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与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 ,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间权利、利益和责任的相互制衡 ,即通过对恰当契约安排的选择来实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应。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实质上要解决的是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而解决中国企业的代理问题 ,即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结构选择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规范的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司融资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逻辑联系。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与法律制度的不同 ,各国的公司治理系统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并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模式 ,因此 ,从融资的角度对治理模式进行分类也最能反映其差异本质。市场基础型治理模式和银行主导型治理模式在解决公司控制权、代理人约束和激励方面尽管各有差异 ,但不能笼统地判定其中一种模式优于另一种。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必须从自身初始状态与约束条件出发 ,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模式 ,并对其予以相应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关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体系、文化和制度规范的安排。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环境尚不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股权结构不合理,经理人激励与约束“双重软化”等公司治理问题的存在。完善公司治理的措施有: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本身的属性和产权特征决定了其不可抵押性,不具有承担风险责任能力,因而不应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必须在强化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职能的基础上,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发挥高效率,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现代银行公司的经营特点使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凸现了出来,分析发现由于这一原因,公司治理契约双方在专用性人力资本出现并内生于银行公司治理契约的设计时都会不满足于事前的公司治理安排,双方均希望事后对治理契约进行再谈判。因此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将是一种保持着一定灵活性的相机性治理安排,其中也包括银行公司控制权的相机转移。  相似文献   

6.
国美之争看似大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控制权之争,实质上是传统家族式治理与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两种制度之间的博弈。所以,在民营企业中,那些看似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公司治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形似而神不至,根本不能体现公司的全部权力关系,故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民营企业在提升自身实力、活力、竞争力时,面临公司治理上的严峻挑战。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各利益主体在公司内部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的博弈过程,这一过程不仅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规则,同时还需要相关法律规则的不断修改与完善,以满足发展和变化着的公司实践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从近代早期企业的内部治理来看,轮船招商局实质上是一种"官权"与"股权"的合伙治理,轮船招商局的官款存局、官利制度是企业治理中的一系列"合约"安排,其剩余索取权由股东及其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共同分享,剩余控制权则由督办及主管大官僚李鸿章掌握,他们同清政府一起享有剩余索取权.轮船招商局的管理人员既是股东又是官员这种双重身份本身就体现了"官权"与"股权"合伙治理的特征.轮船招商局中的生产要素构成、利润分配、权利分享以及人事安排都体现了这一治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机制不仅在于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而且还应当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有权以债权人的身份参与到公司内部治理中.无论是从利益相关者、现代产权、公司财务理论,还是法学的视角,都为银行参与公司内部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需要以<公司法>为保障,从调整手段、参与治理的方式和层级、强化银行监事监督权等方面来安排设计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是为了保证企业科学决策而进行的制度安排与设计,这种制度安排与设计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和机制的有机结合。内部控制作为这种制度安排与设计的重要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程序。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于敏 《理论界》2002,(6):35-36
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委托代理而产生的公司股东(投资者)、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控制权配置、监督权落实及利益分配的制衡机制。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更广泛的委托代理而产生的公司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分配与协调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既包括公司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外部市场监管行为,其本质是公司与其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种合约关系。这里的相关利益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高级管理人员、企业职工、政府、顾客、供应商及社会公众等。  相似文献   

11.
从比较公司治理结构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作有效的整合 ,以揭示公司治理结构制度优势的渊源和发展趋向。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以个人和机构为主导 ,以财务资本最大化为目标的 ,可称为市场主导型治理结构。日本的企业结构是私人和公共所有权的混合 ,其治理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本最大化。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表现为银行参股和职工参与管理 ,其治理目标是人力资本最大化。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称为网络主导型治理结构。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困境的关键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严重不对称。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有效市场的建设 ,建立多元混合产权结构等  相似文献   

12.
控制权市场微观结构视角的公司治理理论作为对传统企业理论研究的深化,借助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工具对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进行了拓展,针对公司控制权市场交易、配置和调整的过程细节,准确描述了股份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情形下股东内部控制、要约收购、接管竞标等不同控制和治理机制的实际运作,对信息不完全和存在交易成本条件下的控制权市场交易展开分析,从控制权市场微观结构视角阐明了股东对管理者实施有效控制的机制、策略和条件。股权控制权市场的行为金融问题、股权控制权市场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和股权控制权市场中的法律保护与管制政策设计问题将是未来该领域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对传统的公司治理制度提出了挑战,人力资本的产权性、专属性、高效性决定了其所有者成为公司治理主体的正当性。但这一正当性在得到理论界认可的同时因未得到法律的全面确认和保障而无法发挥作用。拟从公司法、劳动法等角度论述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公司治理主体的法律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通常是主体单一,产权高度集中的,产权的流动性较差.这些特点切断了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使企业难以确立科学有效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也使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职业经理)的能力和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并有可能产生内耗损失.因此,民营企业应当通过产权治理,理清企业内部产权关系,确立人力资本产权,使职业经理拥有股权,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激励职业经理绩效,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股东持股模式的不同造成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利用2003-2010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治理效率、市场价值和股利分配等角度对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当控股股东的所有权较低而控制权较高时,公司治理的效率下降,表现为公司业绩变差时不能及时更换不称职高管,并减弱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由于与其他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严重,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公司的市场价值较低。最后,鉴于控股股东在公司的剩余收益较小,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公司倾向于发放更少的股利。  相似文献   

16.
企业参与者生产要素禀赋及相应的生产要素特性决定了企业参与者的相互博弈将形成如下的产权安排:经营管理者拥有企业总体资产统一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获得企业拟所有权;股东拥有共同资产所有权、相应的企业总体资产统一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债权人相对独立地拥有自身提供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及其相对固定的收益权;工人相对独立地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主要控制权及其相对固定的工资收益权。这种产权形成与安排使得企业参与者之间内部原始的合作生产性契约关系嬗变为外部的交易分配式契约关系,经营管理者和股东成为企业内部人,代表企业作为企业中心签约人,与企业其他参与者签定交易合同以确定分配等权益关系,此时,企业其他参与者,特别是债权人和工人实际上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企业外部人。因此,在企业性质三重关系中,产权安排决定生产匣子和契约组织。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显著的股份化色彩。本文在简要描述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一些基本事实之后,回顾了关于农民合作社的治理理论,提出了一个关于合作社剩余控制权的研究框架,指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结构,进而分别分析了能力、关系对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及国际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基于效率原则的关于企业组织内部各要素贡献者之间责任、权利、风险、与利益相匹配的制度安排 ,其模式主要有英美模式、大陆模式和家族模式。各种模式各有利弊。近年来 ,公司治理结构出现了趋同的势头 ,国际上对公司治理的原则形成了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产权与现代公司治理的互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人力资本产权的配置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动态性是公司治理的本质特性,本文明确提出了动态治理的合理内涵;并认为人力资本产权优化与公司的动态治理之间存在互动性关系现代公司动态治理过程是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与非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博弈过程,本质上促进了人力资本产权优化过程;人力资本产权优化有利于实现有效的公司动态治理。这层内在逻辑关系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公司控制权的演进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控制权是公司内部相关利益主体享有的对公司运营的决策权和支配权,这种决策权与支配权的安排既可以由公司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也可以由公司章程和投资者之间契约这种自治性合约来约定。企业的控制权随着企业形态演变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对公司经营与决策等有主导之权力是公司控制权的本质。公司控制权是通过一系列的公司控制行为来体现的。公司控制权来源于所有权,所有权是公司控制权的基础,公司控制权既不能脱离资本所有权,也不能脱离由以资本所有权为根基而生成的公司所有权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