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页岩油气技术突破、欧佩克国家不减产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国际石油市场正步入一个“再平衡”时期,国际石油供给、需求和价格面临新一轮重构。运用均衡模型分析国际石油市场供求趋势和国际油价走势,从短期看,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难以改变,油价仍将低位运行;从中长期看,国际石油市场的均衡价格可能为80美元/桶左右。作为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的中国,要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加快推进油气全产业链结构性变革和能源结构改革,建立更加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快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2.
论能源危机后西方外交石油政策的调整刘波随着中东石油的大量开采,特别是50年代末美国石油进口限额政策的实施①,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廉价石油。缺乏资源且资金有限的西方各国便趋之若骛,迅速进行了“能源革命”。到60年代中后期,石油第一次取代煤炭成为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总趋势就是对由于实行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政策和福利国家政策所形成的刚性劳动力市场,进行新自由主义的灵活化改革。本文集中了分析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石油危机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它源于国际石油权力结构的急剧变革。6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国际石油市场日趋紧张,产油国的地位日益改善,它们从石油公司获得越来越多的石油权力,其中国际石油公司与产油国签订的"德黑兰协定"和"的黎波里协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产油国能够针对西方国家使用减产、禁运和提价等石油武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前的列宁市场思想是列宁一生市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这一时期的市场认识思想经过了从一般商品生产与自由资本主义市场到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的不同认识变化,并结合对俄国社会现实的具体研究,确认了十月革命社会经济条件的成熟和渐进式的经济变革预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广播电视领域经历了一场放松管制与重新管制同时悖进的政策变革.一方面,从频谱分配的市场化,到所有权的一再松绑和内容管制体系的溃散,再到公共广电系统的市场化转向,欧美国家普遍实行了一种全方位放松管制的政策路径;另一方面,在节目内容、市场结构等方面,欧美国家又存在一个明显的"再管制"过程.因此,欧美国家在广播电视领域所推行的放松管制变革运动,其实质是广播电视媒体管制方式、规则的改变以及一种新的管制结构的形成,即一种"再管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石油监管已经从严格监管发展到今天的市场化放松监管阶段,政府对石油行业的合理监管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和挪威等8个国家的石油监管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各国家的石油监管特点,梳理了监管历程,介绍了监管机构,分析了监管政策,并结合我国石油发展现状提出了参考意见。本文对我国的石油监管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从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再到宽严相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转型过程中刑事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来说,主要是基本刑事政策的调整。根据社会转型的主要趋势,社会转型后期的基本刑事政策应当着重体现:高度关注人权保障、"轻轻重重"两极化、强调犯罪预防。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石油工业起步晚,发展快。其创立主要是因为海军技术变革的需要,英国政府应此需要较早制定了本国的石油政策,使其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由于本土当时未发现石油,英国的石油工业主要在海外,有其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后,面临着中国的惨败,士大夫们在传统中国观念受到动摇的同时,开始从国家生存地位的角度认识到中国国势衰弱和必须改革自强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士大夫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自强变革主张:官僚型士大夫主张实行部分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激进型士大夫主张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而介于二者之间的普通型士大夫则更多地提出兴办实业、广育人才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经济迅速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之一。但是,由于美国政府信奉保守主义,推行自由放任的社会经济政策,致使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同时存在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失调、偏袒富人的税收政策和严重的逃税之风、扭曲的高关税政策、疯狂的金融投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2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包含有很多的不稳定性,它无时不在动摇着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直接导致了30年代的大危机。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关于石油安全与战略储备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来自多个方面。石油安全涉及我国的根本利益,开展对外能源合作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一种国家行为,能源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工作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因此,中国外交政策的取向应整体考虑。中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政策,维护国家的石油安全和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3.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是美以关系的晴雨表。以色列建国伊始,美国就通过援助拯救了这个新生国家,从而奠定了美以关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主要以经济援助为主,军事援助所占比重很小。进入60年代,美国对以援助总量和援助结构均发生明显转变,美以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转变是冷战背景下美国对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战略的调整,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战后50年代美国思想学术界"共识"的形成,与美国举国冷战体制的建立这一体制因素有着重要的关联.其中,反共产主义的宣传和政策促进了自由-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一致的形成;军事、情报机构与科学和思想界的结合及"军事-工业-学术复合体"的出现,则加深了知识和权力的高度共生关系.同时,这种"共识"也是思想学术界自觉选择与塑造的结果,这点可从战后美国史学界"反进步主义史学"潮流的兴起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5.
"写意"是绘画者对民族、对社会、对时代、对自然的深邃体察之总和。油画写生中的"意"既可是来自于观察对象的意境之意,也可是作者主体的情意之意,还可是"有点儿意思"之意。油画写生中的写意,即是作者通过身体的动作,把自我的心灵和看到的物象沟通起来,从"见笔"开始,随心随性地"写"出对物象不同的感受和有趣的味道来。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 ,美国社会卷入了一场方兴未艾的多元文化论争。双方在文化观、非洲中心论、双语教育、配额制的政策与实践、政治正确等问题上的立场截然对立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美国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主流文化以及教育理念的地位和评价。这场论争反映了美国深远的忧患传统 ,揭示了当今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评20世纪70年代墨西哥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是墨西哥外交政策的新阶段。国际格局向多极化的转变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是导致新的外交政策出现的国际因素,70年代后墨西哥进口替代工业化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新的外交政策产生的国内背景。70年代埃切维里亚时期和波蒂略时期墨西哥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三世界主义外交;多元化外交;石油外交。这一时期墨西哥在国际上赢得了较大影响力,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谋求出口多元化的目标却没有实现,反映了这一时期外交政策的政治目标,即迎合国内左派,维持政权合法性和经济目标,即使出口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8.
美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因经济形式的不同而不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周期,美国经济繁荣的出现主要归因于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比较和分析从里根到小布什政府的政策基础和变化,提出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的高潮。在黑人民权运动等群众运动推动下,美国政府实施了两类区域经济开发政策,即全国性的《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和针对特定地区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开发法》,二者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开发成效均不尽相同。以建设开发公路等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培育经济增长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开发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美国地方主义把区域开发政策变成一场政治博弈与利益争夺战,远未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2 0世纪 5 0年代是美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 ,美国人的视野开始从欧洲向东方转移 ,美国在确保欧洲的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开始关注亚洲 ,进而提出欧亚并重的对外战略。美国 5 0年代对东亚、东南亚的外交政策调整对美国 6 0、70年代的外交政策的制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其所谓的“全球战略”这一原则 ,其影响一直持续到 90年代。本文力图阐明美国 5 0年代对东亚和东南亚的政策及其演变过程 ,主要是想说明当今美国对华政策摇摆不定的历史渊源 ,以及现在美国处理全球事物的原则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