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司研究在各地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由遵义市政协、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和贵州省文物局主办的“播州土司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5月16-18日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共遵义市汇川区委、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政府和遵义市汇川区政协承办,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协办。研讨会的主题为“播州土司历史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以1991-2014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藏文古籍文献”为主题的载文信息为检索内容,通过检测得知1991-2014年以“藏文古籍文献”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45篇文章。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丰富全面,涉及面广;二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三是研究领域的多种化;四是研究形式多样化。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藏文的古籍文献保护与抢救研究、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古籍收藏与古籍研究、古籍目录学研究、古籍文献数字化信息服务研究、藏学文献馆藏建设研究和其他与藏文古籍文献相关的研究等多视角对“藏文古籍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以期在展示精华的同时,力图为“藏文古籍文献”研究的深入研究提供可借鉴性的综合史料。 相似文献
3.
丹巴位于“藏彝走廊”的核心区域,其对汉藏民族关系、中央政权与边疆地区的稳定均具有重要影响。自忽必烈时期开始丹巴即开始实行土司制度直至新中国成立,研究丹巴的土司制度发展历史对梳理“藏彝走廊”民族关系及社会发展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丹巴土司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考证,并对其境内的四个土司的管辖范围、权力地位进行了梳理,以期对该地区历史发展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峒民分隶长官衙,算到田土共六家,五十八旗分辖处,而今惟见野藩花。野藤花缦土王祠,旧姓相沿十八司,除却彭家都誓主,向田覃冉互雄雌。——《竹枝词》清·彭施铎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利用2001~2002年发表的数百篇专论和相关论文资料,对中国民族政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7.
8.
2013年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硕果累累,截止到目前,笔者查询到的相关论文就有百篇之多。按照论文内容,这些研究可大致分为研究回顾、理论探讨、案例分析三类,其中,灾害人类学的成果相对集中。总结过去,中国生态人类学发展与问题同在:理论探讨仍在继续,学科概念依旧存有不明;成果数量突飞猛进,研究区域较不平衡;本土化研究得以推进,与国外的专业交流还相对较少;成果发布平台有所增加,专业期刊值得期待。展望未来,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生态人类学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机。 相似文献
10.
《民族学刊》2014年总目录以各期出刊为序,完整地展现了2014年全年各期所刊发的文章目录,以方便读者查询。 相似文献
11.
LI Yueping 《民族学刊》2014,(5)
Based on the topic of the “Bozhou Tusi”, we obtained 35 publications of Chinese journals from the 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 ( 2001 -2013 )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and make so... 相似文献
12.
自1951年建校以来经过70余年的积累,西南民族大学的羌族研究成果体量庞大,且不乏精品,成为了羌族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西南民族大学的羌族研究可以划分为侧重点不一样的三个阶段:1951-1978年间以羌族社会历史调查为重心;1979-2008年间羌族研究多领域齐头并进;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以灾后羌族经济社会文化重建为重心。梳理这些过往研究之余,可以归纳出西南民族大学羌族研究的三个特点:紧扣时代话语,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坚守学理思考,经典论题的探讨不断深化;经过数十年的潜心治学,凝练出了西南民族大学羌族研究的优势领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西南民族大学的羌族研究,不能以民族的边界画地为牢,要在区域视野下观察、思考羌族的社会与文化;更要自觉地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框架下从事羌族研究的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13.
14.
历来治清代川边藏区土司制者,对川西北松潘藏区土司研究甚少,且对清中叶后松潘藏区土司多不见记载颇感困惑.本文即在对清初松潘藏区土司及分布梳理的基础上,论述咸丰十年松潘发生的"庚申番变",以及同治二年事变平息后,清廷采取的善后措施,即废除参与事变的土司,改设土弁,并定期给予饷银,也就是所谓的"改土设弁".最后,对松潘藏区改土设弁的性质、意义作了简约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民族教育六十余年的文献来看,不同时期的民族教育都充分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特征。其中,从经验描述式的实证研究到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的历程凸现了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民族教育的文献井喷式出现,主要出现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我国北方地区(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教育作为中国民族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实践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重视和自下而上的反馈。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问题的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问题,梳理和评述城市化动力机制、政治稳定、民族地区政治稳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稳定观等相关研究,这对如何衡量与实现城市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土司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工作是土司学理论建设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但是,由于各个学者的研究取向相异,导致土司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工作长期无法统一,严重影响了土司学理论建设总体工作的推进。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该理念成为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由五大系统组成,而每一个系统均能与土司学的话语表达有着十分紧密的结合点,这为尚在建构中的土司学的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武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建构土司学话语体系的五个组成部分,应成为新时期土司研究者的重点工作取向,只有在此背景下所建构的土司学话语体系才能更好地为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 1978~ 2 0 0 1年之间研究甘肃特有民族保安族的状况进行了梳理并予以简明评述 ,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资料的导引 ;同时也指出要使保安族研究不断创新、持续发展 ,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国内外大势的影响下,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经历了诸多的变化,但总趋势是:在探讨中发展,在摸索中前进。本文所论及的民族概念问题、民族形成问题、民族结构与民族属性问题、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问题,只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领域中很少但却是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适逢改革开放30年,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无疑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