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区门口有一位年纪很大的卖菜老人。天冷了,他在寒风中瑟缩着,风吹动了他灰白的头发,看上去很沧桑。每天傍晚,我都看到邻居张姐去老人那里买菜。我下班回家的时候,常常和张姐一同上电梯。连续好几天,她都买了一大堆菜。我好奇地问:"每天都买这么多菜,吃得了吗?"她笑笑说:"我是为了让卖菜的老人早点回家,吃不了给别人分分就行了。"我听了心里暖融融的,真是个好心人。那次,我和张姐一起到老人那里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早年丧夫,没有子女,现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十分不便。去年,我一位远房亲戚孙某来到我家,表示可以照顾我。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十分勤快,对我也十分关心,我就把她留下了,并签订合同约定,孙某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我把两枚价值上万元的钻戒赠给孙某,我们对合同进行了公证。不料,当我把钻戒交给她不久,孙某对我的态度就大为改变,对我的一日三餐不闻不问,我要求她把钻戒还给我,她以钻戒已是她的财产为由予以拒绝。我现在十分难过。请问,我能否要回我的财产?我该怎么办呢? 方宇方宇同志:在一般情况下,赠与人在…  相似文献   

3.
2003年初冬,在大同煤矿集团第一医院骨科女病房里,大家都夸从西花园来的韩老太太有个好闺女。这闺女一来就不停地给老太太洗理、收拾,那个细心周到劲儿,令同病房的病人都羡慕不已。韩老太太听到众人夸“闺女”,忙说:“这是我二儿媳小毕!”。小毕叫毕淑芝,今年46岁,是晋柴综合厂的职工。自从婆婆摔伤瘫痪在床,她就主动下岗,没明没夜地侍候起婆婆来。婆婆住进医院后,毕淑芝和丈夫就扔下了自己的家,白天黑夜陪侍老人。婆婆已经80岁,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回瘫痪在床,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陪侍这样的病人要有特别的细心与耐心。每天清晨毕淑芝照顾老人…  相似文献   

4.
李建平  龚茂明 《老友》2013,(4):31-31
为方便照顾外祖父,她摒弃世俗偏见,在老人的房间搭个床睡在旁边;为方便外祖父进食,她每次都把饭菜搅得很碎,每顿饭她都是先喂完外祖父自己再吃;为让外祖父舒舒服服睡觉,她每天晚上都要起床给老人更换尿布。有一次,老人大便失禁了,她没想太多,只把老人当成老小孩,一点一点给他擦洗干净……  相似文献   

5.
美琦 《山西老年》2012,(9):32-33
在山西省寿阳县有这样一位老人,提起她时,有人称她是寿阳的雷锋,有人称她是寿阳的解黎明。在更多人眼里,她是共产党员中的楷模,是老年人眼中的知心大姐,青年人眼中的好妈妈,孩子们眼中的好奶奶,她叫郭唐珍。郭唐珍老人今年70岁,退休前在寿阳县朝阳镇政府工作。已过耄耋之年的郭老,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是一位典型的空巢老人。按理说,作为一名空巢老人,她更多的是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照顾,但是郭唐珍老人始终把共产党员的责任看得比什么都重,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党员,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诺言。我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责任和追求永远不能忘。"多年来,她用自己最朴实的方式帮助着许许多多的人,默默地做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6.
在太行山区、丹河水畔,传颂着一位儿媳16年如一日侍奉公婆的感人事迹。这位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就是三十多次受到省、市、县(市)嘉奖,被高平市、晋城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十佳好儿媳”、“十佳道德标兵”荣誉称号的高平市政协常委张敏同志。“老人们需要关爱”张敏的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她有两个公公、一个婆婆,且三位老人都是七八十岁以上,体弱多病。为便于照顾,十几年来,她一直和三位老人生活在一起。1989年7月,她的亲公公因患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那时张敏的丈夫经常下乡,不在家,遇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方华 《老友》2009,(3):40-42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去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让老人得到照顾,她拒绝了众多男子的求婚,30年来一直单身。她书写了旷世奇有的大爱。因为她的大爱,网民称  相似文献   

8.
去年春天,我因病住院。退休在家的母亲自告奋勇去医院陪侍我。当时,正值母亲关节炎病发作,为了不让我担心,她却说:“腿一点也不疼,早好了。”还把“人老了,腿脚也老了”挂在嘴边,让我放心。同屋两病友,一个长我10岁,一个略小我几岁。比我年长的病友,一直由女儿陪侍,1周后,就以能自理为由,让女儿回家了。她对我们说,女儿自谋职业,家庭困难,不能再耽误她了。比我小的病友,虽由姐姐陪侍,但她七十多岁的母亲,却隔一天坐公交车来医院看她一次,且总是坐在床头,唠叨几句“以后改改倔脾气,多注意身体……”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不同的表达方式,道出的都是无价的亲情!  相似文献   

9.
恩比爱长     
贾乙 《老友》2008,(5):28-28
我认识一位年近八十岁、瘫痪在床达30多年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这30多年来,在她身边一直耐心周到照顾她的是她的老伴儿。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老伴是一个开朗、乐观、富有幽默感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一点也看不出他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在一次闲聊中我问他:"这30多年来,你是靠什么走过来的,是爱情的力量吗?"  相似文献   

10.
浅草 《新天地》2016,(11):32-33
“到我家去坐坐吧” 事情追溯到1990年9月下旬的一天,江苏无锡崇安区广益中心幼儿园的老师钱晓红被同事所讲的一件事情揪住了心:同事告诉钱晓红,她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位衣服脏兮兮的老人蜷缩在桥洞墙壁旁,她觉得老人有些面熟,仔细一看,发现是以前在幼儿园做过生活老师的马蕴芳.因为急着上班,更怕打招呼老人面子挂不住,她就没有下车.  相似文献   

11.
在我家附近,经常有一位老奶奶佝偻着身体,坐在医院门前的花坛边做童鞋、卖童鞋。这位老人已过百岁,但身体很好,飞针走线一点也不吃力。她做的鞋很好卖,因为人们说,孩子穿上老人亲手做的童鞋,可以免灾。这位老寿星也很健谈,她说,自己出生于1901年,老家在四川宜宾农村。婆家姓杨,娘家姓关。  相似文献   

12.
文明 《山西老年》2014,(3):28-28
王淑萍,62岁,2001年从运城市建筑工程公司退休。自己的五位老人去世后,她就把目光锁定在身边的老人身上。她传承母亲乐善好施的美德,邻居或街巷里有需要帮助的老人,只要她知道了,就一定去帮一帮。平日里陪老人聊天,逗他们开心。逢年过节买些好吃的送过去。经她照顾的老人去世了,她就又另找目标。当她得知一位80多岁的范阿姨是独居老人时,  相似文献   

13.
两双软底鞋     
敏之 《社区》2013,(4):61
我家对门住着两位老人,大爷患脑血栓多年,基本上是天天躺在床上;大妈则有重度失眠症,我每次见到她时,她总是睡眼惺忪的。可是,他们楼上偏偏住着一对活蹦乱跳的年轻人。这小两口,天天晚上睡得很晚不说,还常常穿着硬底塑料拖鞋跑来跑去,那动静大的,楼下的二老根本没有办法入眠。  相似文献   

14.
相依为命三老人1993年李长珍的老伴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恩人病逝于山海关。她陪自己的丈夫度过了十分艰难的后半生。料理完后事她说:“家里没有了男人是身无主。“这时身在北京的李长印也正面对着同一种艰难的境况。爱人冯桂英曾于1965年患乳腺癌,在北大医院做了大面积切除手术后恢复得比较好。1993年中风,接着发生严重的糖尿病,更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乳腺癌术后27年竞复发。一儿一女轮流回家照顾,他们的存休已差不多完全  相似文献   

15.
王瀛 《北京纪事》2009,(7):23-25
张阿姨,一位六旬老人,义务为人做红娘,非但拒收酬谢,还会给每对成婚的新人送上红包。她家的电话被打成热线,她说:"我的幸福就是——2008年又介绍成了8对,我以前介绍成功的10对小夫妻都在这年里生了宝宝……"她当年介绍成功的第一对夫妻,而今已走过银婚;她为别人的幸福牵线搭桥,却遭外人误解、家人反对,这一路走得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16.
韩学忠 《社区》2012,(5):34
虽说天气寒冷袭人,但今年春节我过得很开心,因为我陪伴了十多位空巢、患重病老人过了一个欢快、喜庆的祥龙之年。大年三十中午,我端着自制的糨糊上门为绿景小区的三户空巢老人家贴春联。给第一、第二家空巢老人贴春联时都很顺利,可贴到空巢老人高民家时,浆糊结冻了,一粘一块,就是抹不上墙。没办法,我只好请老人帮忙倒碗开水化开,没想到,一搅竟成了一碗汤水,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6,(8)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钟,来了一位老人,年龄80岁靠上,他是来拆拇指上的伤口缝合线的。他急切地说,他9点钟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优先给他安排。我请老人坐下,看了看他的病例卡,按惯例,老人应该去找另外一位大夫给他拆线,但至少得等一个小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而且正好我有一点空当,我便决定为老人拆线。治疗中,我和老人聊了几句,问他是否已经和为他拆线的大夫约定了时间,老人说没有,他知道那位大夫9点半以后才上班的。我好奇地问道,那你还来这么早干什么?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他必须9点钟到康复室和妻子共进早餐。这一定是一对恩爱老夫妻,我心里猜想,话题便转到老人妻子的健康上。老人告诉我,她的妻子已经住在康复室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她患了老年痴呆症。我随口问道,如果你去迟了,她是否会生气。老人说,那倒不会,至少在5年前,她就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我非常惊讶,问道:"5年前就已经不认识你了?你还每天坚持来和她一起吃早餐,甚至还不愿意迟到一分钟?"  相似文献   

18.
我家对门邻居杜梅在外企做财务工作,月薪较高。她老公是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不错。儿子读幼儿园,聪明可爱。双方老人都有退休金以翟医疗保险,并且老人身体也比较健康。  相似文献   

19.
年近花甲的老伴,孝敬公婆有目共睹。婚后三十多年来,虽家庭经济不宽裕,但每月领到工资,她都催我寄钱给公婆,孝心雷打不动。我曾主张给父母、岳父母的汇款要一样多,可她不同意,而且态度很坚决,理由是她父母拿工资,经济条件比我家好。有时候,我的父亲前来小住几日,她总要特地买些荤菜招待,饭桌上还专挑好的往老人碗里送;我每次回乡,她也总让我带些老人喜欢吃的东西给他们。后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想将旧衣服旧鞋帽统统“下放”给爸妈,没想到又与她发生了争执。“年岁大了,吃饱穿暖就行。”“爸妈含辛茹苦到现在,让他们穿穿新衣,心里不也得个…  相似文献   

20.
老王夸儿媳     
我叫王杰,今年75岁了,是从党校退休的老干部。我的儿媳尹成荣到我家16年了。16年来,她尊敬公婆,贤淑温顺,从来不惹老人生气。当初,老伴身体尚好,还能干一些家务活,可成荣下班回来总是和婆婆抢着干。1994年,我突患脑血栓住院治疗。老伴在医院陪我,成荣除了工作与家务外,每天早晚总要抽时间到医院去看望我们。她天天和我儿海波在医院搀扶我锻炼走路,风雨无阻。出院后,我形成偏瘫,右肢手足不便,成荣更是照顾周到,衣服被褥脏了及时拆洗,始终保持我的清洁卫生。1996年,我老伴左眼突发青光眼,虽经县医院手术,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