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140篇来自《金融时报》的英汉语篇所建经济类平行语料库,以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Sinica和杨百翰大学BNC语料库作为参考,对比分析平行语料中连接词的翻译处理情况,运用Paraconc1语言软件,对英译汉前后高频连接词差异化问题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高频连接词翻译省略和主动插入两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翻译汉语语篇中,与"增补、选择、时间"类别的连接词相比较,"转折、因果、假设"类别的连接词的显性标注趋势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and”是一个应用广泛而又灵活的连词,它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并列、对称、承递、转折、目的等多种关系;汉语里,也有一个跟“and”一样应用广泛而灵活,且在许多情况下用法与“and”相似,甚至可以对译的连词“而”。当然英语的“and”和汉语的“而”,还有各自不同的用法。本文主要就它们在语义上的异同,进行比较说明,并对其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能够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尤金·奥尼尔剧本Recklessness的三个机器译本和一个人工译本为语料,从人机翻译及三种机器翻译之间两个层面展开对比。对词汇短语、句子、语篇层次的异同进行定量分析,从翻译的准确性、译文与原文语言风格和文体特征的一致性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分析三种软件在文学翻译中的差别及各自特点,为文学文本选择机器翻译提供参考,为机器翻译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比较分析机器翻译和翻译记忆的不同现状及其背后所隐藏的认知原理入手,指出CAT软件是人类在解决语义问题之前,利用计算机对语言转换之间的形式特征进行描写计算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其中,尽管机器翻译和翻译记对语义障碍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前者试图直接针对当前翻译本身进行分析处理,后者则借助过去积累的翻译经验对语言转换进行形式计算,但从认知策略上它们都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认知经济倾向。所以我们在设计CAT软件时,应当创新途径,同时容纳机器翻译和翻译记忆,让二者能够优势互补、配合使用,从而取得更好的翻译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母语迁移理论与英汉连接词对比分析,主要探讨了在母语的影响下,二语学习者在其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的连接词误用现象。通过对学生作文中错误的摘录、分析,分别详述了在母语阻碍性和介入性干扰下的连词误用情况:阻碍性干扰下的连词缺少、介入性结构干扰下的对汉语连接词搭配结构的套用和介入性语义干扰下的对汉语连接词语义关系或功能的套用。最后,基于以上连接词误用现象,提出了两条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金瓶梅》的“好生”的用法特点,共有语料41条。用作“很”讲的语料6条,主要修饰形容词性短语;用作“好好儿”讲的语料35条,只修饰动词性短语。此外指出“好生”与别的副词共现情况,语义指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信源信道思想及其在蒙古语与汉语统计机器翻译中的应用,阐述了统计的方法是语言信息处理及机器翻译领域的研究问题,蒙古语与汉语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的实验系统,在蒙古语语料预处理和蒙古语与汉语的翻译模型的建立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尚无以电子商务文本为对象的双语语料库,国内对电子商务翻译的研究也寥寥无几。从构建工具、语料库构成及语料来源、语料标注、语料检索等方面,探讨电子商务双语语料库的研制模式,及其在电子商务翻译质量评估、人工辅助机器翻译等方面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基于实证语料的电子商务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语料库比对研究,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限时议论文写作中的因果连接词使用情况和特点,并与LOCNESS语料库中母语学生的因果连接词使用情况作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因果连接词不仅使用种类很少,而且密度较小;在三类因果连接词中,学生对介词短语连接词的掌握最为薄弱;因果连接词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结合英汉对等翻译语料分析英汉语中“走”类动词的词化模式和词化程度,发现英汉“走”类动词词化模式都为“走 方式/原因”,英语“走”类动词数量较多,包容的语义丰富,词化程度高,一些表示特殊步态的语义,英语用综合式表达,汉语没有相应的词,用分析式表达。“走”类动词的基本范畴:“walk”和“走”,使用频率都很高,汉语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国外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器翻译已广泛应用于语言服务行业,国外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实证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基于“翻译研究文献目录”和“机器翻译档案馆”两大数据库,通过全面剖析译后编辑过程及产品评估、译后编辑效率影响因素、译后编辑工具与译后编辑者及人才培养四大研究热点,分析其研究进展与研究方法,阐述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的启示,为国内相关研究以及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学科建设提供新视角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机器翻译近年来受到国内译学界的普遍关注。以CNKI收录的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以量化统计结合质性分析的方法,对60年来国内译学界探索机器翻译研究的历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1)机器翻译研究总体态势呈四个阶段:1950s的萌芽期,1960s-1970s的停滞期,1980s-1990s的缓慢发展期和2000年以后的快速发展期;(2)研究主题主要含语义研究,人机翻译质量对比分析和翻译人才培养等;(3)研究学者之间、学科之间合作亟待加强。该研究为梳理我国译学界探索机器翻译研究的历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套路”的传统用法及其网络影响下的新用法进行分析,发现网络热词“套路”发生了语义和用法上的变化:语义上增加消极的新词义;用法上不仅可以做名词,还可以做动词。进一步对该词在目的语中的对应词进行分析发现,网络热词“套路”的翻译仍存在许多问题,翻译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词语的搭配及其营造的语义氛围,指出翻译除了语义匹配外,还要考虑其搭配行为和语义韵。  相似文献   

14.
目前,翻译的共性研究已进入大讨论时期。然而,学者对翻译共性之一显化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笔译层面,口译中的显化现象鲜有人涉及。通过对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中190个口译语料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测试环境下测试者在口译过程中显化现象使用明显,测试者在使用引起显化现象的人称代词主语和逻辑关系连接词时呈现出单一性。  相似文献   

15.
格语法在英汉机器翻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机器翻译的历史。针对机器翻译译文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提出了一种基于格语法的内涵表分析法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内涵表的形式表达方式,以及英汉机器翻译系统中语句处理过程:句子切分、格框架的建立与语句嵌入、简单句的翻译、简单句组合。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格语法理论以语义为主,语义与句法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实例语句的处理,表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在机器翻译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视角,以田野调查所获第一手自然语料为基础,描写分析鄂伦春语的并列结构及其类型特征。鄂伦春语并列结构的连接类型丰富,无连接词标记为主要连接手段,虽然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词数量较少,但是对三种并列语义类型的选择和表现各有特点。伴随性连接和总结性连接是鄂伦春语的两种并列连接策略,其伴随标记有向名词性并列标记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各大词典对“而且”的释义着手,发现各大词典对其的释义存在分歧。通过对“而且”的义项、表示的语义关系、语义预设、连接模式以及连接的成分类型进行分析,发现“而且”不但可以表示递进关系,还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先后关系、同时关系;不但其连接的前项可以为多项,其后项也可以为多项;不但可以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还可以连接语段。  相似文献   

18.
“于是”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连词之一,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语义功能。目前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关于“于是”性质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于是”是顺承类关联成分,另一种认为“于是”是因果类关联成分。从实际语料出发,将现代汉语语篇中“于是”的用例分为三类,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于是”的语义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不同用法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文本移植。以K. L. Thern《说文解字叙》译本为语料,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探索了汉字结构类术语和汉字形体类术语的英译。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部分译名并不能实现文本的成功移植,对此采用“十化”译法进行改译,研究发现:翻译汉字结构类术语采用“原生化”和“补生化”等译法,对语音、语义等进行适应性选择;翻译汉字形体类术语采用“译生化”和“补生化”等译法,易于为读者接受;同时基于“综衡化”原则,提出术语通名的翻译方法,期望译文更好地在译语生态环境中“生存”甚至“长存”。  相似文献   

20.
论方言副词“忒”的语义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忒”是一个方言副词,所以一直以来对于该字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太多注意。结合大量的语料,包括《红楼梦》中的语料、部分现代鲁南方言、徐州方言,从词的语义内涵、词义和语境的关系角度重点分析方言副词“忒”。“忒”作为方言副词其语义内涵主要包括两类:一类表示程度过头,合有贬义、否定的情感倾向;一类表示程度恰如其分,合有赞赏、肯定的情感倾向。“忒”不同的语义内涵限定了它不同的语义搭配。针对“忒”不同的语义内涵,如何正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感情倾向,语境便成了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