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 90年代台湾短篇小说呈现出一片蓬勃景象 ,涌现出一批文坛新秀。他们敢于尝试各种写作技巧和手法 ,并借助“黑夜”这一特殊意象 ,大胆探索现代都市尤其是台北人的内心世界 :灵魂在黑夜中赤裸着 ,自省、放逐、甚至膨胀着无穷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曾军 《学术界》2011,163(12)
“上海学”经历了因“上海学”(Shanghaiology)的倡导而频发争议到以“上海研究”( Shanghai Studies)为名的多学科共进的过程.但是,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学术思潮的影响下,“上海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区域研究正在经历着一种自反性过程.从萨义德对“东方学”的反思到竹内好、沟口雄三、陈光兴等人对“作为方法”研究路径的探讨,一种反思性的区域研究范式正在形成.为此,我们提出对“上海作为方法”为特点的反思性上海学可能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的上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代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分别拥有过不同的中心点,而上海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地点的历史地位是十分稳固的,因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都不应该忽略上海的地缘因素。上海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和地位,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气息、风貌和特质。上海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的基本意义,在于它体现着一定时段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生态,代表着一定时段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路向,反映着一定时段中国现代文学的生命基质,这些特定的因素使得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学呈现出了它所特有的自然质地、基础形态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以象征为中心阐述了如下三个问题:一、简述赋比兴;二、从语用角度分析比兴如何转变为象征;三、阐释象征与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古典意象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美学内涵,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更嬗积淀而形成的。就其审美特征来说,它具有主体性、象征性、多义性、承袭性,意象的审美意义具有多层次性。意象所蕴涵的审美形态有含蓄美、朦胧美、自然美、新奇美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的意象象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的意象象征系统程金城象征,是指用具体的可感的事物来暗示、意指不可见的、只可理会的事物,通过联想类比,在象征主体和客体之间突现出其直接的相似性,使陌生的、难以言喻的事物向已知的具体的意象同化,从而强化人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使所要表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文学上海”(Literary Shanghai)是在“海派文学”(Shanghai Style Literature)、“上海文学”(Shanghai Literature)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旨在重建上海与文学、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文学上海”在结构上包含“文学中的上海”、“文学化的上海”以及“文学与上海”三个层次,另一方面,“文学上海”的本质在于“以时间来思考”.时间以及在时间基础上产生的记忆问题,是“文学上海”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在百年上海文学历史中,被不断书写.  相似文献   

9.
野兽以其威猛的形象作为审美对象,往往为诗人们所重视.在中国诗人牛汉的<华南虎>、曾卓的<铁栏与火>、穆旦的<野兽>和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虎>以及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豹>等"野兽"诗歌中,诗人通过对"虎"、"豹"等主导意象及与之相对应的铁栏、观众意象的描绘和组合,寄寓了对社会、人生、自然的主观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由此,这种"野兽"意象的力量之美也就具有了无限的开阔性.  相似文献   

10.
刘影 《北方论丛》2006,(5):34-3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界出现了一股“上海怀旧”风潮。承载着世界对于中国现代化想象的上海,在文学创作中并没有形成一种现实关切和未来展望的潮流,强势蔓延的却是一种怀旧主题。而且,这种“上海怀旧”也选择了一种非常狭窄的走向———追忆“旧上海的城市文明”,而缺乏强健有力的精神与信念,流于中庸、琐碎也因此成为“上海怀旧”的一种标签。  相似文献   

11.
林平乔 《学术探索》2009,(5):131-137
第三代诗人虽然不曾对道家文化作过专门的研究,也不曾树起"复兴道家"的旗帜,但道家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却是潜隐而又深刻的,他们对道家的价值观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接受与认同,这突出地表现在对本真的执着、对虚静的沉溺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俄汉鸟类喻词对比研究是俄语语言国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鸟类喻词产生的历史渊源,着重对一些鸟类喻词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符号互动论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将符号互动论运用到高校“原理”课教学中,是学生个体不断社会化的内在要求,是师生形成良好关系的主体要求,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师一生”互动、“生一生”互动和“师生~社会”互动。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中译本的周边文本来考察中国译者笔下所呈现出来的莫里哀形象,重点勾画莫里哀形象的三个侧面:悲剧人生、战斗性和为艺术牺牲的献身精神,同时在探究形象塑造背后的深层原因之后,我们发现莫里哀异国形象的建构是在历史文化语境和译者个性的合力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因素和制胜法宝。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的要求,本文就学习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数字时代的媒介互动与传统媒体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与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相对比,才具有意义;换言之,传统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崛起而被赋予某些其原本不具备的象征意义。同样地,新媒体也是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比中凸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既竞争排斥又相互依存。同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身处相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无疑面临某些共同的困惑和相似的选择;同时,作为相对比而存在的两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又面临着各有差异的受众,代表着不尽一致的利益诉求,因而必然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心理期待,在一些问题上又必须作出不同的选择。作为社会公共传播机器,新旧大众传播媒体除了相互印证而获得其存在的价值之外,随着人人皆媒体时代的到来,还与日益兴盛的自媒体传播构成竞争。这使数字时代的传播格局变得更为复杂微妙。如此,传统媒体便又多了一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娜 《学术探索》2011,(6):101-105
纵观中西方的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研究史,美狄亚犹如一位百变女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面孔:高高在上的神;淫荡、残忍、自私的恶魔;勇敢、坚强的女权主义者;反抗压迫、斗争到底的革命战士等。这些相差殊远的判断有误读,有正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这一形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二是千差万别的接受语境和接受视野的影响。也许回归历史、回归文本,抛开单纯的功利目的,从审美的角度来解读美狄亚才是正途。  相似文献   

18.
梁志平 《兰州学刊》2011,(12):115-123
文章考辨了上海居民传统饮用水源,认为以河水为主,辅以井水、雨水。由于上海地区水网结构受潮汐等因素的影响,易淤塞,居民通过乘潮而汲与明矾澄清来获得清洁的水源。开埠后,人口激增,城市化与工业快速发展。自晚清到建国初,上海地表水水质经历了重要支浜支河不堪饮用,到苏州河的黑臭,再到黄浦江黑臭,地表水完全不合直接饮用的过程,上海成为一个水质型缺水城市。面对源水水质的恶化,社会的应对是缓慢。改水与水质恶化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饮水改良并不是一个直线的"河水——井水——自来水"的变化过程,民国时期的改水活动已相当成熟,建国后初期的改水活动反而因大搞"运动"而流于形式,改水并没有达到设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两种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都不可缺少。从根本上说,它们是互补、互渗、互动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当代文化的主流趋势,也应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高科技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和发展,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集中体现了新人文精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大力推进高科技精神与新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中。很少跳出“社会”论社会管理,忽视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密切关系。雷锋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在政府职能转变、调动社会资源增进民生福祉、激发公众参与、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等方面雷锋精神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