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单锦珩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明朝隆庆六年五月,穆宗逝世,他儿子神宗即位时,还是个十岁的娃娃。大学士张居正受先皇顾托,辅佐幼主,治理国家。十年之间,励精图治,终于做到“海内肃清,四夷慑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寺积金不下四百余万”。这种中兴景象,百年未见,后来直至明亡,六十多年内也再没有出现过。奇迹从何而来,值得研究。更令人惊异的是:居正鞠躬尽瘁,病故不到半年,一向垂 相似文献
3.
4.
熊召政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6)
非常有幸接受长江大学的邀请,来和同学们做心灵上的碰撞和交流,我好像记得是第三次来长江大学和学生们交流.致远计划,我感觉非常有意思.因为诸葛亮讲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相似文献
5.
侯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6)
张居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立足于封建自救的改革家。从张居正出任首揆的那一天起,他的每一措施,每一举动,无不牵连着众多的言官;他生前抱负的实现,甚至他死后的荣辱;都与言官不无干系。因此,探讨张居正与言官的关系;找出他们之间关系背后的内涵;对于我们加深对明代言官特性的认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张居正所生活的时代,明王朝正处于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过“土木之变”,“庚戌之变”,加上南方倭寇的骚扰,使明王朝疲于应付。同时,流民运动、农民起义,以 相似文献
6.
7.
冯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7
根据新见家谱资料、地方志、文集等,从张居正社会家世对张居正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考辨,张居正回乡葬妻时间应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而非徐学谟任荆州知府时的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张懋修、张允修应为张居正第三子、第五子。 相似文献
8.
中央民族学院大批判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1)
张居正,字叔大(1525——1582)湖北江陵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万历元年(1573)出任明朝政府首辅(相当宰相)。他一生经历了明末的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当时正是封建社会各种矛盾激化,阶级斗争空前激烈的时期。张居正针对明末社会的弊政,推行法家路线,实行变革,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曹旭华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理论家,一生经历了明朝中、后期的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朝代。嘉靖二十六年他中进士,隆庆初年入阁当大学士,万历初年作为首辅秉政,直到去世。在当国十年间,他雷厉风行地革除弊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张居正的著述编为《张文忠公全集》,凡四十六卷。 相似文献
10.
龙兴武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95-99
张居正作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柄政十年,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危机四伏的明王朝重新一振,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被誉为“救时宰相”、“旷古奇才”。其之所以成功,无疑与其具有一套系统全面而敦本务实的行政思想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12.
沈光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2):54-56
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面世后 ,在评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人们或褒或贬 ,见仁见智。在此起彼伏的间歇中 ,本刊特推出一组笔谈 ,希望这来自张居正故里的声音 ,能为这场争鸣增添新的音调 ,并为繁荣湖北的文学创作 ,特别是历史小说的创作鼓与呼。 相似文献
1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Z1)
公元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了末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东南地区城市市民阶层的势力也有所发展。当时封建的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为了满足奢侈享乐的需要疯狂兼并土地,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一些地方聚集着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无家可归的“流民”。可是土地兼并继续在疯狂地进行。明朝第十一代皇帝朱厚照,登极的一个月里,就霸占了几万顷土地,建立了三百多处皇帝私人 相似文献
14.
林小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2)
张居正是万历首辅,作为一位施政者,实干家,他的生活中心只有政治。张居正的文学观念与朝政、治国紧密相连,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在此,从雅正、质朴、实用三个方面来分析他的文学观念,力图对他的文学观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展龙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13-17
张居正一生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在史学领域也颇有建树。他立足于现实政治的需要,重视对历史的借鉴和阐发,形成了许多极具价值的历史思想,诸如变通思想、经世意识以及安顿民生、严肃吏治、重视教化、反对迷信的务实精神等。这些不仅与当时的空疏学风形成鲜明对比,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冷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
<正> 张居正,为明代以至中国古代不可多见的政治家,但对他的评价却一直存在分歧,“毁誉不一,迄无定评”。赞扬者推崇他为古代政治家中的杰出典范,“除却伊、周只此人”。抵毁者则称其为“权奸柄国”、“包藏祸心,烦危同列,真狗彘不食其余矣”。特别在张居正与宦官关系上,更是争论焦点之一。许多人骂他“附挡”、“媚挡”,并以此为其不可掩盖的污点;许多人则认为他是处理宦官问题最得当的一位,是其推行改革的保障。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张居正(公元一五二五年——一五八二年)与海瑞(公元一五一四年——一五八七年)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很大的政治影响,而且都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清官”和政治改革家。但是,自张居正在万历元年任内阁首辅以来,却对早已在沿海一带推行“一条鞭法”的政治改革家海瑞不起用。这是什么原因?这个迷至今在史学界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试就这个课题加以论述,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指正。据《明史·张居正传》记:“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日讨求国家典故”。此时张居正仅是一个取得进士而每天温习探研国 相似文献
18.
田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5):161-170
由于皇帝年幼,万历初政只能是顾命政治。根据穆宗临终的安排,这一顾命政治是集体顾命,而不是一人顾命。但在皇位更替之际,张居正与内廷势力通过政变改变了这一模式,最终形成了张居正一人独当顾命之任的局面,其压力陡然增加,其任务更为艰巨,其手段必然特殊。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张居正的政治行为,就必须以顾命政治的视野来认知。可以说,在十年的顾命生涯中,张居正根本就没有顺利而又圆满地完成这一特殊的政治任务:他没有将皇权顺利移交到神宗手里,没有将神宗培养成“圣君”,没有组建强干精明的内阁和九卿班子。随着他的病逝,由其主导的顾命政治便轰然崩塌,以失败而告终。所谓张居正“人亡政息”,其实就是指万历初年顾命政治的结束。 相似文献
19.
胡绪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朱明王朝到了嘉靖、隆庆时期,已呈江河日下之势,内忧外患,百孔千疮,廷议汹汹,百姓嗷嗷。而隆庆六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数年之间,纪纲振举,百司奏职,海内之治,庶几小康。”①虽然,张居正的成功是暂时的,个别地主阶级的改革家岂能挽救其整个阶级没落的命运?我们感兴趣的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民族的星空中,有一个人物,以其强悍的意志、强力的手腕、满腹的才华、出色的政绩,熠熠发光。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张居正(1525--158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