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是学刊》2019,(5):50-63
最近,对环境正义的呼吁虽然有所增加,却很少有人关注环境正义之正义究竟指涉什么的问题,尤其以有关社会运动的诉求方面为甚。环境正义的理解大多涉及公平问题,即环境危害和利益的分配问题。但是,将环境正义定义为公平是不完整的,因为行动中的人士、社区以及非政府组织所诉求者绝不止于分配。全球环境正义所诉求之正义实际上有三个方面:公平地分配环境风险,承认受制社区参与和经验的多样性,以及参与环境政策制定和管理的政治进程。在这一运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正义观念,它们共同证明了多元而统一的正义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区,可以这样下定义:社区是指有地理界限的社会团体,即人们在一定地城内共同生活的组织体系,一般称之为地域团体,这个团体至少有三个要素:一、它是一个有境界的人口集团;二、它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活动或服务中心;三、它的居民具有地缘的感觉或某些集团意识和行为。任何社区都是有组织的,都可称为社会关系的一个体系.这种组织或体系,依其在空间的分布和安排状态可称区位结构,就其各部分的关系而言是一个区位体系。人类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杨敏 《社会》2005,25(5):78-95
社区参与一直被视作西方民主社会自治精神的基本体现,因而公民参与理论往往成为研究中国社区参与的理论范本。与社区这个概念总是蕴涵着人们对于温馨美好的共同体的想象一样,社区参与通常肩负着实现社区自治、促进民主政治发育的理想主义使命。然而,如果仅仅从公民参与的视角来观照中国城市社区参与的实践,不难发现理论构想与实践运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中国的城市社区参与仍然只是一种出于国家治理需要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社区参与具有很强的革命时期形成的国家动员、群众参与的传统色彩。因此,为了全面地理解和解释当前城市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太原市H社区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调研,了解到社区居民倾向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对怎样做,做什么并不十分了解。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与社区联合启动了一项为老服务项目,在运行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明确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推进需要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蔚 《社会工作》2009,(22):62-64
本文是一项对社区康复中非营利组织运作机制的探索性研究。基于对上海市Z社区“阳光之家”机构的调查发现,作为社区康复承载方之一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机构内部的能力退化和外部社会支持网弱化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内部增能链和外部支持网的设想,这种双向发展的运作机制有助于推动非营利组织可持续性地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6.
就目前而言,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建设的需要,其突出表现在:一是相当一些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二是相当多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居民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尢以老年妇女为多;三是居民的参与内容主要局限于出席居民会议及楼院卫生清扫、文体健身等一般性社区活动。本文就这一问题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太原市H社区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调研,了解到社区居民倾向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对"怎样做,做什么"并不十分了解。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与社区联合启动了一项"为老服务项目",在运行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明确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推进需要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辉 《社会》2008,28(1):97-97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城市社区选举中为什么会出现积极分子?这个群体有什么结构性的特征?他们在社区中的行动逻辑是什么?通过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和文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以楼组长群体为核心的社区积极分子主要追求的是社会报酬,社会报酬的获得程度决定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追求社会报酬的积极分子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编者随笔     
《社会》2002,(8)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中国的城乡社区正逐渐摆脱以往受国家行政权力强力控制的束缚 ,开始向社区自治转轨。随着民众对社区事务参与的深入 ,人们开始关注社区内部的权力结构问题 ,人们想知道究竟谁是社区权力的主宰?在诸如社区管理层的任命、社区公共环境的布局与重建 ,以及公共教育政策等一系重大事项上 ,谁拥有最终的决策权?社区的权力是掌握在少数社会精英的手中 ,还是分散在不同的利益团体中?这是一个颇吸引人的研究课题。早在上个世纪初 ,美国就有一批社会学家把他们的研究目光投向了社区的权力结构上 ,虽然他们的研究成果还不足…  相似文献   

10.
解读<公益事来捐赠法> 内容要点 1.法律适用范围: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自愿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适用本法. 2.公益事业的定义: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救灾、扶贫、扶助残疾人等帮困活动;教、科、文、卫、体事业;环保、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它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1.
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这种地域性的文化所体现的是社区成员在生活、学习、娱乐等交往活动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共同的文化感知和体验。社区文化建设在中国现代城市文化建设进程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全国大规模社区文化建设之时,宜昌市已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的活动,创建了一大批文明社区,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区的社区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新媒体以强劲的发展势头速度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手段。笔者就宜昌市内岳家冲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对新媒体时代宜昌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成人教育发展很快,各级各类的成人学校已成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渠道,因此深入探讨“成人教育规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个问题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在教师与学员共同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员究意是什么关系?学员应当处于什么地位?它关系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大问题,每个成人学校的教师对此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现在,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学员是到学校学习知识的,他们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就应该有绝对的权威,学员只能听教师的教导,甚至把学员当成一个“溶器”,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向里面倾倒“液体”。另一种意见认为学员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中心。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公共精神、公共空间与公民社会──渥太华报告之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海 《社会》2000,(12)
1998年我与李亚平先生编辑了一本讨论西方志愿运动和志愿组织的理论文选《第三域的兴起》 ,第三域是指非政府和非营利的志愿领域 ,它体现自助、互助和助人的原则 ;倡导普通民众主动参与社区发展、自主解决社会问题的精神 ;提示一种减少市场制度负面效果、克服公共机构官僚作风、增进人际和谐和社会向善的战略。我们认定 ,中国第三域的发展 ,有助于推进“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 ,也有助于发育一个既有自主活力又健康有序的公民社会。同时我们理解第三域概念既源自西方的历史经验 ,本身又是一种理想型的分析模式 ,在中国传播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实践,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曾作过有益的探讨,也各有不同的解释,但都未能 对它作过科学的规定。旧唯物主义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去看待实践。把实践理解为 生物似的适应环境的活动。即仅仅从客体方面来理解实践;唯心主义者则从精神是世界 的本原这一前提出发,往往把实践完全归结为精神的活动,即仅仅从主体方面来理解实 践。马克思则扬弃了他们各自的片面性,把实践看作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求人们 从主客体的相互作风中去考察实践。 事实上,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从主体到客体和从客体到主体的双向运动过程。所 谓客体向主体的运动,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从近年的组织形式、实践效果等方面来看,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参与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的组织实践,从意义、问题和对策三方面做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从近年的组织形式、实践效果等方面来看,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参与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的组织实践,从意义、问题和对策三方面做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18,(3):40-48
现代哲学向日常生活世界回归的趋向为解决近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问题指明了可行的方向,在此趋向中,许茨和赫勒都是卓越的代表。对日常生活主体的研究,是他们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之一。鉴于两人在对日常生活主体观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文章通过对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试图厘清二者理论的异同,以获得对日常生活主体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试图在把握主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规定和展现的基础上,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校学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以创新实践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OBEE(Outcomes-based Education of Experiment),这种理念定义了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和有机结合的过程.一方面通过创新实践验证理论知识的真实可靠性,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活动,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该文以提升学术型创新人才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发展方向、课程建设、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构建了电气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为世界上灾害管理理论研究和践行比较先进的国家之一,早在1997年就开始实施"减灾型社区"建设,并于2011年在全美境内开展应急管理的全社区模式项目实施。其实施策略为:理解社区多样性、强化与社区领导者的合作、建立公私合营的伙伴关系、授权地方行动和加强社区现有资源。之所以取得成效,是因为:构建了联邦、州、地方政府和社区的四级应急管理体系,各层级以及政府部门内部分工明确,协作密切,形成应急合力;美国多元主体协调配合政府与社区形成良好互动;调动社区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积极性,使之进行组织化参与。所有这些,克服了传统减灾过程中过分依赖政府部门的弊端,增强了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密切了政府部门与社区、私营部门与非营利组织的伙伴关系,提升了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社会变迁,也是一种个人重新定位与适应的过程。社区青年正是我国社会变迁中青年适应社会而产生的新生现象。单位保障的弱化,使得青年在对工作机构的依赖感降低的同时对生活社区的归属感加强。中国社会的行政品性使社区必须接受现实,承担起以前由单位承担的许多功能。因此,生活在社区的青年与社区的互相依赖有所强化。青年的好奇心和渴望被认同的需求构成了社区参与的内在动机,而要真正体会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需要他们的积极投入和参与,与社区形成实际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