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受到两个基本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是文化的继承性,即文化发展的内部规律的制约;二是文化的时代性,即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我们应当为建立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总和,从文化精神入手研究文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首先要研究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外缘与内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崇德重义、持中贵和、实践理性四个方面;创造性地开挖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资源对当今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精神文明与生态文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中国社会,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建立在亲密的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宗法家族社会、专制王权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这四个方面从总体上制约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性质及其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体上呈现出极端国家主义的公法文化和私法规范极端落后的特征,本土资源中反法治的成分是主要的.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实质是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互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已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危机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它在现代危机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危机文化以《易经》为起点,随着传统社会的发展逐渐成熟。它在小农式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受到专制统治的政治因素和宗法制的社会因素影响,并存于儒家"天人感应"的文化内核之中。中国传统危机文化与政治文化、吉祥文化以及物质符号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心理” ,它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类似于“文化性本能”的现象 ,可以反作用于物质现象 ,是变革中最难变革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通过几千年的积淀 ,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既是古代辉煌的象征 ,又是制约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技术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文化观念在技术发展中起着隐蔽的但却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技术现代化过程中有特殊的意义.技术文化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技术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我国技术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着技术文化观念上的深层原因.阐释了中国传统技术文化观念的特征,中国近现代技术文化观念形成的背景、演变的阶段及过程.分析了传统的技术文化观念对我国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的影响.指出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发现和消除制约技术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因素,才能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文化与伦理相互制约立论,从文化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揭示传统伦理道德及其学说的发生、形成及其在传统文化中扩张和稳定性的根源;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结构,从不同侧面阐述传统伦理道德在整个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多元整合的特点,揭示伦理道德及其学说在传统文化中扩张的道路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以来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出现新的转变:私人报刊、出版事业的发展、知识分子群体的转型,启蒙思想和科学意识的兴起,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文化向大众的传播。然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传统文化的等级意识,资产阶级民主文化的暗弱,广大群众文化基础的低下,又成为制约文化大众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作为区域经济重要支撑的陕北区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生活,形成了陕北人自我满足的小农意识,知足常乐、安土重居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在榆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必须改造制约经济发展的文化观念、文化制度.加快榆林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先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们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为榆林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朝鲜族在中国生存的一个多世纪里,不仅确立了自己主人翁的地位,而且还创造出了朝鲜族特有的文化,形成了以朝鲜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现时代文化精神为基本特质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以其内在的、潜意识的方式,制约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行使着自己的支配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伦理道德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从历史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其主要特征体现为道德与伦理的分合传承。详言之,即理论形态总体适应与具体时代并存、基本架构经典纲常与世俗规范互动、发展模式内涵传承性主体创新统一、价值理念浪漫理想与浓厚致用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根基深厚,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的北方民族,在缔造自己民族的同时,也创造了异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有许多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尤以敦煌莫高窟和秦始皇兵马俑最为突出。在外来强势文化不断的冲击下,加强对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密切关注传统文化的嬗变实属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奠定了现实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文化渊源,而中国先进分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源流。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经验和指导方针。群众路线的实践使中国革命传统精神得以形成、发展以及时代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群众路线与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统一于"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儒佛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基础。儒佛道三教关系的演变与发展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动力及方向。本文从儒佛道三教关系入手,探讨其演变和发展的规律,进而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浪漫主义是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流派.浪漫主义电影与现实主义电影相比,在主题、表现手段、气质等方面都表现出独具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与浪漫主义电影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电影类型.中国的浪漫主义电影分为散文化、离奇科幻等几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圣人作为中国文化哲学的本体观念,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特质,而且作为哲学思维的主体和最高人生境界与最活跃的因素,是中国传统的圣人体道的整体直觉思维方法,以及崇古尊经的经学思维的重要基因。其一经形成,反过来又给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这一目标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冲突。如何实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官本位到权力制约的观念变革和跨越,由传统的集权型政治文化走向现代的民主型政治文化,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基础。从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表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思想资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形成时代需要的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将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与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