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生价值     
人的价值与人生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流行的人生价值概念内含着逻辑矛盾.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由此就使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使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个体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肯定具有必然性,然而有盲目和自觉之区分.自觉的人生价值肯定使个体能自觉地对待人生中的痛苦和逆境.人生价值的自我否定总与盲目性联系在一起,其极端体现就是自杀.自杀是一个悖论.珍惜生命,没有任何理由把自杀上升到精神崇拜的高度.人总是由自己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决定了人总处在自我塑造之中.人生自我塑造既发生于社会又影响于社会.人生的审美境界来自人生艺术化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2.
赵娟 《学术探索》2015,(4):108-113
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中国传统文人形象,甄士隐和贾雨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存境遇与人生选择,寄托着作者对儒道互补的中国士人心态的思考。如果说贾雨村的人生经历主要体现了儒家文化所主张的社会理想和道德人格,那么甄士隐的人生经历则主要体现了道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红楼梦》中这“一甄一贾”的人生轨迹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在人生价值选择上仕与隐的矛盾互补。  相似文献   

3.
杜鹃 《山东社会科学》2005,19(1):120-121
千百年来 ,围绕着人生价值问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观点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地位权势的人生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 ,人生的价值重在对于社会的贡献。作为体现人生自我价值的索取和作为体现人生社会价值的贡献 ,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但贡献是大于索取的 ,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准绳就是看他是否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墨子认为人生价值的内在根据在于对人存在的肯定,其外在根据是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反省;人生价值的本质是"尚利"、"贵义",凡是"利人"、"利天下"的人生都是有价值的,并指出"合其志功而现",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评价个体的人生价值.墨子的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启发意义.从墨子的话语中我们领悟到人和人生的价值都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只有立足于现代社会,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解读人生价值之本质,也才能真正找到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5.
论人生价值     
<正> 关于人生价值,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人生观的,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正是人生价值问题。从理论上认清人生的价值,对于树立严整、科学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有意义的。一、人生价值的特征什么是价值?“价值,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的作用”(《辞海》1979年版(上)第504页)。价值是体现物(客体)对人(主体)的关系的。那些对人不发生关系的物并不具有价值,因而不是价值存在物。马克思曾经从经济角度科学地分析了商品的价值,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然而,价值并不只是经济学范畴,也是一个有着更为广泛意义的哲学范畴。价值是对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利的,是起着积极作用的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6.
人生境界是人们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与宇宙的活动过程中所感悟到的人生的意义。冯友兰依照人的境界程度及其意义不同,把人的境界划分为四种类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生四境表明了一种发展,而天地境界更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完美展现,是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境界说的重心就在于通过人们对人生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全面了解、倡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靳义增 《中州学刊》2002,3(5):68-71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学人生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学人生分别奠定了入世与遁世的文学人生理论 ,各自体现了“士”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实用人生理想和“士”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审美人生理想。中国古代作家入世与遁世的人生模式 ,分别体现了“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 ,儒道互补的人生选择是调整入世与遁世人生价值冲突的有效手段。入世与遁世都存在着诸多困惑。整合多元文化精华是升华和超越文学人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个人自觉修炼培养高尚品质与道德智慧,以求取德性人格之充实完美的实践活动。道德修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做人、成人,还可以完善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乃至不朽。道德修养对社会也有重要意义,体现为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社会目的的实现。道德修养的目标是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现代理想道德人格应能体现和发挥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活力,并能在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适合形成这种理想道德人格的道德修养方法大致有外求博学、内省改过、自问反思、情绪调适、躬行践履和砥砺磨炼六种。  相似文献   

9.
从道德的本质和功能看,道德既有利于个人提升其人生价值,也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显然值得我们去追求。虽然在社会道德呈滑坡态势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总量确实一直在持续增长,但如果社会道德未滑坡,由于道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那么我国的经济状况一定会比目前的状况要好很多,因而道德实际上也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不愿意去讲道德,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止恶制度往往是负效的,不仅未能实际止恶,反而在纵容和鼓励作恶。要想让道德重回人心,可充分利用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来快速而高效地将各种负效止恶制度一一纠正过来。同时,还应做好两项宏观制度安排:一是社会征信制度体系;一是恰到好处的高福利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再谈“道德是动力生产力”──答周荣华同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力是物质的.同时也内涵着精神因素。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的积极性和能量发挥程度、劳动工具的改造和使用效率、劳动对象的认识和改造力度等.往往直接取决于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以及劳动态度等道德觉悟。道德不是游离于生产力之外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力量,而是生产力内部的动力因素。假如没有体现为“主观生产力”的道德觉悟,生产力将是“死的生产力”.不能成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否认“道德是动力生产力”的观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道德的功能和目的.没有能弄懂作为价值学科的道德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及其作用.更没有认识生产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11.
人生价值根源于人生需要。人生需要的性质和结构形成人生价值的类型。人生需要的满足和形式表现为人生价值的形态。各种类型的人生价值只有通过人生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而人生的实践活动过程,就具体表现为不断地求真(认识)、求善(改造、占有)、求美(欣赏)的过程。因此,真、善、美是人生价值的基本形态,美是人生价值的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12.
<正> (1)人生价值在于贡献这个人生价值观(以下简称贡献价值观)的理论根据和社会基础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至今没有作出有说服力的论证.在提问一个人应选择怎样的人生价值观之前,似应先问一下人为什么会产生关于自己人生价值的观念,因为只有弄清了“为什么要”,才能说明“要怎样的”. (2)人生价值观念不是同人类一起诞生的.原始社会的人还不会有关于人生价值的意识,因为当时每个人的生存、生活和一切作为人而进行的实践活动,都对群体(氏族、部落等)有着几近绝对的依赖性,人们还不能把自己同自己所属的群体区分开来,也不能把自己  相似文献   

13.
方鸿志  倪海 《理论界》2007,3(12):211-212
人生价值观决定人生价值的总目标。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和复杂化态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误区。客观形势、社会大环境也向高校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本文根据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运用科学理论,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树立科学的、进步的人生价值观,必须对人生价值观有一个历史的、发展的科学认识。为了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必须实现人生价值中心的根本转变,即从"以个体为中心"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生价值观。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中心我们在谈论人生价值的时候,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人生价值的中心。同样是讲人生价值,由于人们心目中的人生价值的中心不同,人生价值观也就不同。人生价值的这种区别,是同对"人"这一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生价值问题也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青年的重要话题。有的人由于受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的影响,误认为人生价值就在于追求个人物质生活享受和满足个人私欲,并以此作为人生的最大乐趣和幸福。这种错误思想,给自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后果。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明人生价值的实质及其提高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作贡献首先应该说明,所谓价值,是指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某种属性,是作为客体的外界物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关系。而我们通常讲的某一自然物,某一社会现象(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归根到底是说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事物的价值必须是能够满足人的一定的需要,同人发生一定的关系。否则,便毫无价值可言。  相似文献   

16.
解读新闻文化的价值观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文化的价值观是一个关于学科描述、价值实现和效果评价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包括了自在性价值观、制约性价值观、效果性价值观的三元结构的价值体系。自在性价值主要是指新闻事实本身,具有新和真的特点;制约性价值体现在传播过程的诸多因素里,有大小道理之分,诸如党性原则、利益共同体、政客影响、权威影响、传播制度和政策体系,以及新闻自由等,都可构成新闻的制约性价值;效果性价值是指新闻传播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这三者互相关联,为人们了解新闻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观参照系。  相似文献   

17.
崇尚科学的、经验的和自下而上的实证性分析,关注人的感性之维,充分体现了经验主义美学对朱光潜心理美学研究的影响,内在地体现了朱光潜对"科学性"的重视。其心理美学研究以人生价值实现为依托,深入具体现实,体现了审美与人生的有机联系。而以生命价值关怀为根本,广泛吸取中西不同文化精髓和思想观念,则体现了朱光潜"兼收并蓄"开放的学术胸襟。  相似文献   

18.
道德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是否满足主体(人或社会共同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的一种关系状态。它具有鲜明的属人性、主体性,体现着主体自身的尺度。道德价值的内涵十分复杂,既包括手段价值,也包括目的价值。道德不仅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承担着规范、约束、塑造和引导社会、人生之重任,而且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度量衡",表征着一个社会、一个人的发展水平和程度。道德具有实践品格,道德价值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生成的。道德价值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挥道德的"约束"与"服务"功能,使二者实现和谐和统一;特别是如何成人成己,创造性地提升自我,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道德所倡导的尊卑有等、重视整体、推崇道义、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表明传统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成功转化为现实的生活秩序。在这一过程中,集主观伦理精神与客观伦理秩序于一身的"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传统道德向生活秩序渗透的重要途径,也是古代社会道德生活成功构建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被誉为道德的国度。儒家、道家的道德学说构成了中国古代的道德生态系统。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平衡性、制约性、整体性等特点,庄子道德学说在道德生态系统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庄子道德观以"无"为基点、以"真"为原则、以"生"为目的、以"心"为归宿,为儒家道德愿景夯实了根基。庄子道德观沉积在社会底层,构筑起中国人的道德基准。庄子学说的价值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也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在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