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蒋梦麟之所以对五?四运动的看法由高度赞扬转而理性地看到了其消极影响,是因为他认识到学生运动既与他的学术理想不符,又与他的政治理想相违。为此他提出学生自治,以期能实现学术与政治双重理想。但学生自治的弊端逐渐显现,尤其是由于1931年国难引发的学生运动背离了蒋梦麟学生自治的初衷,使得他无法做到通过学生自治实现其双重理想,这是不可避免的,一是因为国难背景下,文化必须为救亡图存服务,还因为近代中国不具备文化独立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实学教育的典范是上海格致书院,从他的创办者及其办学理念和办学过程中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实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格致书院的发展历程来分析其在培养近代人才、传播西学上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栗谷是一位具有独特经世观的教育家及学者。他当时作为经世致用的先驱者,具有“立志”这样一种独特的教育思想,而且力求实施其理论。他非常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并根据这一思想,确立教育宗旨、教育方法和教育振兴对策。他还倡导贯彻社会的终身教育原理。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史上,留学生曾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登上历史舞台。这一群体产生于救亡图存的意识之下,出自挽救统治危机的需要。近代化是传统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的军事因素尤是。作为“师夷长技”的标志性方法,军事留学首开其端。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其军事力量雄踞欧洲,这给力求通过军事改革,实现军事近代化的清政府以希望。于是留德教育得以展开。通过派遣学生赴德留学,对晚清的军事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军事改革,有助于实现军事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这次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同时也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本文就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研究辛亥革命给中国所带来的影响做一次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一位教育家,很多学者对他的教育思想都有所研究和评论,以汲取其思想的精华,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良策。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7.
周明宝 《人才开发》2002,(10):14-16
愚、穷、弱、私曾是集中体现在近代中国人身上的四大病症,知识分子为此深刻地认定要实现民族自救和国家复兴,定当首先实践教育救国。他们从而积极地为之奔走呼号并努力践行。于是,近代中国积淀了重视教育以启发民智的传统。“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学院应试教育向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全面素质的专业人才转型,在转型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育尤为重要,从重视知识教育向技能和培养个人能力为主转变,使就业导向重于书本知识,职业技能重于毕业证书,高职思政教育创新就要紧紧围绕满足学生就业这一重心展开。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说明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及意义,接着提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要求。文章主要从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三方面具体历史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洛克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由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在《教育片论》中,洛克提出了体育、德育、智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并且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虽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的许多见解、主张与方法,遵循了儿童心理学的一些原则,对当时以及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定要向公民教育转型,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不足之处。公民教育旨在让公民意识到个人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参与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建设中。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理论是以陶行知(1891—1946)为代表的—批爱国志士,吸收东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晶,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一项最宝贵的创造。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高等学校教育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高校的视觉设计专业的教学问题不断出现,其教育现状无法满足高校教育转型的需求。于是,视觉设计专业教育改革开始出现,以“模块式”课程教学研究为开端,进行了一系列课程类型整改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型教育环境下,我国高校视觉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以及面对这一现状作出的课程转型工作,并对视觉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中国近代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面对当前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大学生在接受传统先进文化理念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外来文化理念的影响,这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如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这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1943年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年。由于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在十一月的开罗会议上,获得了战后"全球四强"之一的地位;而在同年,近代绝大部分的不平等条约得以修正或废除。这与当时的"第一夫人",蒋夫人宋美龄的外交努力分不开的。作为出色的外交家,蒋夫人通过对外宣传,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及争取抗战援助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通过回顾蒋夫人的"夫人外交",指出其对提升近代中国国际形象的作用,并分析由此折射出近代中国外交与外交官的任务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翻译出版西方近代科技书籍是一项重要的奠基工作。而晚清的汁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又是当时中国最久的科技著作翻译出版机构,在V周曾比较系统地翻译出版了大批西石近代科技书籍,为中国近代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设立于1868年。它的设立又与近代两个著名的科学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两个人即化学家徐寿和数学家华薄芳。徐寿门88——1884),字雪村,江苏无锡人,自幼习举业,后以无神实用,遂专究格致之学。华裔芳(1833——1902),与徐寿同乡,自小喜欢数学,对中西方数学研究均…  相似文献   

18.
张传军 《人才瞭望》2017,(12):149-151
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以及他的教育实践,都是立足民族发展的基础上,企望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伟大抱负的具体体现.目前,如何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等许多方面的探索和运用堪称先行者,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为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高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上的工人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以及政治变革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其中影响近代中国工人运动的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便是自中国传统社会开始就存在的地缘关系。地缘关系为工人群体的集体行动起到了联结纽带作用,而以地缘关系为核心形成的行业组织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人运动的整体协作;随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深入人心以及工人群体的自身觉醒,工人群体自身巨大的政治潜力引发了党派的极大兴趣,各种力量同样也是依靠地缘关系来发展领导工人运动,并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为未来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基于浙江大学当前新生存在的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系统梳理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方案与举措,为高校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借鉴,主要包括:1.重组通识课程体系,从“基于学科”向“基于能力”转型;2.重构通识课程目标,以“学生-社会-全球”为框架构建;3.革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多种课堂教学样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