价了人类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认知水平、支配能力与表达方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其特殊的传承途径和表达方式,影响并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制度约定和行为规范,产生强大的保护资源环境与生态服务功能。 这既是人类反思自身行为、满足生存需求的本能觉醒,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回归。  相似文献   

3.
当今文化日益成为人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一时代特征逼着人们反思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从史化内涵的变迁可以看到文化与人的不解之缘——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人也是文化创造物.从文化哲学的独特的诠释方式和视角下审视人,发现特定的文化模式对于人的存在,就是一种给定的、自在的和群体性的“第二自然”这种外在于个体的文化软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通过对文化模式的生成、发展、衰落和砖型,探究文化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叶以来,频频爆发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反思工业革命以来对待自然的方式,重新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选择和建设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是以整体论思想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取向,以非线性思维为方法,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文化。相对于传统工业文化观,它是一种新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是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文化支撑,它将开启人类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湘西文化是发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一特定区域的民族文化.湘西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表现出了积极反思与主动建构相结合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域特色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行为文化自觉以及古朴自然与现代时尚相统一的娱乐文化自觉.湘西文化的文化自觉路径:一是主体自省,二是大胆创新,三是客观扶持.  相似文献   

6.
各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互中,凝炼出了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存之道。这些生存智慧与惯习浸润在他们的器物、精神与制度文化中,支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与审美情趣,进而成为各民族地区古朴深厚的生态伦理文化,岜沙苗族文化中传统的器物格局、农耕文化、礼仪习俗、禁忌民约等充分展示了其所秉持的和谐共生生态观、用之有度消费观、代际公平责任观等,为当代人们反思现代社会生态伦理提供了价值观照。重构生态伦理应实现由“关爱自然”之伦理立场向“敬畏自然”之伦理立场、“竞生发展”之思维模式向“共生发展”之生存智慧、“消费主义”之生活方式向“生态主义”之生活方式的转变。当然,于各民族伦理文化而言,学习借鉴者需择善而从,唯此方能引领民族地区发展“促其行而规其道”。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是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它作为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化建构的步伐,摒弃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文化观,建立生态文化法律保障制度,健全生态文化道德保障措施,吸收借鉴中外优秀生态文化成果,构建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乃是一种互释互约的解释学循环。人的文化环境,就是使人的存在成为现实可能的诸文化条件的总和。它是人一旦出生就被抛入并生存其中的整个文化氛围,大致包括知识系统、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层面。文化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濡化”和“涵化”。人的个体与类、人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塑造了人的文化模式。它既是人的文化创造的结果,又对人及其活动具有先在制约性。文化模式一般具有共享性、规范性、可塑性、再生性和理想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面对当今以生态危机为突出表现的生存困限必然建构的文明形式。它与人类历史发展维度的人类发展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综合社会特征的文明形态同一个层面,是当今条件下人类必然选择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其突出特征是生态性。它以人类的持续生存为终极价值目标,依赖的是强调人的"类本位"、强调自然的自在性对人的"边界约束"、强调未来意识的新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0.
休闲方式与生产方式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休闲方式作为生活方式、文化发展方式,也必然是人的享受和发展方式;人的享受和发展在本质上与休闲方式的内在矛盾即休闲力和休闲关系的矛盾运动直接统一。休闲文化具有显著的价值性,它的根本趋势是实现休闲的人性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健康、文明的休闲文化,按照和谐、欢畅、自然、明觉的休闲价值标准,努力追求这样的休闲状态或境界。我们应该自觉地建构以人为本的休闲文化以便更好地实现休闲的人性功能,进而革新诸如幸福、财富等一系列社会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价值主体按照当前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关系性特征、历史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深入分析课程价值取向发生的文化前提、变迁的文化基础以及变革的文化自觉,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建构符合社会进步与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生成的促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为全面的、开放的、完善的主体性的生成准备着条件,网络文化"提升"了人的自主性,促进人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的生成;网络文化"触发"了人的能动性,使主体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力增强,促进人对现实性的超越和自我超越;网络文化"驱动"了人的创造性,打破强大的自在的日常生活结构对个体发展的束缚,使主体走出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开放的和创造性的非日常生活空间中成为自由自觉的非日常生活主体.  相似文献   

13.
具有现场感的文化经验及其内在的对确定性思想的追求,是对社会思潮进行文化哲学解读的前提和逻辑出发点.对转型期社会思潮进行文化哲学的反思,表现为人类的文化理性在追求确定性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社会思潮的反思会产生文化经验和文化知识、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信仰、文化认同和人的生存方式这三个不同层面的观念建构方式,而这些不同的观念建构方式会引发人们在文化冲突、文化选择和认同、文化生活方式等问题上产生不同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启示我们对不同的社会思潮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引领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人是文化的缔造者,而文化促进了人的生成。生态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对以人而展开的生态系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在思维意识,促进人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形成;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外在行为活动,促进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生态化转变;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生态人格作为生态文明时代公民应该呈现出的伦理主体形态和生存范式,是对工业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扭曲观念的反思,也是对生态危机下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困境以及传统人格精神危机的觉解与回应。当前公民生态人格缺失主要表现为:自然信仰的虚无、生命意义感迷失、受物欲的支配和生态利己主义倾向等方面。公民生态人格的建构需要从融合人与自然裂隙的角度实现价值观、伦理情感、生活方式和责任承担等方面的整体转向。  相似文献   

16.
教师生态文化是教师教育专业存在与发展的过程文化,是教师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环境状态,它由生态因子和文化生态两大系统构成。当前,教师教育专业生存的体制文化、专业发展的创生文化、专业价值的社会文化以及专业生成的心态文化影响了教师生态文化的发展。用后现代主义和主体间性哲学反思、观照教师生态文化,具有意义建构的文化内涵。教师生态文化要体现生命存在的本真意义与价值关怀,要凸显体制文化的边缘效应与去中心化,要形成交往创生与主体间性的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美学思想方式是思想主体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较自觉的、有一定系统的思考和表述,体现着思想者的审美取向和追求。林语堂在美学思想方式上选择了闲适和幽默的向度,这一选择因区别于现代文学悲剧和正剧的主流选择而显得独特。更内在于这一选择的动力机制是感悟自在生命的美学思维方式。它源出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诗性感悟方式,并置入到现代文化多元参照的语境中。受益于这种美学思维方式,林语堂的写作、为学养性、生活的种种都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变革传统的价值观念,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需在形上层面反思塑造生态价值观的前提问题。生存论根基的前提思考表明,生态问题是一个复合性、关系性的人的问题,而生态意指人类生命诞生后“生命体的存在态势”;价值观视阚的前提清理表明,价值是人追求自身本质生成与丰富的目的物,应超越物性价值观,以一种真实的人性价值观作为塑造生态价值观的观念前提;自觉意识语境的前提探究表明,立足于“人的观点”的思维方式,生态价值观是人的一种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和谐文化"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文化类型学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核心理念与根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它反映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在文化结构论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的协调互动和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的文化,它展示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在文化社会学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契合的文化,它呈现了一种新的文化愿景。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思维方式、世界观、文化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文化范式向生态文化范式转型的主要内容。现代思维方式是一种立足主体的理性思维,生态思维则是古代直觉体悟思维与现代科学理性思维的结合;世界观的转变表现为由机械论向建立在复杂性理论基础上的有机整体论的转变;现代文化价值取向是一种立足于人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生态文化则从人与自然的双重视角选择文化价值取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同发展;主客体关系方面,由主客二分、主客关系工具化向主客体协调发展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