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援引国际、国内经验,把人口增长类型转变引致的不同人口年龄特征阶段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因素,或"人口红利";论证了中国人口增长类型转变对改革以来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最大化促进就业是维持人口对经济增长正面效应的关键。四川作为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好、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对四川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人口红利的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互补关系原理,分析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两者不同比例关系情况下,人口机会窗口的两种结果:人口红利和就业压力,运用附加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约束条件的IS-LM模型描述了这两种状态。我国目前总体上处于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资源约束对人口红利产生"挤出"效应,人口机会窗口更多的表现为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3.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目标、重点、路径、政策,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东部地区,只有抓住着力点,创新产业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文章着重从资源环境、区位市场、体制政策等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探讨,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尝试提出了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的新产业发展道路,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6.
何素蓉 《中文信息》2013,(6):116-119
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我国历年人口数据来分析阐述我国现阶段的人口结构状况,来推算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总抚养比,同时测算出2011—2035年我国人口总量、每年出生人口数和社会总抚养等人口状况指标,通过测算出的2011—2035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指标预测出: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基于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和现行计生政策给我国带来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本文提出人口生育政策必须调整且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7.
近三十年来,依靠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实证验证了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小乃至消失,在充分把握人口红利效应的同时,应加强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消费效应出发,分析我国当前特定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扩大内需的积极影响,明确提出和分析人口消费红利及其现实性,并深入探讨人口消费红利的实现机制,最后提出充分兑现人口消费红利、扩大内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和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被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所证明是成功的比较优势战略,因世界经济态势的变化和国别的差异,而呈现诸多局限性.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不应选择比较优势战略.赶超战略则是后进国家选择发展战略时的共同特点.中国目前已具备实施赶超战略所需的政治、经济、体制、观念等方面的条件,如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正确,将会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经过一个长波周期左右的时间,使中国跃入发达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1.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产业集聚、市场扩展和开放型经济成长都要求构建新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这是都市圈发展的内在动力.对长三角而言,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政府作用是推动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力量.市场化推动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深化,工业化促进了人口、企业和产业向城市的集聚,国际化使得长三角逐步纳入全球生产体系,政府的制度创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综合竞争力是由区域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辅助竞争力三者构成,不同区域在提升综合竞争力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路径,也将花费不同的时间。本文通过三维模型,分析出各种不同路径选择对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并通过实际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相对最佳路径安排。最后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经济转型升级与在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战略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体制机制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把以学习和模仿为主的后发优势战略转型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先发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经济转型升级,避免使发展过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才能成功地进行发展动力源的切换。长三角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产业角度看,就是要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代表国家竞争力和话语权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争当价值链的链主。又好又快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首先启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等于抓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在目前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存在投入相对不足、进入的行政壁垒较高、全球化发展程度不够的条件下,率先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就是要像过去抓工业化一样抓服务业发展,就是要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全球化视野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在扩大内需中内生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利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效应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协调地发展服务业。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综合竞争力是由区域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辅助竞争力三者构成 ,不同区域在提升综合竞争力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路径 ,也将花费不同的时间。本文通过三维模型 ,分析出各种不同路径选择对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影响 ,并通过实际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相对最佳路径安排。最后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剖析长三角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软化法、区位商法等相关经济理论,对其产业结构高度化及专业化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分析产业结构趋同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区域发展一体化,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的范围内,地域上较接近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从均衡走向不均衡的路径,这种不均衡正是区域先发地区向后发地区进行空间扩散的条件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应从产业空间扩散基本理论框架入手。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空间扩散的理论条件给产业在区域内部扩散创造了良好的制度保障。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空间扩散的现实条件包括飞速发展的交通网络、广泛存在的劳动成本差距和不断推进的区域一体化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计算了长江三角洲不同城市间的经济同步性,分析影响其城市间经济同步性的因素.发现距离、邻接和同省份这些外生因素,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已经较为微弱;两城市间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越相似,经济同步性越强;而贸易和投资开放相似度的影响为负.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最为发达的经济区之一,其经济一体化既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也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8.
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属于区域经济整合的过程,海峡经济区北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南连珠江三角洲,是国内最大的经济区的联结点.海峡经济区的积极构建和发展,既可以促进其自身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大中华整体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又可以加深互信、互动和互利,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民族团结.当前海峡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注重七个方面的问题,加强闽台产业分工协作,加快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不断提高两岸的产业水平,促进本区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二省社科规划办主办,浙江省社科发展规划办、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承办的“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