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晓萍 《新少年》2014,(10):21-21
妖怪感觉好孤单,成天闷闷不乐的,他真想有个伴儿,最好是个孩子,因为,只有孩子的笑声才能让他开心。妖怪开始到处寻找,他希望能捡到一个小孩儿。“不要再哭了,再哭就把你扔给妖怪!”一个声音突然在附近响起,妖怪喜出望外,终于可以捡到一个孩子了,他兴冲冲地跑向那个声音。  相似文献   

2.
提醒警觉     
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和邻居家一个名叫成才的孩子关系非常好。那个孩子比他大一岁,经常有些鬼主意,脑子也很聪明。  相似文献   

3.
爷爷的记忆儿时的夏宗翰的家被人叫做"大影壁",原因是他家门前曾有一个影壁.1951年修柏油马路时影壁拆掉,他只记得当时他也在那个大坑旁边,看一个比他大的孩子用一把斧子敲打影壁的地基,那个孩子想取下尽量整齐的砖块回家做什么他没有问,只记得砖块间的白灰和碎砖的不规则端面和坑里的新土.  相似文献   

4.
在照片上,那个士兵站在离那个妇女不超过10英尺的地方;她没有面向他,弯着身子,胸前紧抱着一件重东西:一个孩子。孩子的双脚摇晃地悬挂着,白皙的皮肤与她的黑色衣服形成鲜明的对照。士兵正在摆姿势。他采取的是典型的步枪射手的姿势,使枪管对准那个妇女,并让摄影师有充裕的时间拍照。那是1942年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为文件,对这张照片所显示的东西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花与果实     
梅寒 《山西老年》2009,(9):26-27
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在他所上的那个不足百人的乡村小学里,他也从来没有因为一些特别出色的表现而引起过别人的注意。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他的前面,作文比他好,考试比他棒的孩子有一大堆。偶尔,他有幸被选中去参加一次什么比赛,也总是那个失意而归的落寞小孩。他的童年,黯淡无彩。  相似文献   

6.
思念     
正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好像很喜欢邻座那个长头发的女孩,常常提起她。每次一讲到她的种种琐事时,你都可以看到他眼睛发亮,开心到藏不住笑容的样子。他的爸妈都不忍说破,因为他们知道不经意的玩笑都可能给这年纪的孩子带来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安歌有个绰号,叫哥斯拉。对,就是那个怪兽哥斯拉。绰号是丁木起的。那个时候,他只看到她的丑。他从十七岁开始,就在她的人生里缺席。他不会知道,安歌的后来,经历了怎样的嬗变。  相似文献   

8.
属于他的梦想,在心中滋生,并且越来越躁动,怂恿着他一次次离开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终于,那个梦想渐渐长大,长成。他把每一次出发都看做更完美地归来,他用全新的视野和更宏阔的视角,诠释着,解读着,谱写着……  相似文献   

9.
在那个偏远山区农村当教师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个男生,叫邓依明。这个13岁的孩子很聪明,学习很努力,成绩是班上最好的,总能想到一些山里孩子想不到的问题,思维很开阔。有一天,他兴奋地找我请几天假,说是要和爷爷去省城一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孩子连县城都没去过,能去省城当然兴奋不已。他说是和爷爷去省城看  相似文献   

10.
信任     
有个人喜欢上了炒股,一开始,他总是赔。炒股的人总爱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后来他发现有一个老股民的眼光很独到,提到什么股票什么股票就涨。他按老股民的提示去买的股票,都涨了,最后他赚了大钱。他把那个老股民视若神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没想到的是,那个老股民却赔得一塌糊涂。一问才知道,那个老股民对别人讲的战术,他自己却从来不敢用。  相似文献   

11.
小夫妻     
一个六岁男孩儿告诉他的父亲,他要娶住在街对面的那个小姑娘。父亲是一位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经验。他并没有笑话孩子。他说:“这可是个大事情,你们俩认真地考虑过了吗?”“当然!”男孩儿回答道:“我们俩在我的房间住一周,下一周住她的房间。两家只  相似文献   

12.
在在 《北京纪事》2013,(7):54-56
抑郁少年,有强烈的自我世界 陈坤出生于重庆市江北区,幼年时父母离异,他与妈妈、外婆和两个弟弟挤在一间13平方米的房子里。母亲整日劳作,陈坤跟随外婆长大。在那个民风淳朴的地方,他是少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目睹母亲和外婆含辛茹苦抚养3个孩子,这一切让陈坤敏感而自尊。  相似文献   

13.
"我原来是云南一个遥远村落里的孩子,直到当兵才走出来。丽江古鼓竹园村,自然景色非常美。可能生长在那个地方,天地给了我美的灵感……"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张春和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出生在万里长江第一弯的张春和,小时候家境清贫。兄妹6人,他是老大,很早就开始放牛、背粪、种庄稼。生活清苦并未使他消极,相反,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上学后,超乎寻常的努力,使他的成绩在班里稳居前列。他  相似文献   

14.
远客     
父亲精通各科医术,尤其擅长针灸,在十里八乡是个很有名气的老中医。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天,一对夫妻抱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来找我父亲看病..父亲很认真地问过孩子的病情后,开始给孩子把脉、看舌苔等,然后给孩子开好药方交给孩子的父亲。这时,那个男人低着头对我父亲说:“老先生,  相似文献   

15.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他》描写了一个被父母和家庭抛弃的美国南方孩子。这个孩子始终被称为"他",而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小说中"他"的无名状态意味着个体被剥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而小说结尾处"他"被送往县救济院则意味着"他"既遭受了老南方的否定,又遭受了新南方的抛弃,"他"陷入到被历史与现实双重抛弃的处境之中。作为一位杰出的南方女作家,波特在《他》中表达了南北战争战败后美国南方人对于自身身份的焦虑,《他》中那个无名的孩子正是波特这一代新南方人对于自我身份焦虑的形象化体现。  相似文献   

16.
英国作家韦尔斯被称为世界科幻小说的发明者,他子1898年完成的《世界大战》一书,风靡全球。韦尔斯是一个把不幸遭遇看成幸运的人,如果屈服不幸的命运,他就不会拥有后来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童年时,韦尔斯己忆最深的是摔断了腿。那是在伦敦郊外的一块空地上,一群孩子正在恶作剧似地没完没了地嬉戏玩闹,这时一个年龄稍大的孩子抓起小韦尔斯,用力把他抛向空中,当韦尔斯落下地时,那个大孩子失手了。可怜的小韦尔斯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一条腿当场摔断。  相似文献   

17.
正嘉庆年间,陕西韩城乡下有个80岁的老头儿想做家教。老头儿很严厉,他以前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对那个孩子罚跪,孩子的父亲很不高兴。本地没人敢请他,他只好换个名字跑到邻县,在一个乡绅家坐馆。老头儿挺勤恳,数月之间,宾主相得。当地知县下乡,这名乡绅在家宴请父母官,请老头儿作陪。老规矩,席前让来让去,"先生请","老父台请"。大概是老头儿年龄大了吧,一不小心,屁股就落在了上席  相似文献   

18.
颜梅生 《中华魂》2012,(19):48-49
在长征途中,有一个没当过"新郎"甚至还没有谈过恋爱,便当起了爸爸,背着孩子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征程的人,他就是开国将军马泽迎。那个孩子,是他根本不认识的烈士的遗孤,最终被他抚养成人。马泽迎(1912—1974),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三师炮兵连班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骑兵团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9.
刘祖光 《可乐》2008,(11):43-43
他的生父是首批进入夏威夷大学的非洲学生,母亲是一个美丽的白人女子。在他出生两年后,生父离开了他们,带着另一个女子回到祖国。母亲做了她那个年代大部分女子不会做的事情,嫁给一个非洲男人,生下孩子后离婚。  相似文献   

20.
雨季的微笑     
纯情十六,初恋情怀。一颗不属于这个季节的种子正悄悄萌发……——题记那个雨季,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注意起前座的那个漂亮女孩。她拥有柔美的身段,童话般的双眼,天籁般的声音。尤其在她挂着淡淡的微笑时,他觉得,她就是一个美丽的天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