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是记者采访写作的基本方法。新闻是以事实说话的,因此,深入就意味着了解事实从而接近“新闻”。任何再高明的记者也得到生活中去发现新闻线索。否则,将永远写不出有价值、有深度、鲜活可信的报道。那么,这是不是说,记者与生活实际,与采访对象贴得越近越好呢?不是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说由于欣赏山景者身在山中,无法看到全山的概貌,因而不能真正领略庐山的奇伟雄姿,其距离太近了。如此道理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因此,“距离”是把握社会人…  相似文献   

2.
新闻图景就是由新闻报道塑造的新闻符号世界;一定社会的新闻图景.主要是由该社会统治者拥有的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直接建构的。媒体的利益取向是媒体建构新闻图景最重要的出发点;媒体的传播目标是媒体选择建构新闻图景的指挥棒;媒体方针、编辑方针是新闻媒体建构新闻图景的核心框架。因此,在现实的新闻传播中,并不存在以他者为本位的新闻媒体,所有的媒体都是以自我为本位的传播者,“受众本位”基本上是神话,传受共同本位才是理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社会公众真切地感受到新闻媒介发挥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但由此造成的"媒介审判"现象给司法独立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从传播学的角度,"媒介审判"即新闻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形成强势传播效应,引导舆论向媒体报道倾斜,进而向行政、司法系统施压并影响审判结果.在大量的案例中,"媒介审判"不仅有悖于法治精神,还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职能错位的表现.要消除"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新闻媒体必须端正自身定位,在具体操作环节应该严格遵循报道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4.
周盈莹 《南方论刊》2007,(6):72-72,61
假新闻,是指不真实的"新闻"。是带有某种鲜活独家的意味、吸引受众关注,不具有大众传播价值的虚假信息。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报道,当新闻成为一种产业之后,新闻真实便逐渐产生异化。新闻报道的失真、失当不仅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对公众造成不良的精神辐射而且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严重下降。2006年十大假新闻盘点,在"五胞胎"的报道中媒体对假新闻所持的暧昧态度,直接反映了新闻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新闻宣传工作极为重视,多次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引导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闻宣传部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转变作风的根本举措。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贯彻“三贴近”方针,把媒体宣传  相似文献   

6.
当前 ,无论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甚至其他的一些公众媒体 ,为了竞争、生存和发展 ,大家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抢抓社会热点难点、聚焦众生百态 ,以吸引读者、吸引听众、吸引观众。顺应这一发展潮流 ,许多主流媒体以宣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己任 ,热情讴歌新时代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鞭挞社会黑暗丑恶现象 ,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和赞扬 ;也有一些媒体一味地迎合、猎奇 ,不负责任地报道一些粗制滥造的所谓新闻 ,在群众中的信誉度越来越低 ,官司不断 ,甚至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鉴于上述问题主要涉及到指导思想和管理层面 ,笔者不想多讲 ,故而点到为止。…  相似文献   

7.
何龙 《兰州学刊》2003,(5):200-200
以迅速及时、直接简洁地反映事件客观实际的社会新闻 ,以其低视角、亲近感、近距离在以市民为阅读对象的都市类报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传统定义的社会新闻多是以批判或揭露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为报道对象 ,如坑蒙拐骗、小偷小摸、违章出轨、色情凶杀等。这样的报道若占据较多的新闻版面 ,势必会造成人们对社会秩序稳定的怀疑 ,近而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公信度。以满足市民各方面需求为主的都市类报纸 ,以其定位的平民化 ,拉近了新闻与读者的距离。正是这种平民化 ,才使社会新闻格外受到读者的欢迎。原有对社会新闻的概括 ,是反映…  相似文献   

8.
论文依托公民新闻迅速兴起这一契机,密切关注网络媒体的最新动态,并结合对公民新闻的具体个例的分析,从多个角度讨论新闻博客的主体表达方式的新突破带来的公民新闻的蓬勃发展,并分析公民新闻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其本质和意义。同时,对公民新闻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公民在不远的未来定会在表达自己的同时实现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泛化成为传统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与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探索与改革之中,兴盛于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强势崛起之时。新闻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淡化、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三个方面,实质是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交融的状态。新闻泛化不是偶然的新闻现象,而是媒介技术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与后现代社会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在实践层面拓宽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目标领域,却弱化了专业化新闻的公共价值追求,并由此对传统新闻观念与新闻理论研究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新闻泛化,新闻理论研究应该"下沉"至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回应新闻业在面向更广阔生活世界时的现实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新闻的轻视,而是要努力在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中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新闻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闻自控”主要是指新闻机构对新闻信息的控制 ;新闻工作者的自我约束 ;新闻机构内部的行政管理 ;新闻媒介机构的自律  相似文献   

11.
赵金桂 《理论界》2006,(4):114-114,118
虚假新闻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社会公害。防范虚假新闻,除健全审查制度,严格把关外,还应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自律意识,做到克服追名逐利的思想,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克服锦上添花的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把真实性当作新闻的生命线;克服投机取巧的思想,坚持深入第一线采访,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及其运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新闻出版自由同公民或法人的人格权发生冲突的产物。抗辩事由是调适这一冲突的法律武器 ,是保护新闻出版自由及舆论监督的一道防线。全面抗辩事由最基本的有三个方面 :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评论的公正性和报道的特许权 ;局部抗辩事由主要有更正和答辩。合法而正当地利用抗辩权既取决于新闻媒体对抗辩事由准确而全面的把握 ,也取决于策略运用上的适度和灵活  相似文献   

13.
新闻侵权指有关单位和个人通过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造成被报道者社会评价降低,其名誉权受到侵害的行为。责任指由于侵犯法定权利或违反法定义务而引起的、由专门国家机关认定并归结于侵权人的强制性义务。责任的抗辩是指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被告提出证明、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理由,从而免除或减轻被告责任。新闻侵权、责任、抗辩三者中,前二者是因果关系,后二者是否定关系。抗辩行为发生在责任确定前,是免除或减轻侵权责任的原因之一。以下六种理由可作为新…  相似文献   

14.
论新闻传媒在突发公共危机中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突发公共危机中保障公众知情权是现代传媒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本文拟从确保新闻真实,切实尊重受众知情权,把握舆论导向,科学保障受众知情权的角度浅析如何在突发公共危机中保障公众知情权。  相似文献   

15.
情报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秘密性的信息,情报的秘密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这使得情报与新闻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具有情报性质的新闻我们称之为“情报新闻”,它是一个与普通新闻相区别的重要的新闻类别。  相似文献   

16.
这个命题似乎有些矛盾,既然叫娱乐新闻,为何又会有"去新闻化"之说?近年来,中国的娱乐新闻日益发达,从学术角度上来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严肃的硬新闻,甚至与一些新闻教材上通常提到的软新闻也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公民新闻已成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家新闻的年代已成过去。在信息同质化的今天,惟有依靠多角度新闻,才能撬动读者眼皮。多角度是指多领域,多层次,多视角。多角度,还可以以新闻事实为原型,进行多角度的策划,表现一个中心或者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新闻记叙历史悠久,深受历史记叙传统的影响.从最早的官报看,新闻记叙的作者、内容和功能等都深受历史记叙影响.新闻真实性观念发端于官报与小报共存的宋代,同时萌发了官方注重“政治为先”的新闻真实性观念,和民间注重“闻录性”的新闻真实性观念.在历史记叙精神传统的影响下,至清末民初新闻业专业化、社会化长足发展时期,新闻人又主动以历史记叙的精神规范新闻实践,确立了以“实录”为核心的实用理性主义的新闻真实性观念.  相似文献   

19.
增强新闻的审美价值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美学,作为美学范畴的一大分支,给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当我们从美学层次来考察研究新闻的审美价值时,不难发现,新闻的美有其独特的内容,这就是它的真实性、文学性、幽默性以及形式上的创新性等等。因此,新闻美学应该成为新闻学和美学研究的对象,成为迎接新世纪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 ,“短”一直被当作新闻的基本要求之一。从新闻教科书到新闻工作实践 ,许多专家、学者和报纸的领导 ,都对短新闻十分推崇 ,而对那些篇幅较长、文字较多稿件总是持否定的态度。要评论一张报纸的好坏 ,总是把稿件“短小精悍”作为最为突出的优点 ,而评论某一天的报纸时 ,又往往把版面上稿件短、条数多作为首先肯定的长处 ,并据此称这张报纸信息量大。当然 ,就普遍意义而言 ,“短”依然是新闻采编的基本要求 ,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这种普遍的基本要求并非是金科玉律、一成不变。在今天这个广播媒体不断创新、电视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