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农化”到“工化”这是五四以来中国思想界的另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与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基本上是同时开始的,而持续的时间更长,在五四以后的许多年中又不断有人提出来讨论。对这场论战,过去很少有人注意,这大概是由于把它视为纯粹的经济理论方面的问题了。近年来有关这场论战的文章资料的不断披露,使我们深感这场被人忽视了的论战是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而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可以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进行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在一个农村居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传统农业国之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戏剧思潮,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898年—1916年是第一个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国社会曾多次发生重大的变革。在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下逐渐觉醒的中国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英勇斗争,发愤图强。师夷以制夷,成为有识之士强国强民的重要战略思想。因此,西方各种进步的思潮先后被译介进来,要求变革的时代呼声日益高涨。社会政治革命的强烈刺激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对戏剧艺术用以宣扬现实变革的热切呼唤,都强有力地推进着戏剧界的改良或者革命。戏剧观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中国三大伦理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我们立于人类历史的奥林帕斯山上俯瞰数千年伦理文明的传承演变与发展之时,最激动人心的恐怕莫过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却又在即将逝去的20世纪。没有一个世纪能够像20世纪那样既对传统伦理作全面的批判反省又空前地呼唤价值重构和伦理现代化建设,也没有一个世纪象2...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学张光芒教授承担的省社科基金项目"启蒙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准号04ZWB007)近期结项,最终成果<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获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史学界兴起了一股史学革命的高潮。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提出要撰著一部新的中国通史,继梁启超而起的有章太炎、夏曾佑、刘师培、邓实、陈黻宸、曾鲲化等人,他们对旧史学的价值标准以及书法体例作了较全面的批评,对新史学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并作了初步实践,为旧史学向近代新史学的过渡作出了贡献。 二十世纪初年新史学思潮,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中国西化与保守主义的文化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化与保守主义是20世纪中国两大文化思潮。从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上看,前者侧重于介绍和输入西方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揭露中国固有文化的阴暗面,后者则侧重于维护中国固有文化,认同中国固有文化的价值,而揭露西方文化的弊端;在古今问题上,前者激烈地反传统,主张变革,后者则较多地肯定与赞赏传统;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上,前者主张西方化,后者则主张东方化。本文试对西化与保守主义两大文化思潮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历史的探讨,并对两大思潮与20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进行方法论的思考。一在20世纪的中国,西化派虽没有形成自己…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与现代化郭建宁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迁十分剧烈。这一变迁的实质是文化转型,主题是现代化。在世纪之交、千年转换之际,回顾与审视20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与现代化,对于21世纪中国的文化转型与现代化推进,显然具有重要的理...  相似文献   

8.
开展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思潮研究萧功秦一在中国历史上,从20世纪前夕到此后20年,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在西方挑战的持续冲击下,在民族危机所引起的强大生存压力下,中国人开始自觉地通过体制创新来谋求国家富强,此后中国便进入大规模变革的历史时代。人们...  相似文献   

9.
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史学实现了由潜学科向显学科的转化,其内在动因在于文学和历史观念的变革、文学史料范围的拓展以及文学史纂形式的演变,而这些条件的形成又离不开中西文化交流下学术传统更新的大背景。整整一百年间,文学史学科的发展经历了草创期、成长期、演变期和更新期四个阶段,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回顾这整个历程,在肯定其巨大成绩的前提下,就文学史研究的性质、对象、目的、方法等问题提出若干反思,将有助于这门学科在下个世纪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由吉林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吉林省委党校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吉林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思潮”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8月7日至11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举行,来自北京、上  相似文献   

11.
一国粹派及反国粹派的出现1905年,国粹派创办《国粹学报》,以此为阵地,影响渐广。国学大师章太炎、扬州学派的刘师培,以及邓实、黄侃、黄节等人皆为国粹派的中坚。值此前后西方各种思  相似文献   

12.
民本主义思潮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渊源十分悠久。民本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点可从先秦到明清之际的民本主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模式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从总体上说是应付西方现代化扩展的结果。因而,要考察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之路,必须在总体的现代化背景下去考察,遵循人类政治现代化的一般标准和规律。不过,中国文明是西方人所面对的最庞大、最完整、最有生命力的非西方文明,其政治现代化过程有其独一无二的特性。中国尝试过几乎每一种模式,至今仍在进一步尝试之中。就变革的速度、规模、方式和性质来说,我们可以将中国所尝试过或正在尝试的模式划分为晚清时代的渐进模式、孙中山时代的激进模式、毛泽东时代的新激进模式和邓小平时代的新渐进模式。晚清时代的渐…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商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最近一篇关于商战思潮的新论认为 ,郑观应的商战思想重视的是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内的竞争 ,《辞海》中“商战”词条的解说违背了近代“商战”思潮的原意 ;而汪康年的《商战论》仅有商战之名而无商战之实 ,以此来为解说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尽管新异 ,但有失偏颇。本文拟就“商战”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 ,它的原意以及郑观应“商战”思想的主旨等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说明尽管郑观应的商战思想已经颇具特色、颇有体系 ,但是如果要理解“商战”思潮的本意 ,应该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郑观应的商战思想以及整个商战思潮进行整体、全面地把握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同在悠久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一样,历史学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是一门“显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后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迁,结束了历史学的“显学”地位: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对现代迷信的冲击,在使历史学获得了解放的同时,又使它不再具有往日那样牢固的思想依托;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所引起的社会深刻变化,既向史学提出新的要求,又使得它几千年来对政治的依附失去了现实支柱。随着这些变化,历史学被迫从意识形态的第一线退居到第二线,甚至第三线。这不能不使历史学界在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现代化不能只从技术器物或物质生活的角度理解,从本质上看,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现代化是贯穿各个具体现代化的主线。中国人人格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初步可归纳为从自卑依附型向自主独立型转变、从消极服从型向积极创造型转变、从私情人治型向契约法治型转变、从内耗避责型向诚信守责型转变、从保守封闭型向创新开放型转变、从盲从冲动型向科学理性型转变,从而真正构建具有时代先进性的中国人的精神结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作为一种体现时代前进方向的思潮,其内容非常广泛,它包括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及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等多方面,探索其来龙去脉,是一有重要意义但又十分艰巨的课题。本文拟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对五四后30年中国知识分子和一些政治势力在这方面的追求做一粗线条的考察。 五四时期关于发展实业道路之争——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出现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近代历史赋予中国的使命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即进行那个时期的近代化建设。从魏源到孙中山,都在试图顺应历史的需要,寻找使中国臻于近代化的途径。这是个一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60—70年代,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如冯桂芬、容闳和洪仁玕已经提出一些新教育的主张。在他们的著作里率先提供了新旧教育交替的信息。他们对新教育的见解逐渐为洋务派所认同、所提倡,新教育逐渐成了一种思潮,它为洋务教育的开办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洋务教育的进行和中国教育近代化起了先导作用,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对这一思潮的形成、内容和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清初至康熙年间,由于清兵入主中原所引起的激烈民族矛盾、以及随着资本主艾萌芽的发展而产生的市民阶层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和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融合,推动了实学的高涨;康熙朝后期和雍正、乾隆、嘉庆时,由于江南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摧残,统治者大力复兴和提倡程朱理学并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和怀柔两手政策,以及从雍正朝起对外闭关锁国,使实学渐被朴学(考据学)所代替;从嘉庆朝后期开始,清王朝由“盛世”向“乱世”滑落,阶级矛盾以及中华民族与西方殖民主义的民族矛盾均趋尖锐,兼之学术流变的内在因素,使朴学又复转向经世实学。从纵向考察,清代实学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从横向考察,它是一个多层次的社会概念;从演变过程看,每当“治世”,它往往埋藏在“纯学术”的外壳内,转向低潮,每当“乱世”,它却沿着“修实政,施实惠”的方向发展,进入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自近代以来的主导性潮流。现代化的最直接表现是物质财富的剧增。而现代化的真正本质,首先在于它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