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向东 《老年人》2005,(2):53-53
导致“老花眼”的原因,是球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肌收缩能力降低,造成眼球节能力减退,近点远移,从而生近距离视物困难。主要表为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患常不由自主地将目标远移,减轻调节负担,消除视力不和眼睛疲劳。“老花眼”的病因是视觉器的老化(退行性变化),因此,床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除“老花眼”造成的生活不,根本办法是配戴合适的老镜。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对睛的退行性变化毫无办法,下这些自我保健方法对延缓觉器官衰老,阻止“老花眼”情发展有着较好的作用。1郾毛巾热敷眼部。每天临前,用40℃~50℃热水洗脸,将面巾浸泡在热水…  相似文献   

2.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也在逐渐退化,老花眼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种。老花眼发生的年龄因人而异,但大部分人会在四五十岁以后出现。年轻时,眼睛中的水晶体是柔软富有弹性的,并可以随时变厚变薄,在看远近物时都有很好的调节能力。但随着肌体不断老化,水晶体也会渐渐硬化丧失其弹性,故在看近的物体时无法准确地聚焦于视网膜上,从而会有“雾里看花”的感觉。所以说老花眼并不是病,它只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那么在日常生活的饮食方面,多吃些什么,才能够预防老花眼的过早发生呢?  相似文献   

3.
郑玲 《老年世界》2013,(16):37-37
老花眼是由于眼球结构和功能的衰老退化造成的,但上了年纪之后视力不好不一定都是老花眼。配老花镜前要到医院给眼睛做个全面检查,包括远视、近视、眼压和眼底的检查,在排除白内障、青光眼以及一些眼底疾病之后,才能验光确定度数。尽量在医院眼科或正规眼镜店验光和选配镜片,选定后先试戴半小时左右,没有不适后再将其加工成型。有的老人远的近的都看不清,这就需要配两副眼镜,也可以选用从上到下屈光度渐增的多焦渐变镜片,上方适用于看远,下方适用于看近,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4.
老花眼是对近距离的东西视物不清,所以,不少患有老花眼的人,会在看书、读报时戴上眼镜,却在看电视时,将其摘掉。其实,这样更易损害视力。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青光眼在我国的发病率相当高,以40~70岁的人多发,女性多于男性。青光眼的主要特点是眼压增高。正常人眼压为10~22毫米汞柱,青光眼患者的可超过50毫米汞柱。青光眼是严重损害视力的眼病,常可致盲,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青光眼常有预兆,出现以下情况者,应警惕开角型青光眼:①经常眼部痛胀,头胀头痛,特别是眉棱骨痛;②阅读易疲劳,看书读报稍久便感眼酸胀。③看灯光、烛光时,常可见灯火周围有一道彩虹样的彩色圈,尤其在看电影、电视后再去看灯光时容易发生;④有“老花眼”的中老年朋友自觉老花镜不合适而需频频更换;…  相似文献   

6.
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因此视力欠佳,46岁就戴上了老花镜。度数一路飙升,到65岁时已达350度。谁知到了70岁时,偶尔看报纸,戴花镜却有点模糊,而去掉花镜近距离看时却十分清晰,难道真的有“返老还童”吗?从此,我就丢掉了老花镜,看书看报低头能看清,但是看远处却模糊不清,看电视要戴近视镜,虽如此,我还暗自庆幸。  相似文献   

7.
正“散乱空中千片雪,朦胧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在诗里对自己的描述,据后人分析考证,白居易诗中提到的“纱”、“朦胧”、“雾”,其实是在说自己因为患病,看东西已经比较模糊,而影响他视力的眼疾,应是老年性白内障。现代医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内晶状体任何部位的混浊都可以称之为老年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一些小"帮手"来帮助自己恢复正常的感知功能,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等。但这些小"帮手"在使用和保养上也有诸多注意事项。老花镜:视力模糊调度数老年人视力退化但又喜欢看书或看报纸,此时就会选择配戴老花镜来调整视力。适合自己的老花镜才能在不损害视力的基础上起到调节视力的作用,所以配戴老花镜不能一镜到底。【使用须知】老花镜也有度数,老年人在配老  相似文献   

9.
正甲硫酸新斯的明甲硫酸新斯的明是抗胆碱酯酶药,有缩瞳作用,兴奋睫状肌,加强眼部调节能力,减轻视线模糊,短时间看近的东西会变清楚。乱用风险:在药物作用下睫状肌持续工作,会导致疲劳更难缓解;假性近视者,滥用这类药,可能加速近视发展。盐酸四氢唑啉盐酸萘甲唑啉、盐酸羟甲唑啉是同类功效成  相似文献   

10.
莫让孩子成“瞟眼”洪度斜视俗称“瞟眼”。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最容易患病。这非但影响儿童形象,而且严重影响眼睛的正常发育,易于导致弱视。婴幼儿的眼球比较小,呈一种高度远视眼状态。看近物时靠调节力克服(双侧眼球向内靠近),此称辐揍。若双眼长时间看近物,两侧...  相似文献   

11.
许树财 《老年世界》2010,(11):40-40
我刚出差回来,听说叔叔病重住院,我急忙赶到医院,但见叔叔倚在被子上戴着老花镜在看《老年世界》杂志。走进时,他没有察觉到,我向他问安时,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杂志,回应着我的问候。当时,我劝他在治疗期间好好静养,最好不要做其他事了。他淡淡地笑着说:“其他事可以不做,唯《老年世界》不能不看,她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给了我很大的关爱,在病中看看能给我慰藉。”  相似文献   

12.
永勤 《老人世界》2011,(8):53-53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障碍,包括视物模糊、怕光、视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甚至复视(双影等)及物体变形等。症状与晶状体浑浊部位、程度有关,严重时可致盲。白内障症状在临床上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和帑下白内障三种。  相似文献   

13.
问:我40多岁起戴老花镜,到了60多岁,视力居然好起来了,连续四五年看书写字不用戴老花镜了。可是从去年起眼睛变得昏花,视物模糊,反而要戴近视镜才能看电视。这是怎么回事呢?祁阳县唐志刚答: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它是品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老年性白内障可分为核性白内障与皮质性白内障。人们常说的"人过六十视力能返老还童"是一种误解,其实,是核性白内障的一种早期临床表现。这种疾病的早期,因晶状体核部屈光指数增加、屈折力增强,产生核性近视,…  相似文献   

14.
汗青 《当代老年》2013,(2):43-43
每个人都不想老,老了后,如患上老花眼,就会影响一部分的日常生活,按摩几个穴位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只要坚持每天按摩这几个养生穴位,可有效预防“老花眼”。  相似文献   

15.
黄祥龙 《老年人》2003,(4):57-57
春节期间,笔者的好友———一个老年电视迷,突然感到双腿麻木,下肢疼痛,继而出现下身浮肿,起立困难。经医生检查诊断,原来是因为看电视时间太久而引发的“电视腿病”。目睹老友的痛苦症状,联想起他看电视时的不良习惯,笔者认为老年人看电视时必须注意谨防“三病”。(一)谨防“电视腿病”。这是长时间甚至整天看电视而导致的血液流动受阻的一种病态。该病临床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浮肿,严重者难以起立,甚至瘫痪。这是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本来就比较缓慢,如果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压迫下肢静脉致使血液循环不畅,造成下肢静脉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12,(23):60-60
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纪的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老花眼能治吗?很多人认为老花眼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对之不理不睬。其实老花眼是可以预防的。那老花眼怎么预防呢?下面为大家介绍预防老花眼的几款食谱。  相似文献   

17.
老爸的世界     
周广宇 《老年人》2007,(3):27-27
每到4月底5月初.是老爸种的玫瑰花开得最鲜艳的日子。他搭的那个有一人多高的架子。俨然一棵开满玫瑰的树。我曾用相机拍下老爸缤纷的劳动成果.传到我的网络相册上,并取名叫“老爸的花花世界”。老爸戴着老花镜凑到电脑前.用他改不掉的祁东乡音说:“呵,还蛮好看呢!”  相似文献   

18.
养目有妙招     
我已过花甲之年,仍精力充沛,眼清目明,视力不减当年。高空白云中穿梭的飞机看得清清楚楚。5米以外地上爬行的蚂蚁或小虫也一目了然,30米以外枝头上的小鸟跳跃尽收眼底,书报上芝麻大的小字也能看清,和我同龄的人看书,读报,写字几乎都戴上了老花镜,可我却与老花镜无缘。因为我的眼睛还很“年轻”。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婆婆不服老     
朱凌 《当代老年》2014,(10):17-17
还没进家门,便听到家中传来缝纫机的声音,再看婆婆,正戴着老花镜,踩着踏板,仔细地缝制衣服。衣服是棉绸的,很好看的卡通图案。见我进来了,她停止了踩缝纫机,笑着说:“我给咱家萱萱缝几件睡衣,晚上睡觉穿,很舒服。”  相似文献   

20.
新名词     
《中国社会导刊》2008,(5):48-48
“干物女”,也就是像香菇、干贝等干巴巴的女人。“干物女”是已经放弃恋爱,凡事都说:“这样最轻松”的年轻女人,假日时几乎都在家里睡觉,穿着高中时代的体育服装,歪斜躺在家里喝啤酒看棒球转播、DVD等,完全进入懒散舒服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