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中峰 《理论界》2008,(9):146-147
优良的儒家传统文化是两千年来生活在中国这块沃土上的人们共同创造的,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连绵不断的辉煌历史,即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依然散发着它的魅力。其中,“以民为本”、“举贤任能”、“慎独与礼治”、“和而不同”四种思想是优良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因此,借鉴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优良儒家传铣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儒家义利观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其精华和糟粕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剥离。笔者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以义制利”、“兴天下之利”的思想是其合理内核,并论述了儒家重德尚义的义利现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本文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弘扬以义取利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儒家义利观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儒家义利观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义利观历来是一些思想家及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其中持否定态度者多。其实,用唯物史观全面客观地加以分析, 就会发现,否定者多有片面性。儒家义利观的形成是继承传统、吸纳先秦各家义利思想和对现实批判、改造的思想反映;义利观的出发点亦即本来面目是以“义”统“利”、以“义”兴“利”、义利统一;这一思想虽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但它对中外还是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更是传统儒道思想的理论硬核。无论是儒家的“以人为本”,还是道家的“回归自然”,最终都在“天人合一”那里找到了其理想归宿。“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具有明显的整体主义、积极入世和道德至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汪建华 《船山学刊》2001,(2):92-95,128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关于明末清初天主教与儒家的慈善思想和实践的比较研究,文章通过对耶儒双方各自的慈善思想和历史经验的考察,指出双方在慈善思想方面的相近之处,以促使当今耶儒双方相互的理解;同时,通过对双方慈善思想和实践的研究,特别是对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慈善思想和实践的考察,分析其如何吸收天主教与儒家各自的文化传统,融双方的慈善传统于一炉,形成了新的儒家基督徒的慈善文化传统。进而指出,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慈善思想和实践经验,不仅对于当代中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所启迪,而且还有助于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在中国社会中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从"六位"到"三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学术界》2003,(4):163-170
本文据荆门郭店楚简以及马王堆黄老帛书等出土资料 ,辅以传世文献 ,探讨“六位”到“三纲”的源流。经过分析 ,指出“三纲”所论的对象君臣、父子、夫妇 ,是战国多数学派阐发、评判思想的归宿和标准 ,因而成为中国文化的定义 ;但是各家思想的出发点并不一致。董仲舒所倡导的“三纲”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是阴阳思想而非儒家传统思想。这其中的原因 ,与战国、秦汉时期儒家的政治命运以及思想界的互动有关 ,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儒家虽然最终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 ,却也牺牲了自身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0.
裴光昭 《兰州学刊》2004,(4):271-272
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现状的分析 ,提出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 ,培养成熟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 ,将心理咨询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序列 ,借助心理咨询手段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在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儒家义利观思想的原本出发。以现代的标准去衡量、鉴别,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探求其中的现代价值。认为:①儒家是从人本主义的“仁”出发,倡守义,又不否定利.实现了 在”仁”的前提下义利的统一.对当前克服利欲横流、人性异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②儒家义利观中 包含了社会公平思想,对我们处置当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现象有启发作用;③儒家义利观同市 场经济并非是不相容的,而且还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柔远人”作为《中庸》治天下国家“九经”之一,所彰显的是推己及人、兼容并包的实践智慧。它最深层次的机理在于对儒家人性论的参透,对仁爱思想的践履,从而为儒家“夷夏之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总体上,先秦儒家基本秉持“礼别夷夏”而非以血统、地缘为区隔的夷夏观。“柔远人”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族思想的内核,奠定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基因与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新儒家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在于发掘传统的根本价值所在,即所谓“返本”。第二代新儒家的思想重心,则落在如何由传统的根本价值,接上时代文化多元及科学民主的经验要求,即所谓“开新”。第三代新儒家是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后现代消解,着眼于思想与权力的根本断裂或者说“解咒”,他们在有所成就的同时也错失了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时代儒家伦理的存在价值在于,它能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危机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儒家伦理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为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思路,“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平等对话,“重义轻利”思想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群体间的矛盾冲突,“知命”、“为己”之学可以为价值真空时代的现代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我们只有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对儒家伦理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在民主、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理论重构,才能发挥上述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儒家民本思想与封建专制政治之契合与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波 《云南社会科学》2004,1(4):104-108
作者依据儒家民本思想的性质特点对明朝邹元标之个案进行了剖析,从理论和史实上清楚地揭示了儒家民本思想与封建专制政治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作出了相对客观的评价,文章指出,实现包括民本思想在内的具有实质合理性的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乃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墨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墨子的音乐思想在“非乐”(上)篇和“公孟”、“三辩”等篇里有记载,这是他具有鲜明阶级倾向的政治和哲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墨子的非乐主张,是作为儒家音乐思想的反对命题提出的。它一方面批评儒家过份强调音乐积极作用的理论;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强烈地反对统治阶级过度的音乐享乐。墨子非乐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形成的,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儒家传统文化究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动力还是阻力,近年在学术界争论较大。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向近现代转型,可说始于戊戍维新的托古改制:之后洋务派又提出“中体西用”;五四后,出现了梁漱溟为早期代表的新儒家;与梁同辈的熊十力提出了“内圣外王”。50年代,现代新儒家的思想阵地主要转移到港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形成的礼文化是孔子思想的主要来源。孔子以礼文化的教养为思想起点,援“仁”入“礼”,给传统礼仪注入“仁”的新精神。颜回习“礼”体“仁”,以仁贯通天道,不改其乐。孔子、颜回以此实现了身心的和谐。“孔颜乐处”是儒家和谐思想的重要范畴,对于当代人的心灵环保,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古希腊的政治权利须有合法性论证的基本规则为依托 ,本文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先秦儒家关于君权合法性的思想分别从君权的天命支撑、君权的道德支撑和君权的制横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笔者以为 ,儒家的君权理论依托于由宗法制而来的天命论 ,认为是上天根据君主的德性赐予君主以“天禄” ;君权的享有是因为君主在孝弟、爱民和奉行礼仪方面具有为人君师的修养 ;与此同时 ,君权也具有来自行政操作中君民关系、上天的惩戒、具备儒家“道统”精神的诤谏之臣等三方面的有效制衡。先秦儒家的这种理路在当时是有效的 ,在中国古代社会也产生过积极作用。因此 ,我们应该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儒家美学思想对我国的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和”美学思想。“中和”美就是指结构和谐、内部诸因素发展适度的那样一种荚。儒家“中和”美学思想反映在审美与艺术上,则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特殊风格的形成,如艺术形泉的温柔、敦厚,意境上追求恬淡、宁静、隐秀,表现方式上讲究委婉与喻比,从而也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崇尚含蓄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