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篇所论的,不是宗教哲学中的“神”,而是艺术哲学中的“神”。试图研讨“神”在艺术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形神关系”怎样从历史走向现实。一、释“神”开篇先释“神”。哲学界人士认为,中国古典哲学关于“精神”的观念来源于医学。“神”乃“精气”活动的结果,精气展而精神生,“精”与“神”不知不觉地联结在一起。从文字发展的源流来看,正是这样。学者们普遍认为,神,古文字为“申”。甲骨文中的申字有学者解释为“电光闪烁之形”。可许慎《说文》曰,“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从臼。”查《金石大字典》中的神字,除“示”旁外,申有两个系列的写法,一是(?),另一是(?),亦有写作(?)  相似文献   

2.
刘绍义 《中华魂》2014,(22):39-39
古代“电”字真神奇 神仙和电。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再说了,把神仙说成电,也有亵渎神灵之嫌。其实,并非我胡说八道,“神”字和“电”字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都与“申”字有关。  相似文献   

3.
1、引言电闪雷鸣,风狂雨急,大自然的这种震撼力量在原始先民的心灵中无疑印刻上了最强烈、最普遍的恐惧心理,这在古籍中是屡见不鲜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诗·小雅·十月之交》)“山下有雷,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易传·颐》)这种恐惧心理的形成,可以上溯到遥远的人类出现之时。2、雷和神、靈(灵)雷声和电光,是二而一的现象。电,甲骨文作(?),描绘出电光的曲折伸延状。雷,甲骨文在电的形状基础上加上表示雷声的符号:口或田。(因印刷原因,本文所引的甲骨文、金文大都略去。)《说文》:“申,神也。”(甲骨文“申、电”为一字。)又《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神”的文字构造本身正  相似文献   

4.
美猴王探源     
《西游记》描写了一组中国人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孙悟空的形象却不是舶来品,恰相反,他的行为表明了他具有地道的中国文化的特质。石猴的“石”乃“天心”之意,在道家则为“元神”,而“水帘洞,”也即先天之心所居之源。猴为天干的“申,”孙悟空又叫“金公,”“金公”在周易的卦爻上为乾阳一,以“一”入“中”,恰又为“申。”凡此种种,不难看出,“美猴王”虽皈依佛门、却与易道之中国文化有血脉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舶来品”,而“电影”一词却是地道的中国名字。1895年电影诞生,不久传到中国,当时观众发现,这种西洋的新发明,与中国古老的皮影戏很相似。于是,人们就自然地把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叫做“影戏”或“活动影”了。但电影毕竟不同于皮影戏,电影放映是以电作光源的。那时,也把“活动影戏”叫作“电光影戏”。后来,人们日常称呼中或许是为了顺口,就简化成“电影”两个字了。“电影”一词的由来@瑞君  相似文献   

6.
一被誉为“民间一绝”的新野猴戏,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东汉时期。近年来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汉画砖上,人、猴、狗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到了南北朝时期,猴戏已在新野盛行。明清时期,新野民间玩猴就已经非常流行。当时,由于生产力低下,贫困农民居多,贫  相似文献   

7.
可乐餐厅     
羊圆周率常迟到老师:你为什么迟到?小明:我……吃饭晚了。老师:饭碗很脆,要嚼那么久吗?查字典小京查字典,他想查一个“由”字,查了半天查了个“田”字。小京火了:为什么缩着个头不敢出来!”不一会,他翻到一个“甲”字,原来你是怕我,不敢露头把尾巴伸出来了!”忽然,他又看到一个“申”字,小京拍手大笑:哈哈!现在头尾都出来了。”不得了从前有一个教书先生给学生批改作文时,发现一个学生在一篇不到200字的短文中竟用了18个“了”。教书先生觉得“了”字用得太多了,于是提笔在作文本上批到:该用“了”,你用“了”;不该用“了”,你还是用“了”…  相似文献   

8.
一个字的社论 1968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上发表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篇只有一个字“妙”。它把该报及其所代表的阶层之态度鲜明表达出来,颇耐人寻味。 两个字的挽联 1931年,有人为“九·一八”遇难烈士写下了这样一副挽联:上联是“死”,下联是倒写的“生”。上下联只有两个字,寓意是,宁肯站着死,不愿倒着生,颂扬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和英勇气概。  相似文献   

9.
“母猴”辨     
《辞书研究》1982年第3期所载冯英子同志《不要泥古》一文,在谈到“玃”字的释义时说: 按《辞源》的说法,是“大猴也”,按照《辞海>的说法,是“大母猴也”。究竟是“大猴”还是:“大母猴”?《吕氏春秋>说:“玃似母猴”,既然是“似”,可见并不是“是”。是否母猴,在疑似之间。查《唐宋传奇·补江总白猿传》中说:“见大白  相似文献   

10.
“凉州贤孝”是一种起源很早的民间说唱艺术,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与敦煌变文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宋元以后,民间艺人在题材和主题上对古凉州民间说唱艺术进行改编,逐渐形成了以表现“贤”与“孝”为主题的新曲目,同时也保留了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佛教思想。“凉州贤孝”大多是由盲人用凉州方言演唱,主要用三弦和二胡伴奏,内容包括“家书”、“国书”和一些杂调。“凉州贤孝”具有文化传承、教化、娱乐、宣泄、沟通等多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登朱运申同志《关于疑问句尾的“为”》一文,文中试图证明,用在疑问句尾的“为”解释为语气词是不妥当的。我们认为要弄清楚这种“为”字解释为语气词是否妥当,必须对“何为”的拆置与“为”的虚化这两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古代汉语中的“为”是一个涵义及其用法很广泛复杂的字。就它用在疑问句尾来说,  相似文献   

12.
辛刚  余德安 《老友》2013,(1):28-29
曾凡娣是江西新余钢铁公司的退休员工。早在20年前.他就因自己的名字“凡娣”与人人皆知的民间传说中的好人阿凡提的“凡提”谐音,便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阿凡提。而在“阿凡提”三个字的下方,才用小号字印上打了括号的“曾凡娣”三个字,并在名片的顶端用红色字赫然标出了十个大字:“家有困难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雪》中的“原驰蜡象”,初稿上写的是“原驰腊象”.诗人臧克家看了,建议改“腊象”为“蜡象”(指白色的象).“腊”改“蜡”,虽只变动了一个字的左偏旁,却增添了形象性,又与上句中的“银蛇”相映衬.毛主席欣然采纳了,连连称赞:“改得好,改得好!”并称臧克家为“半字师”.  相似文献   

14.
论先秦时期的儒家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以“先王之乐”为“正”,民间音乐(郑卫之声)为“淫”,主张教民以“正乐”,使民为顺民,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儒家思想申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楚辞》之“灵”,所见57处,涉及诗文33篇。“灵”字的大量出现,暗示其与楚文化之间存在重要关联。楚“灵”作为楚文化的有效载体,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祭祀过程中对楚“灵”身份与职级的严格划分,楚“灵”所选祭仪的精致性与科学性,楚“灵”所吟诵词与今之苗族巫师咒语的相似性,楚“灵”所奏祭祀歌舞集理性克制与感性娱神功能于一体的复杂性,以及楚“灵”所承载的楚地先民的登霞信仰等方面,呈现出递进式的文化谱系。对《楚辞》“灵”字进行系统且多方位的文化释读,不仅有助于溯清楚“灵”身份问题,使楚“灵”谱系得以具象化,更能管窥《楚辞》文本背后的文化渊源与创作动因。  相似文献   

16.
拉伊的“拉”()字有“山”之意,“伊”()字有“歌”之意,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山歌”的意思。它如同流传在河湟地区的“花儿”一样,是以不同的唱腔广泛流传于藏族安多地区民间的一种情歌。 这种体裁也和其它民歌一样,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牧人们为了适应放牧时和恋人们咏唱,共同创作了自由的节奏及悠扬的旋律。拉伊的歌词中充满了渴望自由恋爱,想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所有这些,与当时反动统治阶级的旨意是格格不入的,因而遭到贵族老爷们的扼杀和禁锢。宗教禁欲主义者不准人们歌唱表达男女情感的拉伊,说什么  相似文献   

17.
1.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日章,位言日句本条有两个“宅”字、两个“位”字,词性不同,表意亦有差别。前一“宅”字和“位”字,皆作名词,且是指处所的名词,表明情志。语辞所应安放的位置。后一“宅”字和“位”字,均充任动词,是寄寓、安置的意思;“宅情”、“位言”组成动宾结构之后又名物化了,也指寓情之处、置言之所,乍看与前面二字似无甚差殊。但是,后面的“宅”、“位”二字,自身仍属动词,是确实无疑的c弄清词性,训字析句自会更显明晰。2.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旬无法也;旬之清英,字不妄也本条的6个自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汉字,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往、假借,一字一形、一声、一义,或有一字数形、数声、数义者,形、音、义结合,组成语辞,则情况复杂。因此,要准确理解、把握一个语辞的本义及其引伸义、假借义等多种义项,必须从一字一词的构造、演变等情况着手,并将之置于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心理的发展背景中加以考察。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很基础但又必不可少的工作。故笔者不揣谫陋,选拈三例,予以考释,抛砖引玉,并冀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勾栏“勾栏”是宋金元时杂剧、百戏等戏曲曲艺演出的场所。“勾”字本作“句”,于甲骨文中已见…  相似文献   

19.
得到文友谷峰同志所赠他新出的《太原解放接管纪实》时,想到的只是“随便翻翻”。可这一翻,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口气从头读到了尾。这本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洋洋26万字的纪实作品,无论从题材内容的广泛和厚重,还是体例章法的别致和新颖,以及行文用语的新鲜和通俗化方面,都有不小的突破和独创。不仅可信可读,而旦做到了可存和可鉴。 可信与可读。作为纪实文学,首先是历史的真实,达到“信史”的要求。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能够引人入胜。就太原解放接管题材而  相似文献   

20.
“民间法”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代表着一个研究领域,并肩负着对抗国家法霸权主义的重要使命登上了法学舞台。由于其概念的过于宽泛和模糊性,“民间法”只能作为一个描述性概念加以使用。在民间法的进一步具体深入研究中,也许“民间规则”这一概念可以作为一个分析性概念加以使用,但由于其概念的相对狭窄,无法涵盖所有内容,加之民间法研究中的悖论———地方性与普适性的悖论———引发的矛盾,“背景性知识”作为辅助性的分析概念“隆重登场”。“民间规则-背景性知识”二元分析模型,是为解决民间法研究中的这一矛盾所做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