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薇拉·凯瑟《啊,拓荒者》的生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171-172
《啊,拓荒者》是薇拉·凯瑟第一部描写美国中西部移民开拓者艰苦创业生活的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幼年时随父亲移居内布拉斯加大草原,父亲去世后挑起家庭的重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畏艰险,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科学管理,最后获得丰收,与大地和谐融洽生活的感人故事,体现了深刻的生态思想。本文用我国著名学者鲁枢元的生态批评理论对该小说中的生态元素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宋辉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5):113-115
美国现代作家薇拉·凯瑟的短篇小说《邻居罗西基》通过描写农民罗西基对土地的眷恋之情,以及在他回归恬静农庄后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及其人自身的和谐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是一部充分表达作者生态思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5.
吴迪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82-83
《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这一作品,揭示出作者超前的现代生态观,警示人类只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敬畏一切生命,谋求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避免共同灭亡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田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152-154
《圣经》中包含丰富的生态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其教义旨归,本文基于当今社会的生态危机,从生态学角度揭示了《圣经》中所蕴藏的绿色教义,对于重建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明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203-205
莱丝莉·马蒙·希尔柯的短篇小说《摇篮曲》讲述了一位印第安老妇人在白人文化的蚕食下饱受亲情离散之苦,却能在与土地、自然以及古老印第安传统的联系中,重拾身份和自我,建立起与宇宙万物和谐关系的历程。通过对小说主题、神话原型、土地等意象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印第安人对生命、神话、土地的理解以及这些因素与宇宙万物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了解印第安人独特的文化生态观。 相似文献
8.
《金山》是海外华人作家张翎的巅峰之作,对《金山》的研究当下研究者大多集中于小说的家族叙事、华人苦难、碉楼意象的探讨。本文独辟新径,将研究视野投注于《金山》小说中的印第安元素。笔者通过解读小说中的诸多印第安元素,尤其是印第安女子与白种/黄种男子的爱情,认为小说《金山》潜意识中关照和反思了后殖民文化语境下与外种族男性恋爱生子的印第安女性的生存境遇。面对她们何去何从的困惑,张翎悲唱了一曲印第安传统文化失落、印第安女性被迫流放的挽歌。 相似文献
9.
林春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揭示了人类想通过征服自然来体现自身伟力必将遭受惩罚的生态思想。从生态批评角
度,以《老人与海》为例,分析人类生态危机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其中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思想因素等,提出只有当
人们明确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熵是源于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但随着人们对熵研究的不断深入,熵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本文尝试从熵的视角来解读经典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分析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如何战胜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熵增,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主人公的奋斗历程诠释了人生的真谛:生命中的压力和挑战激励着人们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缔造生命的传奇。 相似文献
11.
蔡春玲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24-27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反映了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它提出一整套维护生态平衡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方案 ,为 2 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肖西西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2):91-95,100
长篇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是美国作家威拉.凯瑟的代表作,是美国迄今为止描写中西部草原生活最生动、真实的小说之一。本文运用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观点对这部作品的人物和主题进行分析,从而体会作品中的生态意境,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3.
杜翠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3):49-52
写作手法的不断创新是薇拉·凯瑟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教授的房子>中,凯瑟标新立异,在构成小说的三大部分之间进行宏观对比,并且进一步在人物之间进行微观对比.本文旨在探讨这种对比的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亟待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忠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3-57
最高人民法院下放死刑复核权给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既无有效的法律根据, 又无起码的法理支撑, 也不符合国际条约的要求, 所以最高法院必须收回死刑核准权, 要对死刑复核程序进一步完善。为此,立法上必须消除现行法律之间的冲突; 强调死刑复核程序是所有死刑案件的必经程序; 建立公开、透明的控、辩、审三方协同制约并具有期间约束的死刑复核程序。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兴发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3):48-52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文章主要从宗教神话、生产耕作方式、树木崇拜、丧葬仪俗等方面 ,探讨了少数民族的生态意识。从中可以看出 ,不同民族的许多文化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顺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建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32-234
以金钱为主题的"美国梦"在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该剧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之死则代表着"美国梦"的幻灭。威利扭曲的性格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而其所处的社会制度则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决定了"美国梦"幻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齐月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124-135
通过实地观察和对殡仪馆工作人员的访谈,描绘了天津市城市内部现有的国家规范框架下葬礼仪式的具体过程以及附着在这个框架下的民间习俗的现状,试图通过对国家规范框架下的“正式”葬礼仪式及与其相对的“非正式”仪式——家庭告别仪式的程序形式的简略描述,展现在城市中普通个人的葬礼基于公共环境和家庭环境不同场景所采用的不同仪式过程。这是民间习俗对规范仪式的补充,同时也是“正式”规范对这种“非正式”实践的通融和消化。在描述现状之外,作者试图讨论蕴含在葬礼仪式中,不同死亡个体的葬礼仪式形式、规模及参与者等方面的区分所展现出的一种社会对死亡个体生前所处社会结构地位的认同,这种认同不仅反映了仪式所处社会背景的秩序和结构,也强化了这个社会的秩序和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买春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5(3):95-97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小说描写一只名叫巴克的狗被骗卖到北方之后逐渐由狗变成狼的过程。该文通过对巴克形象的塑造,以狗喻人,来反映作者对现实“文明社会”的看法,阐述自己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9.
“美国梦”一直是美国人民奋斗和追求的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梦”也发生了演变。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从少年霍尔顿的视角深刻、艺术地再现了二战后美国青年一代面对当时美国社会的丑恶现象而产生苦闷彷徨又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折射出人们的物质财富富有而精神生活空虚,探讨了“美国梦”破灭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20.
论孟子的生态环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沿洲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85-89
孟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观念和意识 ,充满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之思。反映在《孟子》一书中的有关爱护物产、保护环境及其协调天人关系的思想言论 ,是先秦时期的人们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态环境向往的反映 ,也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和智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