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生前一再强调“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主张。他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会学生自己学语文,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工具课的作用,使其终身受用之。这是叶老一贯的教育思想,也是叶老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高度概括,对于深化我国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开创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笔者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是目的。从“教”到“不教”,有一个渐进过程。教师…  相似文献   

2.
<正> 地球概论是地理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其它专业一样,地理系有很多专业课,地球概论是学生最先接 触的一门课程,它有自身的特点。它以地球整体为研究对象,是关于地球整体的知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即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的物理学,具有抽象、立体和运动的特点。所以这门课程往往被认为是比较难教难学 的一门课。因此,在教学中,除有很多教具作为辅助手段外,图也是地球概论教学中非常重要和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历史这门课,包容古今中外,内容多、份量重。这些年来初中升学考试很少涉足这门课,待学生进入高中后,有志学理的同学也仅是应付会考,学习情趣很低,教师教起来也颇感头痛。针对现有新教材,横事竖时,门类广、内容杂,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较为牢固、准确、灵活地掌握所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化学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许多内容学生较难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达到教学效果,就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学化学教材教法”这门课的内容,学生都可以看得懂,听得懂,学生往往认为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学习,考试时背背就可以了。凭自己的素质也能上讲台,因而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这门课可学可不学。针对这种情况,摆在“中教法”教师面前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教学原则?如何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遵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6.
严肃性与生动性的统一──提高《宪法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温晓莉《宪法学》是所有法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法学基础理论课中的重点课。它原则性、抽象性强,且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普遍性。这门课自来是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一门课。难教,是因它不像刑、民、诉讼法深有很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7,(6):34-35
在延世GSIS的第一个学期,几乎每个学生都要上一门课——Communication Skill,这门课主要是针对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开设的英文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文尤其是写作水平。这学期共有两个老师教授这门课,我选的是美国教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牛清霞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学得好坏,与中文系的毕业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有很大的关系,然而,现在却有许多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这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学艺术性...  相似文献   

9.
《地基及基础》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它包括工程地质、土力学和地基基础三部份。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涉及的学科面广,所以在较短时间内要想教好这门课程是比较困难的,学生要想学好这门课程也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要搞好教学,必须从严执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综合英语是外语科学生必修的主要基础课程,也是英语语言学科各分支学科知识的综合。开设此课,旨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注1)。这门课涉及了英语语音、语法修辞、翻译写作、词汇学及英语本土国家的概况等。因此,教好这门课,教师除了应该对各分支学科知识有较广泛的了解外,还应讲究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一条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路子,以求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了教好这门课程,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试用了“有序启动式”教学法(注2),现将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今天的年青学生,对这门课讲授的内容——文言文以及文言文的有关知识,一般来说都比较隔膜。这就导致有些人害怕它,有些人讨厌它。因此,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摆在我们每个古汉语教师面前的应该研究的课题。通过多年的观察与实践,我们认为,想把古汉语教好,就应该努力地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的历史基础教育存在的严重不足首先,重教师的“教”,不重学生的“学”。在备课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各种教法实现教学目的,虽然也备学生,但那出发点是研究让学生如何接受、消化、吸收教师教的内容,虽然也注意课上提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但提问的着眼点和归宿是引导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结论上去。所以虽然教师用尽了各种手段,学生也回答了许多问题,但事实上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主体地位。因为无论是一堂言还是群堂言,学生思维训练的入径和出径都是封闭的,因而思维训练的成果也是受局限的,几乎谈不…  相似文献   

13.
师专中文系科的中国通史是讲授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每周两课时,一年教完,内容多,课时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一困难,就要更多地研究教学方法,教师在考虑教学方法时,常常从怎样教好课、上好课着手,对教师的“教”研究得比较多,对学生的“学”,则往往不够重视。现在仅就学生学的这一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是高等师范学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传统的基础课,也是学生在今后中学语文教学中用得最多的一门课,但是,近几年来,不少从事现代汉语教学的同志认为,现行教材的内容与中学课本中汉语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有相当部分的重复,反映在教学效果上就出现了“教师辛辛苦苦,学生不感兴趣”的现象,以至有的同志以为这门课已走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十字路口”,教材亟待改革。但是,文科的学习不像理工科学习那样从不懂到懂,阶梯式上升前进,“而是按照自身的特点,在不断地循环和反复中不断地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科  相似文献   

15.
导入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教学技能。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彩的导入能像磁石般地吸引住学生,为一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简言之,它是一保书的标题,也就是一课书的名称.它最直观地体现了这一课书的内容。每一课书都有课题,每个课题都是对某一历史时期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我觉得从分析课题导入新课既简捷又能抓住重点。通过教师对课题的分析,不但可以开宗明义,抓住主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整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1.用提问…  相似文献   

16.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的教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泛读课程教学实践中 ,会出现由于教材质量问题显得无针对性、学生不知道应该从这门课学到些什么 ,和教师很难执教的情况。囿鉴于此 ,文章认为内容好的教材是泛读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 ,并进一步提出了教英语阅读的技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初中教材改革变动最大的是综合理科──自然科学的开设。师专物理系应如何适应这一改革,笔者在本文中对物理系在校生的培养和自然科学在职教师的培训作了探讨。浙江省初中教育改革已处紧锣密鼓之中,新的课程设置、新的教材已于1993年下半年全面推广和试用,而变动最大的是综合理科──自然科学的开设,它综合了原来的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生理卫生及自然地理等课程的内容,学习期限为五学期,每学期每星期为四课时,到第六学期作为选修课开设。因自然科学这门课内容多、时数紧,故在试教区的反响很大。为此,作者特赴诸暨市试教区对两个镇的六个“乡中”进行了调查,并与教物理与自然科学的老师进行了个别讨论,重点访问了教自然科学的物理系毕业生,还参与了一个镇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参加了诸暨市试教区校长座谈会,多次倾听了试教学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意见。意见集中起来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教材问题,二是教师问题。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即教师对这门新课的教材不能适应。我们师专物理系前几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对当前的教改,尤其是变化很大的教材改革无法适应,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今后的毕业生总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师专物理系为自然科学这门课的开设,在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18.
一、力学课的任务和它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也是物理学中其他各科的基础,因而切实地教好这门课是很重要的。高校力学课的任务是什么呢?虽然力学的基本规律在中学时期都曾经讲过,但其概念都是初等的,而且没有从整个力学的理论体系上来介绍力学这门学科,对它的研究方法,理论形成过程等等,都不可能给予详细介绍。高校力学课的任务则不仅要将中学力学课程中建立的每一个概念更深入一步提高到新的高度上来,而且要着重介绍其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及其形成过程,以及它在整个物理学范畴内的地位等等。此外,在力学教学中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能力。关于能力一词,它的含义是很广泛的,有各种各样的能力。而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学习知识的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话》课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增长语文知识以及其它能力素质 ,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要搞好素质教育就要开好这门课程 ,教好这门课 ,管好这门课 ,学好这门课 ,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20.
写作课是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写作能力则是衡量一名学生是否学好这门课程的标准。但是,由于传统的写作课长期以来在教学上一直遵循教师在课堂上侃谈写作理论,重复讲解主题、材料等知识的模式,忽略了对写作实践性这一根本属性的探索,因而学生修写作课除了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