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茂艳 《理论界》2010,(7):179-180
对军校大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军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上呈积极发展趋势,但内部各因素发展不平衡,其中情绪觉知力最低;专业、年级、是否担任骨干和生源因素对军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有显著影响,军校应通过把情绪智力教育与军校的心理教育辅导、军事实践活动的完成、军校专业知识教育与管理和军校人文素质教育及军营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加强情绪智力教育。  相似文献   

2.
全面分析军校本科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军校学员目前普遍存在自卑、逆反、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这主要是由军校特殊的环境、军地反差、人际关系不协调、单性群体、激烈竞争、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等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充实和提高心理健康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学员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发展,人文的内涵也不断拓宽。军校学员人文精神包涵的内容更为丰富,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理应成为人文精神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的我军军校文化建设,留下了四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始终保持军校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始终以军校文化建设引领军事文化发展,始终着眼于部队需要建设发展军事文化,始终以提高军校文化软实力为旨归。这些基本经验,对今天进一步推进我军军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般著述认为,南昌起义中的女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批红色娘子军。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批红色娘子军应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以下简称武汉军校)招收的第一批女学员。武汉军校成立于北伐战争鼎盛时的1927年2月,是国共合作的学校。中国共产党对创办武汉军校非常重视,党中央、各地共产党、共青团组织都积极支持创办这所革命军校。1926年11月,武汉军校开始招生。各地党组织纷纷选派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来投考;认真负责进行招生,严格的初试、复试工作都由中国共产党人一手操办。最后录取学员1081人,其中女学员195人。军校成立了女生队,队长郑奠邦。后来又改成女生大队,大队长是李荣桂,副大队长为张桐慎。分编成三个区队,由杨伯珩、张麟书担任区队长;由彭猗兰、钟复光、唐维淑担任指导员。  相似文献   

6.
内战前,美国南部军校不仅在数量远远超过北方,而且其社会价值更值得关注。毫无疑问,南部军校发展兴盛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边疆环境、军事传统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南部奴隶主需要借助军事力量对抗北方废奴主义运动和维护奴隶制经济,南部新兴的中产阶级对于子女职业教育的特殊需求以及南部军事教育的特殊优势,助推了这一时期美国南部军校发展的兴盛。  相似文献   

7.
军事补偿作为国家补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仅包括现在学界研究的军事征收征用补偿,以及军事损害补偿,依照国家补偿的法理依据,由于军人的特殊性质,相对于普通公民已构成了"特别牺牲",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负担平等",显然需要对军人予以特别补偿。本文从军事补偿概念入手,对现在军事补偿问题的一些有待商榷的构架问题进行重构,进而引出"对内军事补偿"概念。并尝试从补偿的基础理论入手,给出"对内军事补偿"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慰安妇制度折射出了日本军人诸多特殊的性心理。在使用慰安妇过程中,日本军人的性放纵心理、占有和征服心理、补偿及校正心理、祈求平安和感受存在心理以及交易心理,有着充分的体现。慰安妇制度的建立,满足了日本军人的这些心理需要,从而起到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方军队管理思想的演进与发展以科学理性为指导,总体上缺乏中国军队管理这样深厚的人文传统。但近现代以后,适应管理环境变化需要以及西方军队管理思想对军人人性的全新认识,西方军队管理思想有了一个科学与人文交融,管理柔性与管理刚性结合的趋势,并进而促进了西方军队管理思想的革新和军事管理实践的转型。西方军队管理思想的人文转值得引起新时代我军管理研究者的注意,对我军法治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科学与人文、情与理的关系具有反思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军校学员健全网络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型人格——网络人格应运而生。作为现实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人格对现实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军校学员这一特殊群体网络人格的形成、对现实人格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培养措施,从而为培养军校学员健全的网络人格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戚超英  宋乃平 《理论界》2008,(11):169-170
21世纪的军事较量,已经集中体现在军人创新能力的较量上。加强对军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军教育体制转型的当务之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验,是我军实施创新型军事教育,加速推进我军院校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论文着眼军校校园文化在培育新型军事人才中的功能作用,着重探讨了利用军校校园文化培育新型军事人才的路径:价值导向、习惯养成、思维培养和品质塑造,为军队院校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黄埔军校建校过程中,时任国民党政治顾问的鲍罗廷为军校的创建工作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从建议孙中山筹建军校,到军校的建制、人员的配备、苏联军事顾问作用的发挥,以及苏联军事物资援助、军校政治制度的创设等等,都或多或少与鲍罗廷有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的一切同他们所争取的利益有关”,军人也不例外。军人利益指的是社会为满足军人行使其特殊使命而产生的各种需要所提供的体现为物质形式或其他形式的条件。长期以来,人们侧重于从政治宣传的角度考察军人,很少注意到军人行为与军人利益之间客观联系。本文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市场经济中作为个体的军人利益的变化趋向,提出浅见,诚清指正。一、军人利益、军事利益、国家利益《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道、存亡之理,不可以不察。这讲的是军事利益的极端重要性,而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军校学员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情感障碍,并对情感障碍的成因与预防加以论析。  相似文献   

16.
文化心理是文化长期内化于人心理的结果,其核心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体系和思维定势。先进军事文化是强军之魂,军人合理文化心理则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多元文化环境下我军官兵存在较为复杂的文化心理现状,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强军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是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新式的军事学校,其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都是不平常的,是近代军事、近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是关于它的研究,无论在史学、军事学、教育学界,都是很不够的。对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清末民初军校发展的历史进程,清末民初军校的分类,清末民初军校的历史作用等,还缺少系统的论述。 一、清末民初军校发展的历史进程 近代军校起于道咸年间。此时的中国政局,面临着千古未有的“大变局”。这极大地触动了士大夫阶层,“师夷长技以制夷”,“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议论鼓噪朝野,一个军事近代化的运动便首先被推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北朝的军事监察官主要有监军和军司,其次是军副和催军使者。监军的职责主要是催督地方军事,参与主将的军事谋划和为军人录勋。军司的职责是为军人录勋、节度诸军、统兵作战和参与军政谋议。  相似文献   

19.
军事问题始终是18世纪德意志启蒙运动的重要话语之一,但却常常受到忽略.洛恩的《论军人》作为德意志早期启蒙军事论述的代表,对启蒙时期德意志的军事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论军人》将启蒙价值引入军事领域从而改善军事状况的思考具有进步意义,是18世纪德意志启蒙思潮进入军事领域的一个例证,成为18世纪中叶"军队启蒙...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军事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知识,结合军校职称评审制度的实践情况,对职评制度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