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社会在变革,文化在转型,艺术在裂变,与之密切相关的美学,将向何处去?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中青年学者,聚首5月的北京,参加了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分部中文系联合主办的“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讨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北京市委部分领导和一些著名美学家出席了会议。汝信在会上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动的时代,世界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中国更是以空前的高速度在变化。不仅客观世界的面貌日新月异,而且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在变,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以至审美观和趣味也都在变。新的时代在召唤新的  相似文献   

2.
“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讨论会综述邹华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分部中文系联合主办的“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5月下旬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中青年学者以及周来祥、重庆炳、蒋培坤、胡经之、阎国忠、劳承万等美学家...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新视角──“大众文化与当代美学话语系统”学术讨论会综述马国柱审美本身是一种生命体验和愉悦身心的活动,是任何人(包括人民大众)都享有的自由“权力”。尤其是在商品社会的时代,这种自由的权力对普通大众来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了。随着社会“冷...  相似文献   

4.
三月上旬,中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等单位在海南主持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学术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学者40余人。与会专家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开展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揭露和克服其消极的成份,发现和吸取其积极的因素,以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科学地解决当代社会变革的各种重大问题。这本来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在今天讨论它却有不同于以往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讨论会于10月24日至27日在武汉召开。会议是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湖北省美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和我省一百多名美学家和中青年美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上探讨的问题如下: 1.关于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的方法论与会同志认为,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是人们认识美学规律和艺术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方法论,它具有十分广阔的领域和远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周子健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海南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变革与超越”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0月8日至12日在海口市举行,与会成员围绕着近几年来美学界有关“实践美学”与“后...  相似文献   

7.
距毛泽东百年诞辰尚有年余,神州大地上有关学术活动即已悄然兴起。9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现代史学会华东区工作委员会、江西大学历史系、江西师大历史系、江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和当代江西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毛泽东思想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现代史学会华东区第二届年会在风景秀丽的庐山举行。江西省社科院名誉院长、省社联副主席姚公骞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张宪文教授、黄美真教授和来自华东各省市及北京、天津等地的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0篇,论著6本。  相似文献   

8.
蔡锷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风云人物之一。在蔡锷诞辰一百周年暨护国战争六十七周年前夕,云南省史学会、云南省护国运动史研究会和《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发起组织了“蔡锷评价学术讨论会”,邀集京、沪、湘、鄂、粤、桂、川、黔等地专家与本省学者一道,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蔡锷评价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昆明举行。对于蔡锷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应当怎样全面地、科学地给予评价,会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意见: 有的同志认为,蔡锷虽然参加过辛亥云南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并在其中作出过积极贡献,但其一生在政治上主要是倾向于资产阶级改良派。从青少年时代起至辛亥革命前,蔡锷始终信奉改良主义;在辛亥革命中以至云南军都督任内,他的表现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9.
复旦大学主办的“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8日至21日在沪举行。来自美国、西德、香港以及各省市的国内外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会议中,代表们围绕儒学总体反思、孔子是非、儒学透视、个案探索以及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和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估计等专题各抒己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不少颇有新意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慧能与岭南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王承文自本世纪30年代胡适、铃木大拙开创敦煌禅籍研究以来,有关禅宗研究已取得长足发展,并日益成为一门世人关注的国际显学。1997年1月3日至1月8日,由澳门大学、澳门佛教出版委员会、《学术研究》杂志社和广东历史学会...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山东分会召开的山东省“改革与文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0日至23日在邹县举行。会议着重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一、改革文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改革事业正在深入和加快,作为直接反映这一宏伟事业的改革文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与会者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地把目光投向改革文学中的难题和困惑。具体说有几种不同观点。一种是从分析作家和作品的角度,认为改革文学似乎走到了绝处,表现之一便是人物形象纷纷钻进了文革文学留传下来的老套子。确实有许  相似文献   

12.
由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和中山市孙中山研究学会、日本神户孙文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论讨会,8月3日至6日在孙中山故乡翠亨村召开。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到会学者175人,其中海外学者86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南朝鲜、印度、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台湾、南朝鲜、印  相似文献   

13.
由《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召开的“社会科学与改革”青年学术讨论会于四月上旬在成都举行。到会的有成都、重庆两地的近百名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理论工作者和一些从事实际工作的年轻同志。会议发言形式以报告式和讨论式、答辩式相结合,自始至终充满了活跃而热烈的气氛。会议遵循学术自由的原则,鼓励大家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展开争鸣。会议既从整体上就社会科学如何适应改革的需要,以及社会科学自身的改革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就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文学、伦理学等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阐发了各自的观点。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前景展望”学术讨论会,4月22日至28日在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学专家、学者、青年美学工作者2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著名美学家王朝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著名美学家刘纲纪出席了大会。王朝闻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全国青年荚学研究会、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前景展望”学术讨论会,4月22日至28日在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学专家学者青年美学工作者2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82岁高龄的著名美学家王朝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著名美学家刘纲纪  相似文献   

16.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吉林大学哲学系、《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和《吉林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主持召开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七月六日至十日在长春举行。参加这次讨论会的共有十八个省市四十二个单位六十八名代表。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石峻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主持了讨论会的开幕式。 这次讨论会是中国哲学史界专门研究近现代哲学史的一次盛会,也是解放以来讨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一次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只有研究中国近现代哲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一百周年。9月7日至11日,由山东省宣传部、中国历史学会、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威海市委和市府等单位发起,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了“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海峡两岸及日、韩、美、德、加等国的历史学者125人与会,提交论文98篇。与会者报告了自己的论文,并进行了热烈、广泛的讨论,显示了国际间甲午中日战争史研究的新水平。与会者的论文和讨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8.
5月7日至9日,由《学术月刊》主办的“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地区和全国部分地区的知名学者和中青年学者四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以全苏美学学会副会长多尔戈夫教授为团长的苏联美学家代表团也参加了会议。多尔戈夫教授、曼科夫斯卡娅教授作了专题报告。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他指出,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版和翻译了很多著作,研究领域和研究队伍都有了很大的扩展。但是,西方的文艺  相似文献   

19.
1985年11月18至19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思想研究室、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有关部门、《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了“海派”文化特征学术讨论会。上海理论界、学术界和文艺界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会议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海派”文化的规定性 什么叫“海派”文化?这是讨论中首先触及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海派”一词始于本世纪初,最早见称于晚清绘画,民国初年兴起了以“海派”为标榜的京剧流派,后移用于其他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并泛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现在一般所谓的“海派”,是指一种文化方式、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美学学会和荆州文化局、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于6月15日至19日在古城江陵召开了“楚文化审美特征及美学思想”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武汉及湖北部分地县的美学、文学、美术、考古和历史工作者。会上讨论了如下问题。一楚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楚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均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既是中国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又有着自身的鲜明特色。与被先秦理性精神笼罩的中原地区不同,楚国是神话与诗、歌舞相交融的国度,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的肇源地。过去由于传世的实物不多,我们对楚文化研究得很不够。解放后,各地相继出土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