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文章所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一个方面。它所讲的“结合”是相互的,即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也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途径和方法,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和论证,这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的中国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和方法的原则性问题: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问题;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三是中国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一书以这三个问题为基点,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点上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整体风貌,真实切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3.
论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对世界,面对当前的时代,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结合起来。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及其经验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但必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就必须与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平等对话.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价值和思维方法上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完全能够实现二者的平等对话,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全球传播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发展相统一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将为后工业时代全球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新的哲学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讨论,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怎样更有效的实现其中国化的方法的讨论显得有些薄弱.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对该问题的回答:首先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确立一种世界视野;其次要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时下特别是要排除洋教条迷信的倾向;再次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最后就是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中的优秀遗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7.
"文化机制"概念,打开了一个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价值和普适意义使其产生了世界性的文化吸引力,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跨文化性,由此为其被中国社会吸纳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内在契合性:二者都立足物质的本体论,都主张实践的认识论,都采用辩证的方法论,都倾向入世的价值论,这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相似不是孤立的巧合,而是根植于二者赖以形成的社会存在以及由物质基础决定的生活方式在终极意义上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异化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把人还原至世界体系的合理位置,使其哲学体系的人本内核获得广泛的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和谐精神,较好地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内核;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跨时空重合,打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路径.这种重合,既彰显中国先哲的睿智,也昭示马克思的深邃,两者在历史的远近两极遥相呼应,共同追求人类生活的本真状态和最美境界,共同培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奇葩.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格,是20世纪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因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而创造出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区分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容,把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转化为方法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在宇宙观的意义上建构了融普遍性与特殊性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衡论中国文化的变革和未来走向,从而创造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对世界,面对当前的时代,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结合起来。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及其经验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李达较早地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系统研究、阐释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强调"实践的唯物论"而更重视作为认识论的实践.从而形成了李达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改革开放传入我国以来,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哲学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研究方式和价值立场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向服从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上来;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缺乏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观点的必要了解和科学定位。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实现价值立场、研究方式转换的同时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增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展开平等的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都具有批判性、问题学等特征 ,在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某种惊人的相似 ,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果说后现代主义的致思取向是从平面到平面、从语言到语言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从社会的表现走向历史的深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哲学研究中的"技术转向"有两层意义:一是指作为学科的技术哲学正在成为哲学中的热门,即狭义的"技术转向";二是指哲学视野的转变,即以技术哲学的语言来解读以往哲学所关心的一切,即广义的"技术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变革与哲学中的"技术转向"之间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考茨基较为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并积极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但由于科学实践原则和唯物辩证原则的缺乏,考茨基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探究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阐发中的积极之处和缺陷,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流关系,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变革的实质是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代替旧的物质主义哲学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超越物质主义哲学体系为前提,以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为根本,以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是“改变世界”的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本位、“革命的实践”和以社会进步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确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一直习惯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叫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的。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简称马克思主义人学。哲学研究"存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普遍规律,以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宇宙中存在的无非是自然、社会和人。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包括有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的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创立的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也全面包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自然、社会、人三种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获得了三种不同的形式: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前提的视角,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和中介实现思维方式的理论变革,从而使思存关系问题深化为改造世界的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展开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批判之中,表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关怀的理论指向。  相似文献   

18.
任何时候 ,本体论都是哲学的主流课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化 ,也必将涉及本体论这类元哲学问题 ,这是不能否定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哲学 ,其本体又只能是物质 ,而不能是其他。实践、生存、历史等虽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但它们都不能取代物质的本体论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 ,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自我定位的迫切任务,它大致包括怎样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研究范式、恰当地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对现代性的批判性的反思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