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数事实证明,那里有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黑暗統治,那里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总是要起來革命的。”——中共中央:《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議》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二日爆发的印度尼西亚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統治的民族起义,是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人民革命起义。这次起义搖撼了荷兰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統治,大大地促进了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政治觉醒,为印度尼西亚人民指出了驅逐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帝国主义吞併朝鮮和血腥的殖民統治1919年3月1日,英雄的朝鲜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而举行起义,用鲜血在朝鲜民族解放斗爭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一”起义。朝鲜人民每年都以悲壮的感怀来迎接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日! 朝鲜之所以爆发“三一”起义,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十九世纪中叶,就在欧美  相似文献   

3.
荷蘭殖民者在侵据我國台灣的三十八年中(1624—1662),对台灣汉族和高山族人民進行殘酷統治和掠夺的方式很多:軍事上除了在台灣西南部和北部侵占区建立統治据点的城堡外,并派遣侵略軍隊到处進行鎮压掠夺。政治上施行殖民地的統治办法。經济上除了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外,对高山族人民还進行超經济的掠夺,随意强迫他們貢納。文化教育上实行灌輸宗教思想和奴化教育等。关于荷蘭殖民者在侵占台灣三十八年中的殖民統治,过去在我國学术界,都沿說是施行“結首制”。关于“結首制”的办法,刘大年等著《台灣歷史概述》曾这样介紹:  相似文献   

4.
(一)曹操与黄巾的关系东汉末年的社会矛盾,在董卓之乱的前与后,有所不同。董卓之乱以前,从黄巾起义提出的政治口号“蒼天已死,黄天当立”中,可以見到农民与东汉皇朝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董卓之乱以后,出現了群雄割据的混战局面,社会迫切需要結束这种混战局面,便生产得以恢复,生活得以安定,因而割据和統一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曹操是属于这个矛盾的統一的一方面,所以曹操得到了胜利。曹操与黄巾的关系,在前期与后期亦有  相似文献   

5.
曹操是汉末儒家正統道德观念的叛逆者。由于他对东汉名敎之治的践踏,激起了千余年来貶曹論者的道德义憤。这种維护名敎的道德申斥,无疑是中国封建史学传統的糟粕。在曹操評价問題上。刘节先生继承了作为糟粕的上述传統:他用弘护名敎的道德批判,取代了阶級分析和历史主义;結果,旣沒有指出曹操历史活动的阶級本  相似文献   

6.
一十世紀前半期,我国历史上又出現了一次大分裂的局面,这就是‘五代十国’时代。‘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其中除后梁朱氏、后周郭氐外,后唐李氏、后普石氏、后汉刘氏都不是汉族。从农民起义軍的叛徒朱全忠起,他們在唐帝国的統治政权被农民起义軍摧毁后,相繼統治了北中国五十三年。这五十三年中,他們經常进行大混战,到处焚掠屠杀,弄到整个北中国都給战爭与死亡的气氛籠罩着,农业生产和工商业城市都受到极其惨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在最近替曹操翻案的文章中,有不少的学者把批判的矛头描向了《三国演义》。有人认为,只有打倒了《三国演义》,方才能还历史人物曹操以本來的面目庵忠庖姷奶岢?是有一定的現实根据的,那就是《三国演义》在过去人民生活中的影响,的确是太大了,要使人們对于曹操的认识完全摆脫掉傳統观念的影响,也的确是需要費許多唇舌和一定的时間的。既然許多的历史学家都承认,曹操在他的时代里是做了許多有利于人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鸦片战爭以后,中国封建統治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在共同鎮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了“和好”关系。一部分最早带有买办倾向的官僚軍阀认识了洋人“船坚砲利”的本领。他们一方面主张借助于外国侵略者的軍队,用以鎮压国內的人民起义;另一面創议学习使用洋枪洋砲,以图巩固封建的統治。这些人就构成了当时的洋务派。  相似文献   

9.
关于曹操的评价问题,目前正在全国史学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曹操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群众中间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他应如何评价,牵涉到历史研究中正确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问题。历史系师生在四月二十三日下午举办了曹操问题讨论会,到会的除历史系教员和同学外,还有外系师生和校外人士。翦伯赞先生在会上分析了一下目前各地讨论的情况,提出其中若干带有理论性和原则性的争论问题。根据这些提示,会上展开热烈的讨论。目前各地的争论问题之一是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应否一致的问题。有人认为戏台上所描绘的曹操脸谱是被人民批准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创造的曹操这一个千古坏人的典型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看法,不能更改。至于历史上的曹操到底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艺术的真实与历史  相似文献   

10.
列宁指出:“最能表現这个国家机器特征的有两种机关,即官吏和常备軍。”这就是說,政府和軍队是国家政权的两个最重要的标志,具备这样两个要素,就意味着一个政权的成立。李自成領导的起义农民,在同地主阶級的搏战中,建立了一支十分庞大的軍队。崇禎十三、四年占領河南村,有“众数十万,号百万”。崇禎十七年进据西安时,有“步  相似文献   

11.
曹孟德论     
一擦掉他臉上的白粉要談曹操,先得把他臉上的一层厚厚的白粉擦掉。不把白粉擦掉,曹操二字总好象和大奸大恶有密切联系,一提起便令人生厌恶之心,他的一切,便无从談下去。当然,擦掉白粉,并不等于说,連他臉上原有的几点大麻子都給擦掉。大麻子是不必擦,而且是擦不掉的。他臉上的一层厚厚白粉,最早是吳人給抹了一些。汉朝統治的时間长,正統观念,  相似文献   

12.
富有光荣革命斗爭传統的亚洲各国人民,在十九世纪中叶,曾經掀起过一次反侵略反封建压迫的斗爭高潮。这次斗爭高潮的主要內容,有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1851—1864),印度的反英大起义(1857—1859),和伊朗的巴布教徒起义(1848—1852)。太平天国革命巳为我們所熟知;印度反英大起义也有些专著和文章論及,使我們得到較多的了解;关于伊朗巴布教徒起义,我們目前还了解得很少。这一历史事件中的某些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中共中央会議上所作的《目前形势和我們的任务》的报告,是整个打倒蔣介石反动統治、建立新中国时期中,党在政治、軍事、經济等各方面綱领性的文件,是一篇划时代的中国人民大革命的檄文。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最后胜利的行动綱領,也是全党和全民战胜一切反动派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它不仅进一步鼓舞了全党全民敢于斗爭、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也为我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作了政策方面的充分准备。革命的历史进程,已經完全証明了毛泽东同志科学預見和天才論断的无比正确。  相似文献   

14.
1857——1859年印度反英大起义不仅在印度近代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爭史上也具有巨大的意义。这次起义虽然只有两年的时間,但这两年炽热的斗爭,却充分暴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印度一百年来(1757——1857年)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矛盾,尤其表现了一百年来在印度社会中的主要矛盾。这次起义也反映了亚洲各国人民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普遍仇恨」。从大起义被镇压后的一百年以来,关于描写起义的書籍真是汗牛充棟。但是这些著作中,特别是英国資产阶级学者的著作中,充滿了殖民主义者頑固的偏見,他們对于起义的原因和性質,都尽了歪曲和污蔑的能事。这些書籍的反动論点大致可以归納如下:这次起义是一次单純的「軍事叛乱」,只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曾長期生活在祖国的共同土地上,有着密切的經济来往与文化交流;特別是这一百年来,在反对帝國主义的斗爭中,使各族人民都紧紧地联在一起。但也不可否認,历史上曾存在着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視的事实,而这种民族压迫与大汉族主义尤以国民党反动派統治时期发展得最厉害。国民党繼承了前清政府及北洋軍閥的反动政策,它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多民族存在的事实,認为那些少数民族都不是  相似文献   

16.
一、問題的提出 1837年2月19日在日本大阪市发生了大监平八郎起义,这是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由武士发动和领导的农民与城市貧民联合的反幕府暴动。起义虽然在一天之內便被镇压了,但它不仅震动了幕府的統治,而且对日本封建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日本的历史学界对这一事件沒有給以正确的評价,在不少有影响的日本历史著述和論文中,不仅对这次起义的作用和意义,对大鹽平八郎的个人作用,沒有作出全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法家扬眉吐气,儒家威风扫地的法家思想胜利的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曹操等人的法治路线和黄巾农民大起义有什么关系?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正确评价法家人物的进步作用,批判林彪的反动唯心史观,在史学领域中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泰国一九三二年“六·二四”政变,結束了历史上相沿五百多年的王权至上的封建君主专制統治,建立了君主立宪統治。这次政变,是发生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撼了东方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生活的时代,是发生在亚洲人民风起云涌地走上了觉醒道路的时代,这个旣向君主制度妥协,又沒有絲毫反帝目标的变革,較之亚洲其他革命运动发展的国家,远远地落后了几十年。但是,它仍然是泰国历史上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斗爭。政变成功之后,实行了一些資产阶級性貭的政治改革:制訂了泰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建立了議会制度。总的来說,它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9.
德國問題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歐洲的和平与安全。因而研究爱好和平的、真正民主的德意志民主共和西的成立是具有現实意义的。德國帝國主义是最兇惡的、最富侵略性的強盗帝國主义。它具有普魯士精神与德國軍國主义的傳統与影响,同時也具有帝國主义的各种特征。从一八七○至一八七一年最后在德國得逞的軍國主义者揭開侵略战爭的序幕以后,德國又在歐洲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战。隨着社会生產力的發展,战爭的規模及其殘酷性一次比一次增大。尤其是最近兩次世界大战,給歐洲人民带來了无法衡量的損失、痛苦与災乱。  相似文献   

20.
曹操(一五五——二二○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历代反动派都咒骂他。《三国演义》出来后,曹操几乎成了“奸雄”的代名词。鲁迅早就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指出:“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对曹操如何评价?主要是看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东汉末年,地主阶级特别是豪强地主残酷压榨劳动人民和互相争夺造成天下大乱。著名的“黄巾”大起义,烧官府,杀豪强,使“朝野崩离,纪纲文章荡然”,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和孔学,推动着历史前进;也为推行法家路线创造了客观条件。在农民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后,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