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云静 《领导文萃》2009,(22):66-70
作为周恩来总理的秘书。纪东撰写的回忆录《难忘的八年》真实地记录了总理最后八年的人生历程,谱写了一曲总理晚年的大江之歌。  相似文献   

2.
纪东 《领导文萃》2008,(7):68-72
从1968年8月直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作者纪东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所以,本书透露了不少周总理日常生活的细节,再现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他的敬仰与怀念反而与日俱增。在周恩来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他不仅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而且在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创新上颇有建树。今天,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周恩来同志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于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10,(4):138-138
<正>据周恩来的秘书纪东记忆:1970年夏天的一天,他按照每天的工作程序到周总理办公室整理文件。在整理时,发现一张四十二开的纸,周总理在上面抄了一首歌词,题目是"不公与不干"。这四句唱词是这样的: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暖和麦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  相似文献   

5.
河之洲     
三位总理的饭局周恩来自掏腰包,减轻别人负担。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县委书记的党向民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炊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快吃完饭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县委的司务…  相似文献   

6.
<正>据在周恩来身边做菜多年的老厨师王诗书、桂焕云回忆,总理喜欢吃烩干丝、红烧百叶结、红烧狮子头等。"文革"前,每逢过年,周恩来和邓颖超都要请工作人员一道吃顿"团圆饭"。这时,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自下厨,做几样拿手菜。而总理最拿手、每次下厨必做的一道菜,就是红烧狮子头。1958年"大跃进"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总理坚持不吃肉、蛋、鱼类食品,狮子头便再也上不了他的餐桌。直到1965年国民经济完全好转了,他才又允许厨师为他做红  相似文献   

7.
<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无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周总理曾经说过:"我们像  相似文献   

8.
1958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恩来委婉地提出,请考虑自己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会议挽留周恩来继续担任总理。会后,邓小平拟了个会议记录,写道:会议认为周恩来"应该继续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并把这个  相似文献   

9.
20年前的1月8日,周恩来总理永远告别了他终生倾爱的小超,告别了他终生服务的人民;告别了他的每一个白天,也告别了他的每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5年,北京中南海西北角西花厅就一直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办公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的每个夜晚,至今都令人缅怀。  相似文献   

10.
陈凤尤 《领导文萃》2011,(Z1):54-58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故乡淮安,在求学、从事革命事业的几十年间,周恩来有过很多机会回家乡,但他竟然一次都没有回去过。周恩来的秘书王伏林曾回忆说:"总理离家后,虽然没有回过一次,但他经常思念淮安,思念家乡。那年,总理从广州飞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作为新中国外交方针的重要决策者,作为新中国的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外交才华得到了充分显示,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无与伦比的贡献。毛泽东说:“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这一年周恩来51岁,外交部长一职他兼任了10年。以后,虽然他  相似文献   

12.
<正>周恩来是中共中央常委、军委副主席、政协主席,又是一国总理,所以,他的国内外事务特别紧张繁忙。因此设立了总理办公室,配备了一些秘书,协助他分担点事务工作,节省他一些时间。我到任之前,总理办公室刚刚做了较大的精简和压缩。过去总理办公室人员最多时有20多人,下设几个组。1957年,中央决定精简机构,周总理带头响应,近半数的同  相似文献   

13.
与张一纯交谈,我们的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他父亲张治中、重庆谈判和他父亲与周恩来总理的私交。张一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谈了他家和父亲张治中与周恩来、邓颖超之间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14.
曹应旺 《领导文萃》2010,(19):63-67
<正>最早称周恩来为总管家的是朱德。据薄一波回忆,1948年5月,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薄一波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向刘少奇、朱德汇报经济工作时,朱德说:"快啦!咱们的周恩来同志快来了,他是个管家的,管这一个家。他会把这个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5.
<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51岁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下乡当知青期间知道了我的表叔——杨超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担任过政治秘书。出于好奇,我曾多次找机会请他讲述往事……开始跟随周恩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成立后,亲属们在得悉周恩来当上一国总理之后,希望获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来头脑冷静,在处理亲属的一些要求时,都能直面应对,绝不违反党的纪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性的"官德"。同时,他也决不是"黑脸包公",对周家一些确有才干的人也尽心培养,照用不误。不给"嗣子女""义子"名分1938年,周恩来应邀到武汉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那是中国共产党人自1927年以来首次在"国统区"以公开身份露面。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领导者》2006,(8):18-19
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军队不断侵占我国西藏的边境地区,挑起边界冲突。为了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周恩来总理冒着风险访问印度,与尼赫鲁总理进行会谈。虽然周恩来的和平努力未能完全收效,两年后中国军队被迫对入侵的印军发起还击,但他在此次印度之行中显示出的儒雅的风度及雄辩的口才,依然征服了新德里新闻界。  相似文献   

19.
哈益明 《领导文萃》2012,(23):58-62
周恩来能喝酒,但往往只有在高兴的时候才喝,偶尔也有心情不佳时的应酬。周恩来饮酒一般很有节制,经历过无数酒宴,喝醉酒的时候很少,且都发生在他心情愉快、情绪极佳的状态下。一周恩来第一次喝醉酒,是在他与邓颖超结婚的大喜日子里。邓大姐后来对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起这件事,笑着摇摇头感叹说:"从那天起,我才知道总理能喝酒;也是从那天起,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总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开国总理,连续任职达26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并融入政府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独具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思想。他的行政管理思想与践行所贡献的成功实践经验都是行政管理学研究中极其珍贵的精神宝库。学术界、理论界对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践行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地深入研究,产生了许多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