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制度与规则为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及其规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制度与规则既通过对人的外在行为方式的规制实现理想德性的内化,又通过规范和限制保障理想德性的外化。因此,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要求具体化、层次化、规范化,并以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底线规范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加快制度建设道德化和道德建设制度化进程,充分发挥制度与规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之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主导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本质上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研究多样性的根本目的在于以内容的多样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实现,而以内容多样性促进主导性实现的途径主要是坚持主导性内容、夯实拓展性内容、丰富借鉴性内容、重视批判性内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围绕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何认识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等问题进行探讨,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呼唤 ,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多样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也是素质教育的方向保证 ,因此 ,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载体创新的可能。新时期对高校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能力要求,以及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及交流平台的现代化,促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一种更为个性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以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顺应时代之需。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背景改变的同时,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革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表现在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手段的非强制性、方法的多样性、接受的无意识性以及效果的持久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角度来看,都有其实施的必要性。其最终实现还需运用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只有将显性和隐性教育合理结合,才能实现高效高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建构的价值由“原则”的价值、学科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所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已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分类的方式不同 ,建构的体系模型也不同 ,其中三层次结构体系最为基本。目前已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共有数十条之多 ,足见原则的多样性 ,与方法的多样性一样应值得肯定。但与方法同样的是 ,原则也要不断更新 ,过时的原则也应该淘汰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单纯依靠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展现实效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成功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多样性、隐蔽性、灵活性,与显性载体相比,更适合高校教育实践活动。完善的教育体系能够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呈现出社会多样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在多样化社会条件下如何坚持主导性”的问题,也面临“如何主导多样性”和“如何在主导性指导下发展多样性”的新课题。上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石书臣博士的专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版),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该书是国内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一部力作。第一,该书认为,坚持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思想理论战线曾一度出现一种淡化甚至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建构的价值由“原则”的价值、学科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所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已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分类的方式不同,建构的体系模型也不同,其中三层次结构体系最为基本。目前已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共有数十条之多,足见原则的多样性,与方法的多样性一样应值得肯定。但与方法同样的是,原则也要不断更新,过时的原则也应该淘汰。  相似文献   

11.
汉代教化的源起及其德育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化是德育的职能,德育的教化职能源起于汉代.为巩固统治,汉代的儒学之士认识到教化的治国地位,说服了汉王朝的统治者设立太学、地方官学,招收学生进行教化,并且把教化作为德育的一个根本的职能.教化超出了先秦道德教育的界限,德育从此被赋予了政治的内涵,与巩固稳定的政治联系起来,进入了政治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调查显示 ,民族院校学生具有健康、稳定的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职业观。但是 ,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健康因素仍然存在。我们要从民族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出发 ,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充实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和强化实践环节等方面下功夫 ,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化是与道德教育、教养紧密相关的概念,突出的是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感化。中国自西周起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但那时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朴素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荀子提出了教化的概念,到了西汉时期教化付诸社会政治生活实践,获得了教化的完整含义。教化是一个政治概念,是出于政治目的提出使用的概念;是德治概念,是德治的同意语,治理国家要靠或者主要靠道德教育和统治者的以身作则来实现;是社会化概念,教化是社会化的手段,是面向社会的全体成员的,是社会系统进行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传统道德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影响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道德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文化资源。由于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道德与法律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所以它对新时期高校法制教育产生深远而现实的影响。新时期法制教育既要继承传统道德精华 ,又要克服传统道德对法制教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主要问题是理论与现实相脱离,其中主要有社会现实、学生实际和教师的实际.解决的方法是高校"两课"的改革,包括教育理论、教育重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改革和教育者的再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知行差异是青年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难点,其产生与道德形成过程、社会道德状况、道德教育水平密切相关。矫正青年学生道德知行差异,需要建立道德教育的隐形教育机制以改进道德教育方法,建立社会教育机制以形成道德教育合力,建立网络教育机制以拓展道德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形势,在重新确定了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关系后,我们发现加强审美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直接要求;也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观念,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真正把审美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变革要求道德教育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的改革带来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自然会引起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道德变化.道德教育如何适应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成为时代的新课题.分析了传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左”的思想的影响,即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道德教育脱离实际等问题,并比较了传统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时代迅速到来的网络道德要求之差异,以及所表现出的滞后和不和谐,指出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社会现实和网络技术的挑战,在突出道德主体性本质的同时,积极改进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围绕这个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从观念、内容、方法、形式、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提出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德育创新原则:即寓教于网,潜移默化的教育原则;强化网络意识,健全主体人格的原则;突出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内在需要的原则;树立服务意识,追求教育效果的原则。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德育工作机制,达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