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提出的美育思想具有超前性,现在看来,它的现代性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预示了现代性本身的分化倾向,并在范式或原型的意义上提供了一种批判模式,即以审美来拯救现代性进程带来的人性分裂问题,开拓出审美现代性精神对启蒙现代性力量的批判视界;另一方面它对我国当代教育有着重大的现代意义:美育代说教。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结合于教育理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了美育的性质,扩展与深化了美育的本质,明确肯定了美育的地位,并且强调了美育的实践性功能,丰富、完整而系统的美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刻理解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现代意义,建立科学的美育理论,有利于美育的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谢开云 《船山学刊》2006,(4):182-183
王国维受叔本华、尼采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他学术思想的现代性,他用现代学术思想阐释古典文学,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4.
杜安 《天府新论》2006,(4):146-150
王国维从形式美学角度准确阐述康德,并在洞悉康德形式美学内在矛盾的基础上,为弥补和修正其学说而提出了新的形式范畴。王国维对形式的推崇是与对美育的重视结合起来的,其独特的功利主义形式观显示出一种本土性的审美现代性追求。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早期审美主义思想--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理论的肇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早期审美主义思想是在西方现代审美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以悲观人生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审美超越、审美慰藉、审美救赎(解脱)为逻辑发展主脉.它与中国古代审美主义相比,具有"现代性";与西方现代审美主义相比,具有"中国性".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6.
站在近代这样的时代峰颠上 ,王国维作为近代著名的学者 ,在他的学术中已经透露出了现代的气息。在美学思想上 ,王国维一反中国传统的“功用”主义思想观 ,提出了他著名的“非功利”美学观念。在王国维看来 ,艺术是超功利的 ,具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地位。这无疑提高了艺术的地位 ,为日后中国建立独立的艺术精神提供了先验 ;在美学术语上 ,王国维由传统术语经由阐释而转为现代性和由西方引入美学术语这两条途径 ,提出大量的现代美学术语 ,并且在他的文章中加以应用 ,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性的一个表现。总之 ,王国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值得后人加以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王国维在1903年至1907年间发表了五篇与美育有关的重要文章,使得具有本土特色的美育概念已初具框架,但民国年间他在这方面的影响寥寥。佛雏先生对王国维的著述做了大量的辑佚和辨正的工作,肯定了王国维对美育的首倡之功。但在这些美育佚文是因失名还是失收而导致其散佚的问题上仍有必要进一步确认。对于既有材料的新发现,既可以对王国维首倡美育之功一度遭到冷落的原因予以申明,又肯定了王国维最早做出的学术贡献已足以为中国美育开一代之风气,引世纪之新潮。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强调艺术和审美的“解脱”价值,同时也主张要在保持美育独立性的前提下突出美育对德育的工具性价值;而王国维美育伦理学观念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则是在席勒“感性—审美—道德”阶段性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强调“美丽之心”“美情”对道德建构的基础性意义。与王国维不同,蔡元培更注重席勒以美育囊括德育、引领德育的思路,他将伦理学的核心诉求与美学精神的建构融合起来,强调美育与德育的同一性与融合性。朱光潜通过“想象”阐发“同情”,并由此而强调“美育为德育的基础”,在此前提下,他又从西方现代生命伦理学和中国传统礼乐精神出发,打造和倡导“问心的道德”,凸显感性生命的激活对于道德建构的决定性意义。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的美育伦理观念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强调以审美来纯洁和完善人性,以人性的自然舒展来实现道德的生长和拓展,这是现代人道主义伦理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美育话语的核心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0.
陈剑澜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84-203+208
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于清末民初新旧文化更替之际,以“立人”为主旨。这个“人”不是传统宗法伦理关系中的人,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体。20世纪初,王国维热衷于德国早期审美论哲学,积极引介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尝试用这些外来思想会通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同时结合经验论观念以针砭时弊。王国维在主体论视野中进行的美学探索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开端,他构建的审美理想论、艺术本体论和美育论框架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新儒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审美化的思路也可以追溯到王国维早年著述。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长期陷于自律与他律之争,而关乎人性、人道的美学立场始终存在着。今天,从观念史角度审视中国现代美学问题的缘起及其流变,既是为了正本清源,也是为了重续美学的人文之思。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对和谐这样一个有重要美学意义的范畴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与分析,认为“和谐”是在矛盾着的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通过“主客体的合一”而获得的,更强调主客体的互动和谐,其和谐观主要体现在美的本质论与情景说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王国维"文艺是天才游戏之事业"命题的本来面目作出的一种解读.本文的看法是:王国维的文艺游戏说乃是针对我国传统文艺的实用功利观念而发.文艺是游戏,其实质是势力之欲的发表;文艺是天才游戏,其性质是可爱玩而不可利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解构主义美学的核心观念.解构指向的是一种本体性的、生生不息的、蕴含着极大颠覆性与创造性的内驱力。解构产生于结构成为结构的那一刻,是对他者性召唤的肯定性应答,是对结构等级制秩序的颠覆。解构在解放他者的同时也解放了他者的对立面,它不知疲倦地从一种结构奔向另一种全新的结构,以致无穷。解构性事件就是这从一个结构转向另一个结构的关节点。解构特有的自由、民主精神使得解构主义美学成为一种批判的理论、一种肯定的理论,同时它还是一种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李进书 《东南学术》2006,(4):110-115
进入20世纪后,"终结论"逐渐蔓延到现代性各个层面,既有艺术终结论、哲学终结论,又有人的终结,还有历史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以及现代性终结论等.终结的原因在于现代性动力变异、主体隐退以及人的精神动力式微等.现代性虽然处于危机之中,但它不会终结.原因在于现代性发展不均衡,"元叙事"仍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审美现代性也在提醒着现代性不断反省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15.
佛教所追求的美,是不同于形式美的道德美、不同于感性美的心灵美、不同于虚幻美的真实美、不同于当下美的永恒美。佛教谓之佛教涅槃安乐、净土极乐、法喜禅悦。对这种本体美的美感反应不是世俗的受乐、欲乐,而是超越情欲享受、不苦不乐的法乐、寂灭乐。佛教否定世俗的美和美感,同时又以毕竟空的世界观和中观的方法论对世俗美采取了变相肯定的态度。于是,莲花、圆、十、光明、七宝、香、音乐、言像等等具备了审美价值。它们构成了佛教的世俗美形态,最终为吸引众生皈依佛教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开创的中西参证和互证的美学研究方法,为中国美学走向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他取西方的不只是观念,而更是方法,中西结合,互为补充.他力求美学研究的思辩性与实证性统一,高度重视美学研究的实证精神,这种实证精神宏观上借鉴了西方的科学方法,而在微观上则继承了"汉学"以来的考据传统和点评方法,两者统一,使得他的美学研究趋于严谨.他的"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的史学方法在美学研究上也有所体现.而他的"二重证据法"对我们研究上古审美意识史更是有着重要启发.他还认为,哲学、艺术乃至美学在研究态度和方法上,也应该超越功利,强调美学的"无用之用".他的方法论对后世朱光潜、宗白华等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波德莱尔以来,"新奇"成为审美现代性的核心范畴之一.波德莱尔之"新奇"是指艺术家对瞬间呈现的美的捕捉,它标识着主体的"独创性";阿多诺把艺术对"新奇"之物的渴求,规定为艺术对抗物化现实的"动能"和策略;罗兰·巴特的"新奇"则是指"文"的生产性.通过对"新奇"的意义之蜕变的考察,透视出审美现代性展开的脉络及其危机.  相似文献   

18.
谷鹏飞 《学术月刊》2012,(4):115-121
作为前现代社会身份认同的辅助形式,审美形式因其公共性精神本义而为上层阶级所据有;作为现代社会身份认同的主导形式,审美形式因其符号性价值而为人们所争夺。审美形式与身份认同由此呈现出如下递进关系:特定的社会群体通过特定的审美形式强化自己的群体属性,特定的审美形式经由特定的社会群体而提升自己的符号价值,审美形式由此超出美学而进入政治哲学题域,成为现代性身份认同的重要资源。但唯礼器信仰的前现代身份认同夸耀审美形式的公共性价值,舍弃其所蕴涵的自然生命根基;唯形式扮饰的现代性身份认同高扬审美形式的符号性价值,忽略其所深潜的公共性精神本义,二者均导致身份认同的危机。要解决这一危机,需要在现代社会生存论视野内,重返审美形式的源发性属性和自然生命根源,凸显审美形式的自律—他律性,以此建构自我—他者型的身份认同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代审美文化的结构性生成是在现代性进程中发生的。我们可以用“生活/艺术”、“大众/精英”、“保守/前卫”这三对范畴来描述当代审美文化的内部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事实性的领域中这三对范畴之间的斜线(/)不是断然明确而固定不变的,正是这条斜线的颤动、扭曲、变化甚至消失和再生,标志着当代审美文化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与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