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申淑芳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引周年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究竟起了何种程度的作用,至今世界各国学者存在分歧。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版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刊非常多,但这...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金龟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至今已经整整50周年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为最终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和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和阐述了世界经济新格局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作为多极化新格局第一阶段,美、日、欧三极格局的形成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经济体制的全球接轨与趋同化;二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交织并行;三是新格局下整个世界基本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本文还对世界多极化新格局由目前第一阶段的三极格局朝第二阶段的五极格局、第三阶段的七级格局方向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在亚太甚至整个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东南亚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东南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中国经济的互补性、华南地区在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开始,逐步深入,最后具体分析了华南地区在加强与东南亚经济合作中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抗日战争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也推动和促进了中国战场与苏联战场、太平洋战场相互支持格局的形成,从而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冷战与两大阵营对峙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使战后国际战略格局出现新局面:欧洲列强势均力敌的传统均势格局已被打破,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苏联作为一个政治、军事强国在欧洲崛起,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极对立的新格局。 战后初期两极对立的格局渊源于雅尔塔  相似文献   

7.
郭吴新教授撰写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一文,是一篇中国经济研究与世界经济研究密切结合、思想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佳作,既有创见又有新意,对我国正确估量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趋势很有参考价值,对增强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也将发挥鼓舞作用。关于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观点和结论存在不小差异。郭吴新教授的论文,以系统翔实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取得的进步和达到的水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这个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对未来2000年、2025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而又独特的地位。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创造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起着承前启后和指导中华文明向现代过渡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多元一体格局概述入手,对河南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丰富文化出彩形成的贡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世界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上各种基本力量对比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或体系。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从欧洲中心到两极格局再到多极格局的三次重大变化。当今世界格局仍处在形成之中,其基本架构是“一超多强”,发展趋势是“多极化”。其主要特点是“一超”与“多强”并存、世界总体缓和与区域动荡并存、反霸反恐任重道远、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平崛起是新的世界格局下未来中国的角色定位,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存在三大制度设计缺陷。核心货币国家收取铸币收益、通货膨胀税和来自外围货币国家的贸易保险费用。新世纪的货币体系应该打破现存的世界货币体系利益分割格局。欧元区域货币制度建成后,挑战美元核心货币地位。亚洲区国家应该建立亚元制度,形成亚元、欧元和美元三大区域货币鼎立共存的21世纪世界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世界贸易格局变动中的中国因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世界贸易格局变动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中国的崛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与合作,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影响世界贸易格局变动的重要因素.这种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动,又反过来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篇颇有新意的力作——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池元吉郭吴新教授撰写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一文,是一篇中国经济研究与世界经济研究密切结合、思想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佳作,既有创见又有新意,对我国正确估量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了新文学的阶级观念,20世纪世界文化、文学发展的新格局又决定了新文学必须具备人类观念;同时,新文学在其特有的地域意识的基础上,也展示了它在继承和融会中形成的宇宙意识。在新文学的人类观念和宇宙意识的表达中,中国现代象征主义不仅以其独特的话语功能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而且也因此显现了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历史上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国曾经是周边国家大批派遣留学生的人才培养圣地。然而,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中国人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了西方的先进,从最初的只承认其坚船利炮的“奇技淫巧”,到后来承认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上的某些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人才培养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输送学生出国留学成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一个特殊途径。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晚清最后30余年里,形成了三次留学热潮。“为国家储蓄人才”,容闳促成学童赴美留学热潮的第一波是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使中国终于认…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石油世纪,石油在整个20世纪意味着控制权。展望21世纪,随着石油剩余资源量的不断减少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实现能源替代是个必然趋势。但是,在找到足够数量替代能源之前,石油的地位和作用仍将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前半期,围绕石油控制权的斗争将会表现得相当激烈。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赖有自己豪迈的石油工业,得以在20世纪的后半期,任凭世界石油风浪起,稳坐“钓鱼船”;面对21世纪,昂首阔步,信心百倍。中国这支英雄的石油队伍,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工业发展道路,谱写了一部世界石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推动和促进了中国战场与苏联战场、太平洋战场相互支持格局的形成,从而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也直接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有力地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相似文献   

17.
语言传播总是和文化传播联系在一起,对于增进国际交流和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许多国家都把向世界推广本国语言放在突出地位。2O世纪8O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影响的扩大,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热已经形成,而旨在向外国人传播和推广汉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不断得到发展,有力地推动着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更好地融入世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五十多年了。战后五十多年来,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中,西方及前苏联等国史学界都竭力强调、夸大各自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对在二战中做重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的地位与作用,却是轻描淡写,或者视而不见。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二战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整理了丰富的资料,用事实充分肯定了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政府在20世纪后20年所进行的最为重要的发展策略,它与全面改革的策略相适应,互动发展,取得了最为成功的发展经验。期间,我国对开放格局共进行了四次重大的战略调整,每次调整形成各自的特色。四次开放格局的形成体现出鲜明的规律性,并以20世纪末提出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思想为里程碑,使对外开放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格局。21世纪,当西部大开发不断深入时,各级政府必须有恰当的开放政策策应。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关系史表明,每次国际格局变动都会引发重建国际秩序的斗争。当前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正是两极格局瓦解,国际新格局形成中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旧秩序既不合理,又不公正,并给世界人民造成许多严重后果,因此否定旧秩序,建立新秩序是十分必要的。在世界新旧格局转换时期,各国根据其国家实力地位和战略利益需要,纷纷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主宰世界,建立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秩序,故其斗争的实质,是第三世界国家在新形势下进行的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斗争。故具有非常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