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库恩·劳伦斯·罗伯特博士是美国一位知名投资银行家、企业战略家、作家和编辑,美国花旗集团投资银行的高级顾问,也是2005年中国最畅销书《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作者。他最近走访了中国19个省份的32个城市。库恩博士经常就中国问题接受国际媒体采访,并就中国话题撰写评论文章和演讲。本文是他一篇演讲稿的节选。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09,(8):41-43
四年前以一部《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风行中国的美国人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即将出版以中国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中国三十年》一书,此事为观察中国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  相似文献   

3.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人贡献,被一些报刊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可钱学森却多次坚拒:导弹是大家研制出来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研制出来的,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所以不希望新闻界这样宣传我。许多人想去采访他,写他的传记、报告文学,都被他谢绝了。就是偶尔见到一两篇颂扬他的文章,他也马上给作者和报社打招呼“到此为止”(见《中华儿女》伍绍祖文)。老科学家这种虚怀若谷、淡然面对荣誉的精神,使我不由想起太史公司马迁的一句名言“高山仰  相似文献   

4.
河之洲     
胡耀邦的一个建议伍绍祖与胡耀邦在“五七干校”时有过一段很密切的接触。《银潮》2006年第1期刊登了伍绍祖对胡耀邦的一段回忆。现摘编如下。他对我感情非常深,却不赞成我担任较高职务。他在党内担任较高职务时,有不少人向他推荐我,说要重用我,但他却不以为然。1982年,我在部队新成立的国防科工委当了副主任。有一次外事活动时他见到了我,突然对我说:“你也当了‘大官’了。”这句话只有我能听懂其中的含义。因为在干校时,有一次他对我说:“你不能当‘大官’,因为你没有当过县委书记。”他认为县委书记是每一位在党内当“大官”的同志必须…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拥有较高的收视率,每逢节目播出,我总是锁定频道。我之所以喜欢这个节目,其一是真实性,它能面对面地和观众交流,给人以零距离的感觉。其二是互动性,节目中观众不是局外人,你可以在当场一吐为快。其三是轻松、幽默的氛围和“狡猾”的崔永元。总之,看此节目时,即便你在电视机前,也觉得自己是现场的一员观众。为此我萌发把《实话实说》栏目请进作文课堂的想法。下面便是一堂作文课的实录。铃铃铃上课钟声敲响了。师:同学们,在本期《晨旭》中刊出《日记一则》,大家都赞不绝口,确实我也有同感。今天我们请来了本文的作…  相似文献   

6.
《决策》2011,(10):66-68
当政府遭遇“快女” 当段林希站在热门选秀节目“快乐女声”的舞台上以一首《彩云之南》唱出对家乡的热爱时,她并不知道,在家乡云南保山,和她有关的一份公文和一条短信,正在引发一场巨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大智慧     
赵本山与姜文相比,谁具有大智慧?提出这问题,缘于一故事。说是某年某月某日,姜文见到赵本山,问:“老哥,你看没看过我拍的电影《鬼子来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鬼子来了》是姜文的心血之作,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和太多的观众见面。赵本山看过这部片子。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这片子我看了,心里不舒服。他(姜文)太较劲。他的作品是个非常好的东西,但是,非得让中国人看了不舒服,日本人看了也不舒服,谁都不舒服,这是干嘛呢?他自己在那儿跺脚,真他妈好。有用吗?”因此,赵本山直言不讳地告诉姜文:“你那部片子,好是好,但投资多少钱都是没用的,你…  相似文献   

8.
哪把椅子是我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曾以“影响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最有价值的理念”为主题,对124位参与过《对话》节目的嘉宾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请给您所认为的在未来十年中最有竞争力、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士画像。”  相似文献   

9.
就职演说     
“我记得,在谈到本·拉登时,我说‘不管是死是活’,我们都要抓到他。我想这不是最得体的语言。”布什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承认他有时说话可能过于直率,并表示在第二个任期将注意措辞。(歌华摘自《中国新闻周刊》)就职演说@李钺  相似文献   

10.
曾立平 《经理人》2006,(10):106-110
对博客的接受程度,是CEO创新能力的一个标志美国S U N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乔纳森·施瓦茨最近以《我博客,我领导》为题,向公众讲述了他的博客生活。他说:“博客会令你置身于多个社群:既包括现任员工和未来员工,也包括客户或其他任何人。”在美国,开博客已在C E O中渐成风尚。包括通用汽车、惠普,以及波音公司的高管,都是博客的忠实拥趸。博客网C E O方兴东在接受《经理人》杂志采访时说:“CEO博客使企业增加了许多人性化的元素。”他认为,博客在中国C E O中还是个新鲜事物,目前能接受博客的企业家,一般都个性开放,敢于承担一定的风…  相似文献   

11.
(一)我第一次在波黑塞族控制区见到卡拉季奇是1993年7月,当时,中国记者对波黑的现场采访几乎还是空白。初到帕莱小镇,我不知道应当去找谁,便投到帕莱的小电视台。台长伊利亚·古吉瓦先生对我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我提出采访塞族议长克拉伊什尼克,他却说:“克拉伊什尼克还算不上我们的领袖,你第一次来,应当采访卡拉季奇。”主人这种略带强加味道  相似文献   

12.
李静 《经理人》2011,(8):127-127
李一次见王凯,是在央视辩论类财经节目《对手》的节目录制现场.这次他没有穿中式的服装.身边也没有了折扇和紫砂壶.而是着一身黑色的衬衫西裤在观众面前亮相。作为思辨性电视节目主持人,王凯以犀利、果断的声音开始了录制现场的开场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财经辩论节目《对手》,我是王凯!”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三期刊发库恩先生《全球并购潮冲击中国》,10月号刊发推介“中策公司”和“德隆集团”的另类并购现象,到这一期刊登的《中国入世,库恩欲掀并购潮》,可见本刊以改革的观点关注和推动中国的财富运动是一以贯之的。细读本刊推介的这组文章,读者不难看出,中国的“中策”和“德隆”与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并购现象殊途同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随着中国跨入WTO之门,如中策和德隆般的以市场为主导的并购将渐成主流,磨刀霍霍的国际大鳄们正虎视耽耽地注视着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家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4.
新视野     
江泽民赞扬胡锦涛:开了个好头《新闻周刊》第9期刊登记者专稿说,在两会期间,江泽民同志连续两次公开赞扬胡锦涛同志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3个月以来的表现,肯定了新班子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贯彻,并称赞胡锦涛同志提倡艰苦奋斗的思想。江泽民的评点显示了他对胡锦涛近几个月所走的亲民路线的认可。江泽民3月6日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点抓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继续艰苦奋斗。“应当说,…  相似文献   

15.
陈晓萍 《领导文萃》2009,(10):128-133
刚进入2009年,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来到北京,为他的新书《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做宣传。此书的英文版将在2月由约翰威立出版社在全球发行。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当汉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瑛  范春华 《领导文萃》2006,(2):110-113
在谈到汉奸现象时,孟子的话时常被人援引:“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汉奸孳生的土壤一位在国外讲学的中国学者曾有过这样一次令他心中五味杂陈的经历。两名博士论文主题为“关于中国电影与国民性”的日本人,专程就《地道战》、《地雷战》中的一些情节向他请教。《地雷战》中的伪军官和中野队长一起搜捕“土八路”;《地道战》里民兵队长高传宝传达情报时说,来犯的有“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两名日本人提出的问题让这位中国学者有些尴尬: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汉奸?这和中国的民族性有关吗?南京市…  相似文献   

17.
数据     
《领导文萃》2013,(19):137-137
42名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给全球107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现状做了个排名.美国继续高居2013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榜首,挪威和法国分列第二和第三。相较此前一年,中国排名下降4位,在107国中位居第42。(《南方人物周刊》)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周梅森与江、浙、沪三地合作推出电视连续剧《我主沉浮》。自1990年至今,他完成的改革题材小说已达9部,电视剧已达7部。周梅森笔下最新的主人公———一位经济大省的省长,在改革的闯关过程中,他扮演“马谡”,也扮演“诸葛亮”。他与手下爱将钱惠人配合多年,最终却无力挡住钱惠人蜕变为“腐败精英”。在《我主沉浮》中,他这样感悟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不但资本有原罪,改革也有原罪。”改革者本身有没有“原罪”问题?记者:您提到对中国改革的反思。您反思的结论是什么?周梅森:20年的改革历史产生了一种文化———改革文化,这种文化主流…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个采访得来的故事。陕西省,一次赈灾募捐活动中,有个手持钵盂,身穿红袈裟的和尚,当场一把就捐了1000万。四座皆惊。"从来就安于清贫,以清贫自诩,并开口自称“贫僧”的和尚,何能作出如此之豪举?"这样的新闻,能放过吗?于是我便来了个跟踪采访。其实在采访他之前,他的许多事,我就己经耳熟能详了。  相似文献   

20.
1913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印度著名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作品《吉檀迦利——饥饿石头》名列榜首,并被世界文坛这样评价:“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自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语表达出来,是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当记者蜂拥而至,问他为什么在饥寒交迫、病痛折磨中能有如此强悍的力作出现,他手扶病榻含笑说道:“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写作了,我倾尽了我毕生的心血……”泰戈尔的成功与他认为没有再一次写作的机会不无关系。假如没有下一次,人的通常心理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今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