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就业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生活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我市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几年来,由于城镇劳动力的剧增超过了经济发展所能安置新增劳动力的承受能力,酿成了我市又一次新的就业高峰.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并关系着全市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安定团结的大局.因此,认真研究我市当前就业高峰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寻求缓解就业矛盾的对策,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广东劳动力市场经近十年的发育,已初步形成国家、民办、私营和自发四个层次的市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劳动力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配置的积极作用.而且,市场配置劳动力的复盖面越来越大.目前,广东的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劳动力配置,基本置于市场机制作用之中.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及外省民工流入广东务工中,基本上是通过市场配置的.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广东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中就业已达800多万人.同时,12年来有400多万外省劳动力先后进入广东务工经商,目前仍有约200万人在广东就业.全民单位和大集体单位的劳动合同职工和临时工,也基本由市场调节配置.据粗略统计,每年新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中,有90%以上是通过劳动力市场这个媒介进入就业岗位的.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人力资源就业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劳动力供给旺盛而需求不足,造成部分劳动力未能利用;而除去总量压力,由于劳动者技能、知识结构与市场的需求结构不相符,以及劳动力市场本身的效率欠佳,造成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和工作岗位同时闲置;另外,由于一些微观用人机制和宏观的制度安排等问题,造成了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的状况。本文从劳动力供给调整、需求调整和改善制度环境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我国从1979年起推出了转移就业策略,借助于强大的剩余压力的推动和悬殊的工农城乡收益势差的拉动,农民转移就业很快进入高潮。这缓和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矛盾,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同时也有新的问题,如农业生产停滞,转业后期明显受阻,甚至出现回流以及转移就业具有不彻底性,普遍采用了兼业形式,等等。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发生着深刻的转型,传统产业劳动力溢出、新兴产业出现“用工荒”,使得二代农民工的就业及其保障问题凸显.如何因势利导,解决我国二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汤晓颖  向辉 《天府新论》2004,(Z1):49-51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企业下岗人员就业的局面,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就业问题应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劳动力资源教育和培训工作;健全失业保险和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和规范灵活就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产生了深远影响.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出现了新特点乡镇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下降;乡内就业比例逐年下降,省外就业比例和绝对数加大;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流动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非正规部门成为吸纳流动劳动力的主要载体;生成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群"等.为科学、合理地从政策方面提高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构建各种有利于流动的社会制度、为非正规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素质等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非正规就业的关键问题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就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国际经验、历史发展、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来看,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对于解决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非正规就业存在劳动关系不规范、技能培训缺乏,社会保障缺失、管理和服务滞后等一些列问题,制约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解决非正规就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必须立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和就业形势.建立社会保护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劳动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解放后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放松了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并且在“大跃进”,“文化革命”等几次经济大曲折中造成了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酿成了从78年到82年的严重的待业问题。经过三中全会以来的努力,待业问题有所缓和,但几次曲折的经验表明:当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发生严重失调的时候,要么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待业现象,要么由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超量结合严重影响劳动就业效益,或二者同时并存,最终陷入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的不良循环之中。本文希望通过对投资就业弹性的探讨,提出若干实现扩火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触底反弹,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秩序基本恢复正常,就业市场比较稳定,寄生性小企业倒闭多,机器排挤工人的问题较之前更突显.在市场需求约束明显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面临着新的考验.但需求对就业的影响是先决性的,技术对就业的影响具有选择性,在市场需求约束下,企业选择不同的技术提升路径可产生不同的就业效应.后危机时期,细分技术激励政策,选择合适的技术提升路径;重视农村劳动力本地化就业;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体面就业"的能力均是切实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市场排斥与边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由于不具合法就业、定居身份,缺少进入正规部门的门槛和资格条件,就业权力和就业保障被剥夺,或者由于市场运作的内在逻辑、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就业市场所具有的排斥与区隔的逻辑叙事,农民工被排斥在正规劳动力市场之外,处于最脆弱、不受保护、报酬或保障均较低的位置,被迫从事"边缘的"而不是"正规的"、艰苦、危险、劳累或肮脏的工作,这种生存处境意味着,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有可能遭受非正式经济所带来的贫穷与边缘化,使农民工陷入了一种发展困境,被排斥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之外,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半个多世纪以来,内蒙古地区的劳动力就业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由于制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的劳动力就业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状况加剧,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困难,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设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战略任务之一。理论与现实都要求,构建城乡劳动力就业缔约模型,以阐释中国劳动力市场现实运行状况。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二元分割,主要表现在市场进入壁垒、不同于市场的演变、子市场的特征、进入市场后缔约的影响因素和市场主体的特征等各个方面。对于农村劳动力在非正规市场中遭遇的一些问题,主要应当从市场发育、市场特征、劳动者的组织化状况和相关制度安排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4.
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对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各国均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我国失业问题的产生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殊原因,而且西方经济学的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失业理论由于受到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具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但是,西方失业理论的分析失业原因的方法和解决方法对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西方传统失业理论进行归纳和评述,以期为解决我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与转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虽然成功地实现了1亿多人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随着改革的深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不容乐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根据对未来10年内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分析,我们仍将面临着1.5亿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1.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过剩。由于生育下降滞后的影响,与80年代相比,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的压力在90年代有了很大缓解。按中国标准计算,1982~1988年农村劳动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产业发展怎样有效促进就业成为经济理论界的重点课题.由于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范围广、就业容量大的特点,它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就业.作者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的具体思路:遵循产业演进规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改革第三产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培育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增强劳动力流动性等.  相似文献   

17.
在体制转轨、结构转型期,由于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结构性失业非常突出.解决结构性失业有赖于新兴产业的成长和劳动者新的劳动技能的形成,而劳动力无论是从传统产业转入新兴产业还是新就业于传统或新兴产业,都存在适应能力的问题,只有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才能缓解结构性失业现象.  相似文献   

18.
1985年湖南城镇劳动力待业率降到1.2%,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但从1986年起,待业率又在逐年上升,1989年升至3%以上。四年翻一番多的上升速度,令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我省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就业市场已经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其中持续而稳定的新成长劳动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是农村新增劳动力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且呈总体下降趋势.为了推动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需要根据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特性进行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一、国有企业作为再就业主渠道的功能已丧失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中国首先是一个人口和劳动力过剩的经济。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国有企业作为实现就业的主渠道,第二次就业高峰期间上千万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基本上都是由国有和集体企业安置解决的。新增劳动力SO%左右亦为全民和集体经济所吸收。但进入90年代后,曾作为劳动力巨大蓄水池的国有和部分城镇集体经济,经营困难,开工不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亏损增加\盈利下降、负债累累、生存难保。目前,全国停产、半停产的企业约四万户左右,涉及下岗人员约IOOO万。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