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牧李   《社会科学研究》2012,(1):38-43
快乐经济学认为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因此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都应服务于国民快乐的增长。运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快乐并不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人类的行为通常指向外在对象及其价值。由于应然奠基于价值之上,所以价值应成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经济学的所有政策结论都必须建立在对价值的充分讨论上,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应该以促进社会的价值增长、提高社会的价值层次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快乐经济学"之三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近期流行的"快乐经济学"进行了经济学、逻辑学、文化文字学三方面的分析和批判.认为"快乐经济学"学科的提法不可取.经济学需要研究快乐,但对快乐的研究应从快乐产业的角度着手.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学科具有价值中立、科学性、历史性的学科特征,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分析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探讨经济学是否价值中立,是否是一门科学,以及西方经济学的无根性.  相似文献   

4.
自 2 0世纪 80年代下半叶以来 ,产权这一概念在中国广泛使用 ,然而什么是产权、其与所有权的关系是什么却是国内外一直争论的问题。在剖析西方产权理论 ,阐述我国产权制度范畴内涵的基础上 ,本文对我国产权制度的选择提出若干建议 ,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公司享有法人所有权是理顺产权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艺声 《东南学术》2004,(5):150-154
孙绍振新美学原则的当代性反思判断,其契机主要指涉"美是生活"论、"生活决定"论与"政治一元"论等三大传统观念提出挑战、质疑与反拨;其学理则进一步指涉机械反映论、二元对立论与非审美论等三大形而上悖论作出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龚唯平 《学术研究》2001,1(11):46-49
自从凯恩斯革命兴起以后,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潮就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主流.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风起云涌,国家经济职能的不断强化更是成为了一种历史发展趋势.然而,在有关国家干预理论的研究中,很少有人从国家职能变革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上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并往往忽视马克思在这方面的重大理论贡献.本文围绕这些问题作出了新的研究与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就是要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资源配置无效率,因而必须要求政府的参与。政府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就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型,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经济性、社会性、制度性和道德性公共品。  相似文献   

8.
沙产业、草产业是钱学森院士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标志是延伸产业链条,强调"四过"转化(过光、过腹、过机、过市),促成良性循环(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实现"三生统一"(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保证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草畜工贸四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龙型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的涉农工业化集约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之路。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举措;也是符合西部特殊规律,兼顾历史、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基础的大整合、大创新。  相似文献   

9.
“文革”结束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搞好经济建设,就离不开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晚年胡乔木围绕经济学研究的重性、重视两个根本问题的研究、注重对世界经济的对比研究、培养应用型的经营管理人才等方面就深化经济学研究作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思考,对深化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合理性原则在国内一直地位模糊,主要原因来自理论层面。行政自由裁量行为与羁束行为的传统划分以及形式法制主义观念,使该原则之"理"与"法"的内在联系未受重视,甚至不经意地被割裂。从法理学角度辨析,两者乃具有内在同一性,并且这种同一性恰是合理性原则的要义所在,也是其作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真正基点。  相似文献   

11.
从诗的对面写自己的情思,这种创造意境的方法为“对面取象”,或曰“对写法”。它源于《诗经》。在诗法臻于极致的唐朝,这一诗歌创作技巧更为诗人们自觉而圆熟地运用;特别是在送别诗、怀人诗中,“对面取象”这一创作技法,以“实象”和“虚象”的交织为特征,以“实象”和“虚象”摆放的位置为格式,不仅能够深入细腻地达难达之情、述不尽之意,而且还能够使作品层次叠加有致、意境摇曳多姿。同时,唐诗中的这种创作手法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痛苦对于经济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假定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快乐与痛苦是互相排斥的.这种观点对痛苦的本体论意义缺乏认识.由于客观价值的无限性和人类自身的有限性,追求较高价值意味着同时放弃较低价值,因此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必然会体验到痛苦,痛苦是人类追求更高价值的主观相关物,从根本上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不同层次的情感是不同质的,快乐与痛苦无法互相抵消.经济学所关注的只是派生形式的痛苦,即匮乏所导致的痛苦,这种痛苦只有在追求价值能力衰退的时代才会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学经历了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再到快乐经济学的变迁。在这些变迁中,中国发展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快乐经济学的提出,是中国发展境界的提升。在发展经济学与快乐经济学之间,有着无比密切的联系。如果离开发展,去侈谈快乐的问题,将是十分危险的。  相似文献   

14.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悠久的羌族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文化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今日的羌族居住在岷江上游,仍有着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等宗教观念,他们信奉"万物有灵",禳灾纳福都离不开宗教祭祀活动,羊皮鼓是羌族无字的书。羊皮鼓舞是羌族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羊皮鼓舞文化符号的认知,发现羊皮鼓舞有着鲜明的功利性色彩,较强的娱神目的。这种古老的仪式映射出羌民质朴的审美心理与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之后,快乐已经成为西方理论界研究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化批判理论、文化民粹主义和女性主义是大众文化快乐研究领域三个最富影响力的理论派别,这三个不同的理论派别均遵循着一个共同的研究范式:将大众文化的快乐政治化。这表现在将大众文化快乐的价值定位在政治层面,将快乐置于解码者所处的政治语境中加以解析,将快乐产生的原因解释为与某些政治因素相关联等三个层层推进的方面。大众文化快乐的政治化研究范式有一个缺憾不容忽视,即大众文化自身的文化价值一直没得到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端人才的关键步骤,在校学生是高等院校的主体,而高校食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的生活,在关注食堂饭菜质量外,我们也特别关注食堂饭菜价格的制定问题,因为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在学校食堂的吃饭(购买)决策。文章通过对高校食堂一般定价行为的讨论,来思考一些相关的事件背后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西方热播的、林林总总的真人秀电视节目中,审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现象。审丑是一种以其艺术的存在否定丑自身的独特的美,它拓展了人们的感性世界,具有美的事物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审美魅力,历来是文学家、艺术家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倘若审丑不是审美的手段而是终极目的,就背离了人类道德与社会价值观的要求。因此,如果西方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丑总是把镜头对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庸俗低劣,就不能鼓舞人们用积极进取的态度来战胜丑。  相似文献   

18.
随着都市美学在都市计划学领域的运用,建筑景观科学的发展更具现代审美性,都市景观设计和规划也逐渐成为现代都市建设和都市文明进步的助推器.景观的设计是将各类要素根据在都市中的功能类型组合为一个有机的景观形态整体,其现代性理念突出表现为人文意识、审美取向和科学法则;通过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法的交织使用,使都市景观既和都市圈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处,又使每个都市的特色更加鲜明,更激发起居住者现代的、科学的、审美的情趣.因而在都市景观要素分析中,景观要素,景观形态和都市功能、都市生态的多重有机整合构成了都市景观计划的现代性和美学原理.  相似文献   

19.
自王亚南先生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学”这一概念以来,已有71年,期间许多经济学家进行了积极探讨.中国的大国地位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质对中国经济学创立提出了现实要求;美欧日经济学研究的误区、国外经济学的中国化、中国经济实践的理论化与国际化则成为创立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必要;“中国经济学”提法与范式的不断探讨、研究方法的不断引进与创新和众多部门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为中国经济学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学“资源、区域、产业、环境、协调”的研究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而中国经济学的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与培育的协同效率,任务是研究如何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性描写的伦理思考和艺术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小说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突破性禁区,90年代后兴起性描写热。性描写热的形成除了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外,也与当下的审美文化密不可分。“性”这把亦善亦恶的双刃剑,需要人们对性描写作出理性的思考和艺术的规范:社会普遍的道德心理承受水平是其不可逾越的伦理底线;深刻的探究人性和人生方能使其不失品格;隽永的意蕴和丰富的启示力是性描写需要遵循的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