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4年上海市曾流传过“今后只生产二尺七寸狭幅被单布”的谣言。当时全市各棉布店突然出现争购三尺三寸阔幅被单布的现象,连棉布店职工也纷纷打电话去公司询问……。据查这起谣言起于金山县某布店,有位顾客在买布时,见柜台上只有二尺七寸狭幅被单布,就问营业员:“请问有没有阔幅被单布?”营业员随口答:“三尺三寸的都卖光了,仓库里不再有货了。”顾客一听,以为今后不再生产阔幅被单布了。这时正值某些物价调整,人们都担心涨价。这位顾客的话很快从金山传到市区各个角落,甚至还遍及十个郊县。直到报纸上公开辟谣,这一谣言才消失。  相似文献   

2.
绍兴市是战囤时期越王勾践建都的地方。相传勾践曾经在这里建过越王台和王宫。据《越绝书》载:“越王台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三尺三寸,霤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但地点不明。据宋《宝庆会稽续志》云:“越王台案详符图经在种山(即府山)东北,今乃在其西。旧有小茅亭,名近民,久废。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汪纲(绍兴知府)即其遗址创造,而移越王台之名于此。”  相似文献   

3.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东20公里的宝幢镇。为我国佛教禅宗的“中华五山”之一。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并州人刘萨诃于此得一舍利塔,高一尺四寸,阔七寸,“非金非石,四面空虚,内悬宝磬,中缀舍利,光芒四射,其色绀青,烂灿眩目。”此塔传是“佛教皇帝”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个塔之一,内藏舍利相传是释迦牟尼涅槃后的遗骨,为中外佛教徒所瞻仰。东晋义熙元年建  相似文献   

4.
自从人类驯服了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马匹就成了东西大陆诸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后来还渐次成为个人及家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在中国进入现代社会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大门口备有拴马桩与上马石者,定非等闲人家。  相似文献   

5.
关于隋唐时期的尺度与步苗,前人已作过认真而卓越的研究,并取得了某些比较一致的认识。大略而言,隋代先后行用大小两种尺度——即开皇宫尺(后周市尺)和后周铁尺;唐代同时行用大小两尺,小尺用于礼乐、天文和医药方面,大尺为日常用尺。隋唐小尺的长度,都在24.5厘米至24.6厘米左右,其大尺亦均当小尺的一尺二寸,长约29.5至29.6厘米左右。步亩之法,则是五尺一步,240方步为一亩①。上述结论,显然是就唐廷的一般性规定而言;未必完全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唐宋社会经济史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地域性历史计量方面的研究,要求对当时的度量衡实用情况作稍为具体的考察。这里拟就以往不大为人注意的太湖地区特殊亩法,及与之相关的尺步之法试加探讨,并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6.
年龄是思维与行为的尺。上帝是很公平的,他老人家造一个亚当,必然造一个夏娃,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然而,当今社会上还是有很多的"剩男剩女",夜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穷得讨不到老婆,丑得没有男人娶,或者有这样那样毛病的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告慰领袖:当年您与战友浴血奋战打下的江山,我们一寸未丢;当年您写在书里的谆谆教导,依然有人记在心头;当年您对未来的殷殷期盼,我们正沿着这条道路行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毛泽东文集》第6卷  相似文献   

8.
"从严治党"是我党适应执政和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根本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组织保证。1.从思想上从严治党,拧好思想总开关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定要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总开关",所谓"总开关",顾名思义,就是管总的,是思想指南和行动罗盘,它决定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人的  相似文献   

9.
“浣纱石”,座落在浙江省诸暨县浦阳江边。《苎萝西子志》曰:“暨阳苎萝山,其下有浣纱石。云相传范少伯行春,而遇夷光于此。”又曰:“江浦有石,相传西子浣纱支倚其上。”又据《诸暨县志》载,此石“相传为西施浣纱石”,“乃晒纱处也”。石上“浣纱”二字,据《诸暨县志》载:“世传为王右军(羲之)书”。一九八○年九月底,诸暨县人民政府又在“浣纱石”旁,建立了“西施亭”。“古浴美施闸”,位在萧山县苎萝村附近。相传西施去越都时,曾在这里下船洗手(也有人说是洗裙)。明朝万历年间开拓河道,屠家埭(浴美施闸附近的一个村庄)人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传统家具里独具特色的屏风,有着悠久的历史。《物原》里记载:"禹作屏",不过无据可证。《史记·孟尝君列传》又说"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可见屏风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但屏风的使用其实始于西周初期,据《仪礼·觐礼》记载"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  相似文献   

11.
<正>西门豹,战国时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和水利专家。魏文侯在位时任邺令,政绩卓著、不事权贵,破除了"河伯娶妇"的迷信习俗,发动民众开凿了十二条运河,这些运河历史上被誉为西门豹渠。司马迁对其高度评价,在《史记·滑稽列传》中称其:"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尽管如此,西门豹也曾辞官。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载:  相似文献   

12.
民信局兴亡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信局简称信局,是商人于十九世纪创办的民间邮递机构,它结束了几千年来民间书信不通的历史,为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本文拟简单分析信局发生、发展与消亡的历史。一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为了传达政令,接受地方官吏奏疏,以及办理皇差,由都城向四面八方伸延,建设官路大道,沿道设立驿站。每个驿站设官主持,配备马夫、铺兵和役马。公文或皇差,按驿传递,一驿接一驿,其紧急程度,常以日行四百里、六百  相似文献   

13.
荐书     
正一起阅读·让好书上榜·引领畅销本栏目欢迎各出版社、出版商及作者、读者推介新书、新作。联系电话:0431-88600080E-mail:happylyy1@126.com《甲马》作者:默音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甲马,即上有祈福神像的木刻版画,云南人祈祷平安所用。弥渡谢家另有一套秘传的甲马纸,唯有家族中一部分具有“梦见”之力的人才能够驱使。谢家人以甲马窥见他人的过往,为人疗心伤,解心结。十九岁的男孩谢晔从云南到上海,寻找生下他后即抛开家庭回到上海的生母。谢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复旦大学退休教授苏怀  相似文献   

14.
东夷文化海岱渔盐部落史渔祖"郎君氏"据《易经·易辞下》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亦佃亦渔。"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古代郎君港(音jiang)古渔场、郎君庙遗址承  相似文献   

15.
修订本《辞源》第一册181页“伏历”条,书证之二云:“《宋书·乐志·三·魏武帝(曹操)〈步出夏门行〉诗‘骥老伏枥,志在千里。’一作‘老骥。”按:书证引文为曹操名作佳句,壮怀激烈,颇见雄心。诗句已演为定型成语,为历代人们述志、评人时所乐用,且每及此语,亦必想见当年曹操之雄才大略,奋斗不息之伟烈。唯词只作“老骥”,而非“骥老”。《晋书·卷九八·王敦传》:“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至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于卷五四收载此诗亦作“老骥”。1979年11月中华书局版《曹操集译注》即据前二书而作“老骥”。至于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考古证明,沈阳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了,而称呼"沈阳"亦有六七百年。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元政府下令"并两司为沈阳等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这是"沈阳"一词出现最早的时间;而记载它的实物则是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所立的城隍庙碑。  相似文献   

17.
, 《今日辽宁》2012,(6):64-65
位于桓仁沙尖子镇南1.5公里处的船营沟山坡上,有堪称世界地质一绝的地温异常带。这里地温反差最大地段长300米宽100米,是90多年前一位叫任万顺的老人在自家房上头砌护坡时发现的。任万顺用石块垒成长宽近二尺、深二尺半的小洞洞内夏冷冬暖。此地"三九"严寒时,地表温暖,绿草丛生;"三伏"酷暑时,却滴水成冰,寒意刺骨,盛夏季节不论人畜,只要站在距洞口6至7米处,便立觉凉气袭人。  相似文献   

18.
据《晋书·左思传》记载,皇甫谧曾为左思的《三都赋》作序。极思传》是这样记载的:及赋成,时人本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滥有高誉,思造而示之。温称善,为其赋序。此事还见利世说新语·文学篇》:左太冲作位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告,思意不惬。启示张公(张华)。张日:“此仁京河三,然君文本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温。监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但对于皇甫温序的真实性,自古以来就有否定、怀疑者。就在泄说新语*左太冲作位部赋》初成”一文之后,刘孝标注引《左思别传》曰:“皇甫谧西州…  相似文献   

19.
韩平德 《青岛画报》2011,(11):70-71
东夷文化海岱渔盐部落史渔祖"郎君氏"据《易经·易辞下》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亦佃亦渔。"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古代郎君港(音jiang)、郎君庙遗址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渔盐文化史。  相似文献   

20.
《学问》2015,(3)
据《汉书·地理志下》记载,汉西安平县位于马訾水(今鸭绿江)入海处,今丹东市附近。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根据当地出土的陶瓦铭文"安平乐未央"、"安平城",认为汉志记载衍误,该地实为汉安平县故地;或根据《辽史·地理志》的记载,认为阜新市彰武县四堡子乡小南洼一带才是汉代西安平故地。因辽志的记载难以征信,且汉代存在大量同名县前加"东、西"等字以示区分的情况,汉志所记载西安平的方位准确无误,并可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