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孔子认为,人生处世有四种境界:"学""道""立""权","权"是最高境界。行"权"并非易事,有赖于人的年龄、学识和修养,关键在力行,志学、适道、立礼是其前提和基础。行"权"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无所必从,无所必违,"无可无不可"、"无适无莫"是行"权"的外在形式,"仁"为原则,"义"为准绳,内守仁,外行义,内外兼修,据时而权,做事合宜恰当,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似文献   

2.
汪子蒿、王太庆在《复旦学报》2000年第1期撰文指出,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Being,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三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哲学的任务不但要研究和“是”与“不是”关联的最普遍的范畴,而且要研究矛盾律和排中律这样的公理。这些研究对象,用“是”和“不是”表述,比较清楚,而用“存在”和“非存在”来表述,不容易说明它…  相似文献   

3.
正文明礼仪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为久远的教育,它是学生"发乎心,践于行"的行为表现模式,它需要的不光是健全的制度和精干的队伍,更需要一份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的呵护和滋养。在此,把我校文明礼仪教育中的故事与大家作一次交流。我们的管理经历了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4.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小编提示:写邮件可能会是所有职场新人都要经历的一件事,因为这是很多企业沟通工作、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无论是标题、格式,还是内容,很多企业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新人们都需要好好学习。此外,写完邮件一定要细心检查,因为一个英文单词的拼写错误或是一句语法错误,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在职场中,任何再细小的差错都是不被容许的,而唯一可以避免的就是细心与认真。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习惯于不加区分、不加限制地使用“同一”和“统一”或“同一性”和“统一性”等概念。因为列宁和毛泽东都说过:同一和统一是一个意思。但是,正是列宁和毛泽东本人,又常常在同一篇文章、甚至是同一段话中同时使用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概念。这说明,唯物辩证法中的同一和统一两个概念是有差异的。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哲学上旷日持久的关于同一性含义之争之所以难见分晓,未必不是同一和统一之相似所致。  相似文献   

7.
“人地关系”的思想从“环境决定论”到“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它一直引起学术界的争论,经历了种种沉浮和重大兴衰。虽然它的内容涉及到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环境科学,但它却一直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被学术界认为是地理学中的三大理论命题之一。“地”所指的是地理环境。我们所说的地理环境,它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也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不断影响下而形成的环境。当然,这种影响既有空间上的逐渐扩大,也有时间上的不断加深。总之,到今天,完全不受一点人类影响而仍保持原始自然的环境是很少的。  相似文献   

8.
《山西老年》2012,(3):47-47
汉字,谁都知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据说,老祖宗造“牛”和“半”这两个字时,遵循的也是上述规律:牛有两支角,两支角的“半”字自然要读成“牛”;而半是一半,只有半边,“牛”字就为半。  相似文献   

9.
“與”字为“譽”字的初文,本义是赞誉,造字意图源于对战争中胜利场面的描述,是对抬起、举起勇士的欢呼场面的刻画。“與”字和“与”字是繁简关系,“与”是“與”简省而来的,“ ■”、“■”是“与”的较早写法,“与”字的写法来源于“牙”字字形隶变过程中的异体写法。  相似文献   

10.
对于“无以”和“有以”,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一、认为是语法成分的省略。有人认为这种结构是“无所以”和“有所以”的省略,有人认为是“无以之”和“有以之”的省略,且基本上认为“以”是介词。二、没有明确指明词性,但把它们作为固定结构放在介词“以”的下面来解释,对译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有什么可以拿来……”三、认为是助动词结构,但没有指明哪个词是助动词。对译为“不能”、“没有办法”和“有可能”、“有办法”。四、认为“以”是介词名物化或指代词,否定了省略的说法。五、认为“以”是动词。其中有人认为“无”、“有”是无定代词,有人认为这种结构不是固定结构,单解“以”为实义动词。以上各家说法,虽然所持各异,但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无以”、“有以”是一种固定结构,”无”、“有”是动词,“以”是介  相似文献   

11.
“有点”、“有些”、“有的是”这三种结构的功能和所表达的意义有其相同的地方,亦有其不同之处。本文想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1.1“有的是”在句中,大致有两种类型。例如: (1)草坪上站满了人,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职员,有的是学生,他们都很兴奋地在谈论着什么。 (2)来参加会议的并不都是科学家,有的是、有的不是。 (3)在北京大干部、老革命有的是。  相似文献   

12.
制定和制订在现代汉语中是常用词,使用频率比较高。从当前的使用状况来看,这两个词的运用比较混乱,需要认真地加以分析和刊正。要刊正,先要弄清制定和制订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如果把它们作为两个词,那么它们就是同义词;如果把它们作为一个词,那么它们就是异形词。让我们先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处理: [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 ~宪法/~学习计划/~公社章程。 [制订]创造拟定:~汉语拼音方案。很显然,这部词典是把制定和制订作为两个词对待的,把它们视为意义略有区别的同义词。如果说制定和制订是同义词,那么在书面语言中是不应当混淆的,是不可以交替使  相似文献   

13.
“金三银十”,这是流传于职场的说法。它是指每年的三月和十月,都是招聘求职最旺盛的时期。“金、银”说之成因一年之中之所以出现三月、十月两个招聘旺  相似文献   

14.
大概是最近武侠演义看得太多,当我得知我要采访的人是单名姓郭时,脑海里第一反应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看到了被采访人就更加坚定了这印象。他叫郭强,人不帅但憨厚、朴实。体形也是我印象中郭靖那种壮壮实实的,而不是玉树临风。忍不住我就拿他和郭大侠比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遇到许许多多困难和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一种人总是说:“让我想想办法”,总是以一种主动的、进取的、负责的态度对待之;而另一种人则常常是双肩一耸,两手一摊,“条件不成熟,没办法”,或者是“困难太大,没办法”等等。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我们姑且称之为“想办法”和“没办法”。我们推崇和赞赏“想办法”的态度,因为它代表一种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而“没办法”则是一种消极的、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对个人、对国家、对我们的改革事业都是有百害而无益的。  相似文献   

16.
“星火计划”和“燎原计划”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从国情实际出发,总揽“科技兴国”的大计,而制订的有关加速农村各业和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动员炎黄子孙,群策群力,巧用智慧,力争在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的小康水平。然后再经过四、五十年的努力,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由于这两个计划是一种发展战略,主要是从宏观和长远两个角度来观察和考虑国家生存发展的大计问题。因此,它们具有范围广阔、联系密切、层次众多、项目浩繁、内容新颖、任务繁重和时间紧迫等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学仲的山水画作品将写生引入对传统山水画的改良中,把大自然的复杂性、丰富性、天然性融入自己的画面,以此来继承"师造化"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以写生为手段与自然景物沟通并以笔墨的形式传达山水画的气韵与意趣,从"目识手记"的写实写生逐渐转变为"目识心记"写意写生,并从中发掘新的图式和笔墨技法。王学仲将写生引入对传统山水画的改良中,把大自然的复杂性、丰富性、天然性融入自己的画面,以此来继承"师造化"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以写生为手段与自然景物沟通并以笔墨的形式传达山水画的气韵与意趣,从"目识手记"的写实写生逐渐转变为"目识心记"写意写生,并从中发掘新的图式和笔墨技法。同时在艺术思想上,王学仲提出"艺必己出"为传统文人画转向现代文人画的基础,"扬我国风,励我民魂。求我时尚,写我怀抱"为其所追求的现代文人画终极艺术理想,他在现代文人山水画领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创新,最终形成了"重、拙、奇、旷"的艺术风格,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重、拙、奇、旷"是王学仲在脱离传统并逐步形成个人风格后美术界对其艺术特征的总结,并且这也是王学仲由技法方面反映其个人所追求的写意山水的一种表现。那么,"重、拙、奇、旷"四种特征的指向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墨色之"重"、笔法之"拙"、构图之"奇"以及气势之"旷"。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我们发现,在认识论的传授和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欠科学的互相矛盾的倾向,急待解决。本文仅就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还是“经验”这一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学过哲学的人都懂得,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规律的哲学学说,它是以认识能力、认识来源、认识过程、认识标准和认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主旨,在于透过汉语的结构来澄清有关语法和语意上的几个重要概念,即“定指”(definiteness)、“预设”(presupposition)、“主题”(topic)与“焦点”(focus); 同时,阐述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区别。 作者认为,除一般公认的“定指”与“任指”(indefiniteness)的区别以外,语法上还需要“殊指”(specificness)这个概念。因为“殊指”是决定“预设”与“主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殊指”、“预设”和“主题”这三个观念,也可以说是一体的三面。就一个名词组而言,是“殊指”;就一个句子而言。是“预设”;就整个“章句”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如何做一个好干部?面对青年干部的提问,一位口碑极好的老干部这样回答:"没有多高的、刻意的要求,只要平时能够做到‘出一次场、加一次分’就行了。"出次场、加次分,说起来挺简单,而要切实做到,须下一番苦功,还要持之以恒才行。对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攻坚克难,推动工作,促进发展,都离不开到"现场"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仅仅"出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认真履行好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华丽转身。惟如此,群众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