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2009年6月27日下午,在传统羌族妇女节--瓦尔俄足节的最后一天,四川茂县举行了首届羌族"瓦尔俄足"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陕西、贵州、四川以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地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羌族"非遗"传承人共聚一堂,共谋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羌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节中蕴含着宝贵的羌族传统音乐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瓦尔俄足"节庆活动的音乐表演环境及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目前"瓦尔俄足"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发源地文化生态环境遭遇破坏,代际传承出现濒危,节庆音乐覆盖面和影响力薄弱及其音乐文化对当地的旅游、经贸的促进功能与其对羌族传统文化和羌语的促进功能不对等的问题。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文化保护及民族文化产业、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驱动下,民族传统节庆被视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平台以及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载体.本文以羌族"瓦尔俄足节"为例,探讨依托传统节庆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平台时传统节庆应具备的文化特征要素及产业结合度条件.  相似文献   

4.
“释比”是羌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羌族人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精神领袖的角色,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在对羌族“释比”的来历和社会角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释比”的传承过程,并首次对其谱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布的所有项目."汶川大地震"给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传人、文物、精神、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同时在客观上引起了全国、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震后各级政府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其保护措施的应急性特征较为明显,这种"发展性保护"模式是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理想模式,数年后包括羌笛在内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仍令人担忧。本文采取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阿坝州茂县羌笛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走访调查,并根据样本基础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其有效传承与发展的瓶颈所在,最后从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路径角度提出相应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羌族碉房和碉楼建筑及其建筑技术是羌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村寨碉房和碉楼建筑受损情况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总结出羌族传统建筑的一系列抗震技术.提出在羌族村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应重视羌族传统碉房建筑抗震技术的传承和推广,促进羌寨的恢复重建和羌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羌族地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也促进了社会各界对羌族文化的关注。近年来又逢国家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因此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以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为时间节点,对十年间围绕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所开展的各类学术活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所采取的各项政策与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进一步分析问题并提出意见与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力争为下阶段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近3年,阿坝州是"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区,也是我国羌族人口聚居的核心区,国家在灾后重建中抢救与保护羌族地区民族文化,专门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本文紧抓文化部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契机,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为研究核心,对阿坝羌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文化类型与藏回 汉族和谐共生的项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推动后灾后时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羌族医药文化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世代相承下来的与民族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传统医药文化宝贵财富。羌族医药是羌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医药文化不仅创造和丰富了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同时在羌民族种族延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传承、弘扬羌族医药非物质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满族“颁金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满族颁金节的起源、发展、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探讨。颁金节虽是一个现代命名节日,但它根源于深层的历史文化因素和民族集体无意识,并且在动态发展中演变为民间性、自发性的节庆,承载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了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可行性。此外,探讨了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起,国务院明令每年清明节全国放假一天.清明节为什么要放假?清明节是什么节日?它是怎么来的?怎么过清明节?有何意义?作者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或有助焉.  相似文献   

13.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章分析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特点,指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总结凉山彝族火把节文化空间的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路径,认为应在整体性保护的框架下从空间上保护其荞麦生产系统、火把场与社区的关系,从时间上保护火把节活动的完整序列,从价值观上保护火把节的火崇拜和祖先崇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均存在分歧,而合理界定其内涵和范围,对于中国将来制定相关立法具有积极意义。以国际公约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被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等具有社会进步性的活态文化遗产。其范围包括:(1)民间文学艺术;(2)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3)文化空间;(4)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力求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判定准则,势必遭遇纷纭复杂、形态各异的个案困惑。在此情势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价值理论不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判定准则可资依循的圭臬。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己经消逝的往昔,然而流播至今并真正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历史文化遗存,无一不寄寓着人类憧憬美好、向往未来的希望,折射辉映着人类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伟大理想,因而无一例外地包含着人类依照永恒"内在理想尺度"设计的超越时空面向未来的诗性建构——此乃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判定准则及其内在价值探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花朝节在苏州历史悠久,苏州花朝节在时间、场所、习俗等方面的"规范"约在唐宋年间基本定型,并逐渐成熟于明清时期,这些细节设置都受到苏州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苏州地区特有的花文化在自然以及人文的背景下亦为花朝节作为一种民间仪式提供了可考的范式参照。由此,苏州花朝节文化体系的重建可以从5个方面给予考虑:重建花神庙,保护地方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花朝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节俗活动,为古城旅游业增添新意;打造育花基地,研制花茶等系列花产品;鼓励花俗研究,弘扬生态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春节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承载着三种核心价值:感恩、迎新、大团圆。春节作为一种民俗,是生活美的高潮,不仅是物质生活美的高潮,而且是精神美的高潮,融汇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今更好地建设富有时代精神的节日文化,能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人本寓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长期存在于民间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实践活动的公共产物。从非物质文化到通过社会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最经济、可持续的方式来延续共同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根据文化的人本寓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并不直接体现于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属性上,而是体现在与日常生活以及外在客观力量的关联互动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赖于国家在场提供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而国家也必须迎合文化符号的运作规律,特别是日常生活作为文化传承发展场域的必要存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主体间的自觉确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连续性和创造力,从而也能克服国家在场的客观性缺陷以及文化主体可能缺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马知遥 《东方论坛》2020,(2):148-156
随着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也由传统的口传心授向多元化发展。尽管随着时代的转变,传承人的主体地位依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但促进传承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直是非遗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积极营造非遗的文化生态环境,探求非遗文化认同和活态性保护模式,增加传承人身份认同和传承的自为意识无疑是提高非遗存续力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社会文化环境下非遗传承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和基于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本文构建了非遗微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判断矩阵及各项指标的相对权重,对最终筛选出的34个非遗微博进行测评,结果表明:非遗微博的线上行为源于线下的非遗活动,具有典型的线下引导线上行为特征;非遗微博的传播主要是一种参与非遗活动的小众化的集体传播。据此,提升非遗微博传播效果应拓展非遗微博的传播渠道,推进非遗网络传播的媒介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实现其跨阶层、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协同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