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圌山风光     
江苏省镇江新区实验小学——圌山文学社简介2004年,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植根于镇江新区这片东依巍巍圌山,北滨滔滔长江的沃土,一群爱好文学的阳光少年,相聚在“有江南的小黄山”之美誉的圌山之巅——镇江新区实验小学圌山文学社诞生了!它由教科室吕赟、蔡百珍老师发起,校长殷晓峰担任顾问,自诞生之日,便在一条光荣的荆棘路上迈开了稚嫩而又坚实的步伐。“童年是人生的春天,儿童文学是写给春天的文学。”圌山文学社的社员恪守这种美好的信念,怀揣一颗不泯的童心,在文学社的实验田里快乐地耕耘着。两年来,圌山文学社出版社报24期,自编乡土教…  相似文献   

2.
袁祁 《百姓生活》2013,(12):19-19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是我国隋唐时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孙思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早年多病,立志学医,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孙思邈死后,人们将他晚年隐居过的陕西耀县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并在山上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当地百姓都要举行庙会,纪念他为我国医学作出的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3.
盘古大王庙是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西湾镇的一座庙宇,其庙会是西湾地区最大的民间节庆。当地民众对大王庙所供奉祭祀的神灵说法不一,或曰为汉族之盘古,或曰为瑶族之盘瓠。这反映了在南岭走廊一带,汉族与瑶族等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的事实,西湾盘古大王庙是民族融合的印记。从中可以窥知,乡村庙会在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盘古大王庙是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西湾镇的一座庙宇,其庙会是西湾地区最大的民间节庆。当地民众对大王庙所供奉祭祀的神灵说法不一,或曰为汉族之盘古,或曰为瑶族之盘瓠。这反映了在南岭走廊一带,汉族与瑶族等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的事实,西湾盘古大王庙是民族融合的印记。从中可以窥知,乡村庙会在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庙会里的烤串是一种“年味儿”
  要找寻北京过春节时的年味儿不得不提到庙会。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庙会,像龙潭湖庙会、地坛春节文化庙会、白云观民俗庙会、厂甸庙会、大观园庙会,等等,可以说春节期间,北京市每个区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庙会举行,虽然各地的庙会都力求办出自己特色、风格,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几乎所有的庙会里都有烤串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马晓东 《社区》2014,(32):58-59
我们离开张家口之前想到市区边上的云泉寺参访,它依山而建,宏伟壮丽,很气派,整个寺庙分新庙和老庙。老庙是明朝就已经建好了的,而新庙要更恢宏壮丽一些。新庙的装饰跟老庙一致,同样是依山而建,但是这个“依山而建”只是一个山体装饰,这个山体装饰我们开始以为是自然的,但是仔细看来有一些地方破损了,露出了里边的钢筋。但总的来说,道场很正,是很有震慑力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白族聚居的地方,解放前几乎所有的人都信仰“本主”,有些是一个村子祀一个“本主”,有些是几个村子共祀一个“本主”。各村信奉的“本主”都建有“本主”庙。同白族杂居的汉族、彝族、纳西族等,由于受白族的影响,也有祀奉“本主”的。$ 白族人民过去信仰“本主”,生死喜庆都要到本主庙去磕头敬香,信奉的虔诚,甚过信仰其它宗教。建有“本主”庙的地方,一般在旧历年初、年底或是“本主”神的生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有些地方还流行着“本主”走亲戚的习俗,到时要迎送“本主”,有的用轿抬,有的是骑马,有的还用大木车拉。“传说本主段宗是大理马久邑人,到上阳溪上门  相似文献   

8.
庙学(儒学、郡县学、路府州县学)和书院是元代儒学教育的重要机关。即在元代的官办学校例规集所谈的庙学典礼中,两者也被合称为“庙学书院”、“儒学书院”、“路州县学书院”、“府州军县学校书院”等。简言之,以“学院”作为两者的通常称呼,是指庙学与书院受到了同样的看待。这不外乎是两者在元代的性质相同和受到官府的同一支配的缘故。无需赘言,庙学即是官办,设立于各路府州县学。书院与庙学的产生不同,尽管它是属于民间的教育机关和学术研究机关,但自南宋末期已有官办化的现象;至元代,许多名贤书  相似文献   

9.
妙峰山位于北京城西北35千米处,主峰大云坨海拔1 291米,雄居于“小西山”诸峰之上.这里不仅有奇松怪石、清泉飞瀑等自然景观,更因香火不绝的碧霞元君信仰而素有“北京第一仙山”的美誉.闻名遐迩的“娘娘庙”始建于明代,灵感官、回香阁、玉皇顶三座庙宇群,依山取势,参差错落,14座殿堂中分别供奉着儒、佛、道和民间崇信的各种神祗.从清康熙帝敕封“金顶”庙会开始,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有数十万香客朝顶,数百档香会进香献艺.这里也因此成为京津冀地区民间宗教的圣地.除了作为民众的信仰中心,这里还因1925年顾颉刚等5位学者的妙峰山进香调查,而被视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发祥地”.2008年,妙峰山庙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其承载了民众生活的历史与记忆,这里又成为了传承民间文化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10.
关于辽朝皇帝实行庙号制度的时间有多种记载,结合宋人和辽代碑刻中的记载,可以确定辽朝的庙号制度当是在耶律隆绪即位后才得到完善;《驸马赠卫国王沙姑墓志》“赞”中的“太祖”是撰者焦习为了骈体文写作的需要,根据中原儒家文化传统而使用的词语,并不表示此时耶律阿保机已经有了庙号“太祖”;辽朝所谓的“太庙”不是严格意义上中原王朝的太庙,只是已故皇帝的“先庙”或“祖庙”,追尊皇帝并不供奉其中,皇后死后也不配享在相应皇帝的庙中,身穿红色锦衣的皇后神主木人是与契丹人传说女始祖赤娘子一同被供奉在木叶山庙中。辽朝所谓的“太庙”不是固定建筑物,而是由毡帐和毡车组成的,前面置纛,处于草莽中,跟随皇帝四时捺钵。  相似文献   

11.
清末四川庙产兴学过程中,作为庙会公产资源之一的庙树,在各地都曾被砍伐,以为修缮、营造学堂之用,或筹作学堂运作经费。在不同的地区,砍伐庙树的目的和特点有所不同。同时,砍伐庙树过程中存在弊混谋利的情况,引起了大量的冲突和诉讼,反映出清季推行现代化过程中国家与民众及民众团体在传统的习惯、仪式和信仰问题上常发生的对抗。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可增加我们对晚清地方学务运作过程和近代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日本镰仓时代后期即早期“五山文化时代”是以被称为“五山派”的禅宗僧侣为中心倡导的汉文化兴盛的时代。所谓的“五山汉文学”就是由“五山派”的僧侣创作及欣赏的汉文学的总称。中国南宋时期的禅宗界中,临济宗杨岐派中的大慧宗杲一系(在日本被称为“大慧派)以及虎丘绍隆一系(在日本被为“虎丘派)这两大系统十分昌盛。对中国“禅文化”的东渐进行梳理时,将其传播途径分为宋朝系统和元朝系统进行考察,从宋朝系统的文化内容中可以看出,其特点是以中国古典主义为基础的纯文学性格很强,比较有特色的作品大多是篇幅较长的古诗和赋等。元朝系统则更倾向于体味当时流行的文学本身。虽然其采取偈颂的形式,但在表现手法却相当接近于世俗文学。  相似文献   

13.
李明德 《北京纪事》2011,(10):104-105
京城近郊曾有黑龙潭,白龙潭景区,但有水潭又建有龙王庙的不多。如今古庙与潭水相映成辉,仍保留着传统民俗,年年农历四月二十五至二十八给龙王庙上香办庙会的可就更难找了。这里所说的是延庆县上磨村的黄龙潭龙王庙。该庙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虽经数百年苍桑,  相似文献   

14.
卧鹿山石庙     
卧鹿山,位于峭岩县城东南24公里的杨家堡乡松树秧村村后。此山山势险峻,奇峰怪石,林深草茂,景色迷人。卧鹿山石庙依山傍壑坐落在山前一平地上。石庙原名“效圣寺”,俗称“老古庙”,是省内现存唯一大型石村古代庙宇。1988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1928年重修的《触岩县志》记载,该庙为“唐(尉迟)敬德建,清嘉庆时,柏世彩重修,改石制。”所谓唐建殆为传闻,无稽可考,但清嘉庆时改为石制却是可靠的。石庙正殿三槛,高5.4米,宽5米,长9米许,36块精制巨型石瓦覆盖殿顶,整个建筑阶门窗为木制外,其余栋、梁、柱、瓦、屋檐…  相似文献   

15.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流纹质破火山,1996年雁荡山被列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科学考察点,被中外地质学家称为“天然博物馆”。雁荡山山水奇秀,天开图画,是我国唯一的大型滨海山岳型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相继荣获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称号。目前,正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6.
画说老北京     
绘昼盛锡珊(之二)护国寺这一幅画的是护国寺。笔者小的时候就会背北京城各个庙会每月开办的日子──“花市三,土地扇四,白塔寺五、六、护国寺七、八,隆福寺九、十。”其中,要数东庙隆福寺和西庙护国寺的规模最大,生意最红火。当时我们家住在西四,白塔寺和护国寺都没少逛。画面上画的就是庙会的情况,您直是够热闹的吧!护国寺始建於元代,是一座喇嘛庙,原来叫“崇国寺”。清代以後才改名叫护国寺。民国以後,这儿渐渐办起了庙会,从佛事活动为主变成了商业活动为主。在这个大型庙会上,有卖艺的,卖小吃的,卖估衣的,卖百货的,宝…  相似文献   

17.
论晚清贵州佛教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佛教经过明末清初的鼎盛发展之后,至晚清乃呈衰落之势。考其原因,从主观上讲,是由于贵州佛教日益世俗化、功利化,流于形式;从客观上看,则与“咸同之乱”和“庙产兴学”有直接关系,境内佛教寺庙,或被战火毁坏殆尽,或被“庙产兴学”占用,致使晚清贵州佛教遭到重创而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8.
薛涛,作为一个女诗人,历来受人重视,评价也颇高。其中为人称道的是她的一首小诗叫《题竹郎庙》: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涛《送友人》及《题竹郎庙》诗,为向来传诵”。近人郑振铎也在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63年版)中写道:薛涛“其诗轻茜而艳丽,时有佳句,象《题竹郎庙》。”  相似文献   

19.
余珊 《百姓生活》2010,(6):62-64
名扬海内外的佛教名寺法门寺,是东汉时期因供奉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而建塔、又因塔而建寺所形成的佛教寺院,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它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离宝鸡市90公里,北依岐山,南临渭水,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遥相望,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是华夏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相似文献   

20.
点校本《宋书》标点质疑丁福林一、卷十六·礼志三明帝大和三年六月,又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夫人吴氏日高皇后,并在邺庙庙所祠.则文帝之高祖处士、曾祖高皇、祖太皇帝共一庙。(第443页)[1]按:“并在邺庙庙所祠”,于文义窒碍难解。考之《三国志·魏志·武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