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曾有人发问,如果GDP的增长不能让人们更幸福,政府为什么还要致力于GDP的增长呢?当下"茫一代"既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蚂蚁雄兵,也是被经济高速发展"副作用"所中伤的一代,他们是否幸福、如何才能幸福,是中国社会经济代际变迁的注脚.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和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幸福提升的同步。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终极目标,是人的幸福,但GDP增长与幸福提升,并不一定是同步的。有人主张,应该以幸福指数替代GDP,来衡量各个地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2,(8):28-30
"幸福广东"登上广东发展的舞台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广东提出"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幸福广东"一词由此登上了广东发展的舞台。它的提出宣告:广东未来发展将以增强民众福祉为重,未来广东的发展要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建设幸福广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  相似文献   

4.
<正>"后GDP时代"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官帽子"不再与经济增速直接挂钩,而更加注重民生问题,考核标准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和科学化。领导干部如何适应"后GDP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找准自身定位,统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就变得尤为关键。笔者认为,领导干部面对"后GDP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只有主动求变,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以群众满意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落脚点,才能掌握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为了避免可能出  相似文献   

6.
GDP是为了衡量市场(不包括家庭)的经济活动,源自对市场生产和就业的考虑。然而,就国民的幸福而言可能与国家的产出有明显差异,将GDP作为幸福的衡量标准是不适合的。斯蒂格利茨-森-菲图西委员会曾对幸福的衡量标准提出过十二条建议,十分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本着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精神,应当改进幸福衡量标准,并将改进后的标准作为决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与日俱增。因为不断增长的GDP,并没有转化为居民真实的幸福感。让幸福与经济同步增长,把好看的GDP与居民真实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成为最大的民生诉求。在居民眼里,幸福不仅体现为耀眼的GDP数字,更表现为他们腰包里鼓鼓囊囊的钞票、餐桌上丰盛可口的饭菜、脸上流露出的温馨笑容和心里纵情流淌的欢乐。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的两会,各地政府将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明确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十二五期间使民生改善达到新高度,设计的民生工程项项关乎民之所愿,件件维系民生幸福。政府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从居民最急、最难、最盼的事做起,实现GDP和民生幸福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与日俱增。因为不断增长的GDP,并没有转化为居民真实的幸福感。让幸福与经济同步增长,把好看的GDP与居民真实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成为最大的民生诉求。在居民眼里,幸福不仅体现为耀眼的GDP数字,更表现为他们腰包里鼓鼓囊囊的钞票、餐桌上丰盛可口的饭菜、脸上流露出的温馨笑容和心里纵情流淌的欢乐。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4,(1):129-130
正《幸福是什么》[不丹]吉美·廷礼著外文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由产业革命发展起来的近代物质文明,人们追求欲望,征服自然,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体系作为前提,各国均把大步向前一味地追求物质的繁荣视作幸福。可是,穷其追求的结果,我们真的"幸福"了吗?作者对此提出了不一样的理解,他认为经济的发展只不过是国民得到幸福的手段之一,而绝对不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2,(7):27-27
2月14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10年建设幸福广东综合评价报告》,首次公开广东21个地级市建设幸福广东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报告显示,珠三角地区范围内,广州市以指数83.79排名第一,东莞第二,珠海第三。其中,人均GDP位居广东省第一的深圳,幸福广东综合指数仅列珠三角地区第四。  相似文献   

11.
GDP核算工作是我国统计核算系统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常常用来衡量我国经济状况的好坏。县级是我国基层核算单位,其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县级GDP核算工作是我国经济核算系统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只有把县级GDP核算工作搞好,才能真正地把握我国的经济动态,尤其是对基层单位的经济计划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县级GDP核算工作实际中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县级GDP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就从分析县级GDP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GDP高速增长、物质财富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三农”问题、房价高、上学难、看病贵,以及环保、治安等问题接踵而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幸福”这个词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的困惑。2004年底山东省统计局“你对生活满意吗”的调查结果让人心酸:只有23%的居民感到生活状况比5年前提高了。2004年6月,国内一家专业机构发布了一份《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报告》,通过对6大城市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城市的人不比经济落后的城市的人更幸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不感到幸福,仅有10%的被调查者的幸福感较高。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二者之间的关系非…  相似文献   

13.
<正>真正符合时代潮流的政绩必然有着其历史性和当下的平衡点。我们必须承认GDP神话之所以能够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薄弱、穷得叮当响时,追求GDP确实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在那一时期,抓GDP就是当下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所以政绩考核必然把GDP作为第一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GDP不再是那样的光鲜亮  相似文献   

14.
张志勇 《决策》2013,(7):86
人民日报不久前在头版发表短评《"不争GDP第一"有远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江苏既不争GDP第一,也不争财政第一,而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从这篇似乎与教育没有任何关联的短评中,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与未来。"不争GDP第一",背后反映的表面上看是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保证经济建设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也随之建立。所谓竞争性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GDP优先战略指导下的地方经济竞赛。客观地说,GDP优先的政绩考核为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没有增长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同样没有发展的增长也是不可取的。随着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GDP优先战  相似文献   

16.
尹伊文 《领导文萃》2009,(21):138-142
超越GDP 近年来,虽然中国的GDP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很少听到中国人说自己的幸福也高速增长了。GDP增长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核心目标,也一直是20世纪西方主流发展模式的中心。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之下.这个中心受到了震撼。一股另类的潜流开始呼唤“超越GDP”。  相似文献   

17.
幸福指数是衡量民众幸福感的主观指标,反映的是民众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国民幸福指数(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简称GNH)的概念是由不丹国王旺楚克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GNH(国民幸福指数)就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幸福指数是改革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示器",是了解民众情绪波动和变化的"晴雨表",同时也是检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考试卷".  相似文献   

18.
刘新军 《决策探索》2011,(14):15-1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现在,认真咀嚼这段话,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极其深刻的重大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国经济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分水岭已经呈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的增长率仅比1999年的"7.6%"高0.2个百分点,是近二十年来的倒数第二,也是从2000年以来首次跌破8%,而2013年第一季度GDP增长只有7.7%.以上数据折射出我国的经济的爆发增长期已经结束,更深层次的是产品普及,需求增量放缓,行业发展进入平稳期,产能从不足变成过剩,行业从暴利变成微利,市场从蓝海变成红海.  相似文献   

20.
张锋 《决策》2001,(8):16-17
区域发展梯度特征明显,是江苏省情的重要特点之一.江苏北部地区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五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小康基础还不牢.苏北地区的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4%,人均财政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35%,人均储蓄额只有全省平均的45%.苏北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别市县还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苏北人口占全省44.5%,面积占全省52%,2000年,GDP只占全省23.6%,利用外资只占全省7.5%,进出口总额只占全省3.2%.苏北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已成为影响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江苏在新世纪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