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回族民间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至今,在回族民众中广为流传的一些民间故事都可以在阿拉伯故事集<凯里来与迪木奈>和<一千零一夜>里找到相同或类似的情节.本文试图通过对回族民间故事与阿拉伯故事的比较研究,揭示回族在中阿文化交流史上的桥梁作用,以及回族民众对阿拉伯故事的本土化、回族化的改造,不是一味地"重复"叙述阿拉伯故事,而是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思维表达方式为着眼点,逐步地使回族民间故事具备了本民族特有的民族特性和独立话语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民间故事宝库.  相似文献   

2.
民间故事的交流与交流的民间故事李增林,张鸿才本文对印度民间故事集《五卷书》、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藏族文学《说不完的故事》、蒙文版《说不完的故事》四部书中的若干典范作品做了比较研究,初步探讨四部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近现象。印度是个文明古...  相似文献   

3.
一千零一夜     
《快乐青春》2009,(7):92-92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一部变幻莫测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由历代阿拉伯民间说书艺人反复加工创作而成。它汇集了古代中东、中亚和其他地区诸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离奇古怪,优美动人,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相似文献   

4.
民间故事是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普遍存在着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有着极为久远的传统。多少世代以来,劳动人民之中从未曾间断地创造和流传着各种优美动听、令人神往的故事。无论是讲述故事的人,抑或是听故事的人,都是故事的创造者,也都从故事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受到道德的教育,得到精神的娱乐。民间故事里常常出现一些乍看起来荒诞不经的事物与形象、似乎与现实无缘的情节、或不能实现的事件,而这些事物、形象、情节、事件又往往受到劳动人民的喜爱,在劳动人民中间产生着看不见摸不着的潜移默化的美学作用。其原因何在呢?民间故事何以具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呢?几乎每个听过或读过一些民间故事的人都会发出类似的提问。  相似文献   

5.
赵纪彬 《殷都学刊》2013,34(1):54-57
《百喻经》自被译为汉文之后,由于具有极强的娱乐性,故为大众所喜爱,在中土甚至域外民间广为流传,对中土及域外尤其是一些东亚国家的民间故事产生一定的影响,并由此演化出诸多与之相类的故事类型。本文于此拟检选《百喻经》中的几则故事,阐释它们对中土民间故事,尤其是中土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及朝鲜民间故事的影响,以此勾勒该佛经的传播痕迹,加深对佛经传播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何绵山 《文史哲》2007,(5):100-111
闽台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表现的大量相同内容,说明了福建民间故事对台湾民间故事的巨大影响,展示了台湾民间故事对福建民间故事的传承,从中可清晰地看出台湾民间故事大都或从福建完整移植而来,或是福建流传故事的改编,或以福建有关人物为故事主人公,再与台湾历史事象、山川风物相结合而产生,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比较故事学角度看,变异学重在研究跨民族交流中文学文本在接受民族中的变异情况,这种变异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结合民间故事的生发史,笔者将从传播过程、语言媒介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分析和探寻民间故事在跨民族传播过程中的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民间故事与印、藏民间故事的关系赵永铣,巴图蒙古族民间故事受佛教影响极大,特别是16世纪以后,由于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那些通过佛教流入蒙古高原的印度、西藏地区的民间故事在僧俗群众中扎根扩散,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冲击波,使蒙古族民间故事呈现出一种新面...  相似文献   

9.
“六五”期间是宁夏同阿拉伯国家发展经济合作的繁荣鼎盛时期。文章着重对“六五”期间宁夏向阿拉伯国家开放的情况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对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及国际政治形势对宁夏对外开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对宁夏采取通过民间组织推动与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的新途径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与分析 ,并提出了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的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是指具有同质文化特性的聚居民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创造并代代传承的风俗或习惯。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变异性等特质。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的融汇枢纽,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多元文化局面。在此多元文化场域下,新疆民间故事的互文性特点尤为突出,集中体现在其民俗文化融摄了多元文化因子,从而使其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民俗形态。  相似文献   

11.
谈谈民间故事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故事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以前,中外许多民间文艺研究家们都对它进行过探讨。如西欧学者中有人把民间故事分为三类:动物故事、本格故事、笑话。这种分类缺乏民间故事的普遍意义,因为本格故事这种并列状态的作品在民间故事中并不多见。有人则按照人物来分类,他们只着眼于研究人物的性格,这种分类同样不能展现民间故事广阔的多方面、多导向的领域,甚至会割裂民间故事的多维空间。有些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把民间故事以事件为主体进行分类,以达到从民间故事识别原始民族的礼仪、风俗和信仰的目的。他们仅仅把  相似文献   

12.
民间故事类型的研究重在传承史的梳理和异文的解读,对故事类型传承的动因有所忽略。从“黄粱梦”故事入手,尝试引入“过渡礼仪模式”,阐释民间故事类型中隐含的生命转换过程即生命的社会性特质。对人类生命社会性特质的理解与传递,或许就是众多的民间故事类型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最新出版的乌尔都语民间故事集《鹦鹉故事·僵尸鬼故事》共有35个故事,其中"驴和麋鹿一起被捉了起来"故事的源头是印度《五卷书》中的"唱歌的驴子"故事。该故事后来进入佛经,即《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中的"驴鸣本生"。该故事流传的另一途径,即由印度故事集《鹦鹉故事七十则》而译成的波斯语本《鹦鹉的故事》中的"一同被关入监牢的麋鹿和驴",维吾尔语本《鹦鹉的故事》中"一头驴因为吟诗陷入霉运"、哈萨克语本《鹦鹉传奇》中的"公牛和驴的故事"、土耳其语本《鹦鹉的故事》中的"在不合时宜的时候鸣叫的驴的故事"等,表明了该故事在古代亚洲多个地区的流传。此外,流传至今的印度民间故事"爱唱歌的驴"以及阿拉伯民间故事"本性难改的驴子",也是该故事的异本。本文主要讨论该故事的源流以及它在古代亚洲多个地区的传播情形,追溯民间故事在多语言、多民族、不同时空中的演变,比较该故事不同版本之间的结构、意义差异及其宗教涵义,以揭示其在多元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十三——十五世纪期间,波斯、阿拉伯等中亚地区的学者,出于了解蒙古族的目的,曾用阿拉伯文转写过当时的蒙古语,流传到今天的写本主要是一些不同类型的词典。对这些阿拉伯文蒙古语文献国内外语言学家如鲍培、李盖提、布和等学者作过研究并出版了一些材料或发表了有关论文。  相似文献   

15.
印度古代佛教故事在丝绸之路流传甚广,本文以印度民间"三条鱼的故事"为例,考察该故事在巴利文佛教《本生经》、史诗《摩诃婆罗多》、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益世嘉言集》和《故事海》、粟特语故事文本、阿拉伯语《凯里来与迪木奈》、波斯语《玛斯纳维》和泰语《娘丹德莱的故事》等多元与多语种文字文本中的流变,以及该故事的图像传播时空,为我们理解印度文学的丰富性以及印度文学与宗教对外传播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证事例。  相似文献   

16.
论民间故事的著作权法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问故事作为在中华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承载民族精神价值的作品,将其纳入著作权法的范畴能使其获得良好的保护.用著作权法来保护民间故事首先须明确权利主体,即系统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人、表演民间故事的人和对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的人可以成为主体,应排除国家、传承人等作为主体的资格.同时还须确定其权利客体,由于民间故事确有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和生命力,因此并非所有包含民间故事的作品都属于该客体,只有符合民间故事内涵和形式的作品才能作为客体独立地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一、吸吮中东的石油养肥自己美英法帝国主义对阿拉伯东方的侵略和阿拉伯人民反侵略斗爭是长朋进行着的。阿拉伯东方所包括的領土达六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約五千万;它包括位于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部的一些国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黎巴嫩、伊拉克、約旦、沙特阿拉伯、也門、阿曼以及阿拉伯半島上的一些小国。它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都是受土耳其阿斯曼帝国的統治;在第一次大战期間,这些国家的劳动人民和爱国志士都紛紛起来,展开爭取民族独立的斗爭。同时,在这个地区的英法軍队对德国的同盟国土耳其的軍队作战也不得手,这时英法帝国主义者就利用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起义来  相似文献   

18.
在1959年春中文系四年级同学曾参加了中共吉林省委宣傅部领导的民间文学工作队,到吉林省的通化地区采集民歌、民谣和民间故事。归校后,经过加工,整理成几十篇民间故事,编成“吉林故事选”。这些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有着鲜明的地方色彩。这里发表的张哲等同学的文章,就是对这些民间故事作初步的介绍的。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哲学产生于阿拉伯世界,但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哲学史系统地研究起步较晚,致使本世纪初有些在西方世界颇享盛誉的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如法拉比(Al-Fārābi,870—950)、伊本·西拿(Ibn-Sinā,980—1037,西方称阿维森纳)、伊本·鲁西德(Ibn-Rushd,1126—1198,西方称阿威罗伊)等人,在阿拉伯世界却鲜为人知。阿拉伯世界的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阿拉伯哲学史研究。正式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至今已60余年。由于阿拉伯哲学史家所研究的是产生于本土的哲学思想,占有语言、图书资料、环境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因此尽管起步较晚,他们的研究已表现出远非西方学者所能超越的明显优势,但是这方面的情况国内学术界还无人作系统的介绍。笔者愿提供一个粗略的线索,以供研究者参考,并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20.
卡尔维诺编撰的《意大利童话》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民间故事的口头表述的痕迹。而他的小说在创作方式上与民间故事有着深切的亲缘关系。他的小说植根于古典作品,并且在叙述上深得民间故事的神韵,内中大多有一个"讲故事的人"。他是讲故事的高手,既讲了很多想象奇崛的故事,又在小说以象征的方式探讨了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写小说的人、看小说的人的关系;写作与阅读接受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