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程振兴 《天府新论》2008,2(1):154-158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诗人穆旦已经被充分经典化了.王佐良的评介文章<一个中国诗人>,是穆旦研究的经典之作;穆旦的诗作<饥饿的中国>,标志着穆旦创作走向世界.从<一个中国诗人>到<饥饿的中国>,穆旦提供了一种"世界诗歌","可译性"是这种"世界诗歌"的重要特点.穆旦的"世界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意义重大,但也由此带来了穆旦诗歌中备受争议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2.
穆旦诗歌文本的晦涩标志着现代派含蓄追求发展的极致,他创造的意象不仅新颖而且自成体系,其诗在具有哲理性的同时又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性.穆旦对诗歌形式的选择或他诗歌艺术形式的特色与他诗歌的内容密切相关.诗歌内容的思辩性是穆旦诗歌的晦涩难懂的根本原因;他诗中大量的意象是他灵魂的追逐、艰难与痛苦的显现;也正因为穆旦反复倾诉着自己无法排遣的痛苦,其诗才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3.
在穆旦诗歌中,“时间”既是一个核心意象,又是一个贯穿性的主题.穆旦诗歌对“二十世纪”、“八小时”等现代时间概念的书写,揭示了人在“现代”的困境和无奈,洞穿了“现代时间”中的生存黑洞;穆旦诗歌对“季节”的现代性透视,彰显了现代生命个体崭新的时间体验,并因而拓展了“季节”书写的审美维度和现代内涵.在对时间经验的多层面书写中,穆旦诗歌展示了“时间之流”中不断挣扎的现代自我,企图抵达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  相似文献   

4.
"象征",在以穆旦为代表的九叶派诗人那里,被赋予了超越诗歌修辞学层面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手法,更有着和"生命"、"存在"同等的意义."神"和类"神"意象、"肉体"、"野善"是其诗歌意象系统中最富代表性的象征性意象.从诗歌基本层面的"意象"入手,勾勒穆旦诗歌的象征性意象结构系统,并探知其诗歌的内在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穆旦是一位晚出而重要的现代诗人。穆旦的晚出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时间节点:一是在中国现代新诗的代际序列中,出场较晚;二是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较晚;穆旦的写作具有独断的性质,诗歌展开的前景更符合新诗发展的艺术逻辑。但穆旦对后来者的创作缺乏深刻的介入性影响,“诗歌艺术精神”似乎具有某种孤立的性质,在后来者的写作中,很难找到比较清晰的对应和传承线索。《春》,或许可以从一个视角带动对穆旦诗歌相关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穆旦晚年的诗歌写于一个特殊的年代,这是在非正常的岁月中写出的非凡的诗篇.它们显示了穆旦诗歌创作的发展和变化.如果说穆旦早期的风格可用深沉雄健来概括,那么,穆旦晚年的诗歌则有着另一种美学追求,这主要表现为感伤美、谐趣美、坚韧美.  相似文献   

7.
穆旦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中充满着对自我和社会的拷问。人的内心困境和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希望是他诗歌的主体。他那"丰富而又丰富的痛苦"是九叶诗人共同的人生体验和时代感知。穆旦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凝炼出一个现代的"自我"意象。文章将通过穆旦诗歌中最富代表性的"自我"意象进行综合性解读,通过结合穆旦的人生经历,分析"自我"意象的形成及内涵,以此更好理解穆旦诗歌中的真正意义,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文化的影响下,穆旦形成了强烈的个体性生命意识。以个体性原则为基础,穆旦对抗日战争的认同,变成了个人对外在的社会历史事件的同化。抗日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新旧冲突和变化,因此内化成了穆旦精神世界中的自我分裂和冲突。这种自我分裂的体验,在艾略特的影响下,发展成了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穆旦对抗日战争的独特的认同方式,不仅影响了他抗战初期的诗歌创作,而且对他后来的精神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反讽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世界观。不同层面的反讽给穆旦诗歌语言带来了不同的形态:修辞反讽形成了所言非所指的语言形态;浪漫反讽形成了含混多义的语言形态;新批评反讽与后现代反讽则形成了穆旦诗歌语言知性特色。穆旦对反讽这种现代诗歌语言形式的借鉴与创造,从创作而言,生发出诗歌内部的矛盾张力,丰富了诗歌的外在语言形式;从哲学层面来说,使中国新诗在现代性的构置上与西方最前卫的现代派诗歌形成了对接。  相似文献   

10.
穆旦作为九叶诗群中的领军人物,其诗歌发展历程在中国现代诗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典型意义。论者往往以“旗”来指喻穆旦,也正是从这种意义出发,和所有生活在苦难深重的本世纪的中国诗人一样,穆旦的诗歌发展过程中,除了不断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内在的矛盾和裂变也清晰可见。本文旨在考察穆旦诗歌中“诗与现实”的矛盾,就现代诗人在复杂残酷的社会现实中的艰难处境以及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进行一些不成熟的探讨。一有论者认为穆旦的诗艺探索历程经过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①,这种说法有它的依据和道理,但概…  相似文献   

11.
与其说穆旦"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毋宁说是非古典中国的:非"牧歌的情绪"加"自然风景"的,非单线因果和起承转合的,非和谐统一的。穆旦是一个背靠中国抒情传统、自觉面对矛盾、分裂的现代经验的中国诗人,从40年代开始就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非个人化原则和崇尚智力的风尚有深刻反思,提出了让感情渗透智力的"新的抒情"的诗歌主张。他始终坚持的"新的抒情"的创作实践,既弥补了诗歌与现实的裂痕,也避免了诗歌单向成为智力活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与译者身份重合这一特征使得自译成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本文试通过分析穆旦诗歌自译作品,探讨自译现象对普通译者的借鉴作用。将穆旦诗歌自译作品与其他个别译者的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后发现,穆旦自译的诗歌较原文虽然也有改动之处,但基本较为忠实,有时其他译者的译文比穆旦的翻译还要自由。从穆旦的自译作品可以获得的启示是:第一,翻译与创作并非对立;第二,文学翻译必须传递原作的精神内涵;第三,分析研究自译作品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原文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诗歌思维、诗歌审美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穆旦在现代主义诗歌 的探险之路上所作的探险努力与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战争受难、成长受难与追问生命是抗战时期穆旦诗歌的三大基本主题,这些主题充分体现了诗人创作之于文学史的现代价值与民族意义,也包含着诗人对汉语诗歌传统的创造性推动,是对中国现代诗歌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继业 《云梦学刊》2002,23(1):61-63
新时期以来的穆旦研究的回顾和评价。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基本情况和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方法。其中对穆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穆旦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穆旦诗歌与哲学等结合材料作出了一些综合的归纳和辨析  相似文献   

16.
穆旦的不断奋进、不断求索而又蒙受数不尽的折磨与屈辱的一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诗歌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命运的一个典型的个案。穆旦身上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诗人对现代性的追求,对于穆旦的研究者来说,就是要找出穆旦给中国新诗提供了哪些新的写法,他诗歌中的持久的艺术魅力又表现在哪里,这样,就可以把穆旦研究与中国新诗的诗性空间的开拓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确立穆旦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穆旦是说不尽的,他诗歌的丰富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痛苦,值得我们永远沉思与品味。  相似文献   

17.
胡茗茗诗歌来自于丰富的现代经验,她频繁调用了物质分类学、数字计算术和经验地理学等来编织诗意空间,描画情感天地,完成自我与世界、自然与人生之间的交往和对接.不止于此,诗人还能站在存在主义的哲学高度,来审视世界与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刘华 《晋阳学刊》2007,(3):117-121
穆旦对现代诗歌最重要的革新在于凸显了过去新诗中所忽视或未曾处理好的"知性".在将"思"成功楔入"诗"的过程中,意象的运用起了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穆旦的诗歌中,除了那些贯穿在每首诗内诗情流转与诗思运行之中的单元意象外,值得重视的便是关联并统摄着全诗主旨乃至整个诗作母题的主题意象.这些主题意象主要是在现实、生命和玄学这三个主题层面上呈现的.深入考察主题意象在不同主题层面的表现形态和呈现方式,具体探究意象设置与意义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许能够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把握穆旦诗歌建立在主体原创基础上的艺术个性和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叙事中融入大量的诗歌是唐代小说诗意美最直观、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小说中融入诗歌,一方面使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诗的体式,有了诗的体式之美,另一方面又使小说叙事抒情化、内在特质诗意化,从而造就了唐代小说独具时代特色的抒情特性并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戏剧主义是穆旦诗歌形式的主要特色之一。它在诗人的早期诗歌中初现端倪 ,而在诗人的 2 0世纪 40年代诗歌中表现最为鲜明。一方面 ,诗人在 2 0世纪 40年代综合运用戏剧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创作了新诗史上杰出的“拟诗剧”。另一方面 ,诗人的大量诗歌表现了戏剧性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