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小学     
《北方人》2007,(8)
我的小学是在乡村的庙里度过的。这座庙分两部分,一部分供奉菩萨的叫耕读小学,另一部分供奉家神的叫东柯小学。东柯小学是一所正规的五年制小学,耕读小学只有一位老师,姓李。在我刚上小学时李老师成了现行反革命,被抓走  相似文献   

2.
我去的是一所农村小学——昌图县昌图镇北山小学。在我的印象中,农村小学该是简陋的校园,低矮的校舍。农村小学的队活动也一定充满了乡土气息,而队员也大多腼腆害羞。可当我走进北山小学后,却深感意外,这果真是辽北的乡村小学吗?  相似文献   

3.
窦文涛 《可乐》2010,(1):79-79
我从小害羞,小学五年都是一口石家庄口音,特土。在北方的孩子堆里,谁一说普通话,大家都会觉得你很做作。小学毕业考到中学的第一天,我才开始说普通话。小学时,我不但一口石家庄话,而且是结巴,有时我哥冷不丁就给我一耳光,说这能治我的口吃。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与主题 2006年9月21日上午,我陪同进修学校教研员下到城郊溪南小学开展课改实验"家常课"调研.陈雪霞老师上的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祖国在我心间>这一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能力,我常去听一些高年级的语文课。听了之后,发现我们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教学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这就是:学生只是通过教师的讲授间接地和新知识发生关系,教师一句一句地写出古诗的意思,学生一句一句地抄下来,然后去死记硬背诗句的意思。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力图突破老一套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闯出一条新路子。下面就以五年制小学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浇花     
校园里,花儿多,一勺水,浇一棵。浇了这棵浇那棵,老师对我笑呵呵。说我也像花一朵。指导教师倪高武浇花$湖北荆州市西门小学@李尚炜~~  相似文献   

7.
上小学时,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姓宋的中年女教师。我聪明伶俐,但因天生好动,所以,成绩却很差。她经常严厉地批评我,因此,我对她也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一日,上课铃声响过,我迅速用铁簸箕装上土,放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等待     
母亲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把我送进了村小学,同年级的小孩差不多大我三四岁。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校舍在一场暴风骤雨中倒塌了,幸亏是在晚上,才没有人员伤亡。无处上课了,我们这一帮学生开始了失学的日子。母亲坐不住了。在一天早晨,她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拉着我的胳膊来到邻村的小学校,这个学校离家有二三里路。从此,在这个破烂不堪的校门口增添了一道  相似文献   

9.
我从1951年到农村小学当代课教师起,一直用心关注和研究着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屈指算来,到现在已近60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里,虽几经波折,道路坎坷,但我始终坚持在小学数学教学园地里耕耘,我和小学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已成为  相似文献   

10.
狗的礼物     
夏熙晗 《新少年》2013,(6):33-33
我叫张天爱,是昌图县北山小学五年一班的学生。这只大狼狗是我的朋友,它总是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用嘴叼起送给我。看样子,它现在把这块砖头  相似文献   

11.
“上小学了!上小学了!”虽然这充满稚气的呼喊还回响在我耳边,但是如今的我已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12.
胡琳 《社区》2005,(7):58-59
经不住两位同学的劝说,我答应出面组织一次小学同学的聚会。他俩认为我上小学时是班干部,工作后又成了国家干部,自然是有组织能力的。尽管这二人上学都仅仅上到小学毕业,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现在大大地“发”了,然后他们就很眼热别人搞“同学会”什么的,所以想找小学的同学聚聚,来感受一下“同学会”的氛围。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全小学全班45名同学的名字,甚至连一半也记不起来了。按说分别的时间并不很久远,刚好20年,但年的光阴足以把人变得面目全非。这恐怕也是小学同学聚会不易组织的原因。过了些时日,聚会仍举行不起来,欲做东的两位同学有些急…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 这一天,我随市素质教育督导检查组到一所小学听课。 走进绿草成茵、春意盎然的校园,展望着簇新的铺设着塑胶跑道的运动场,看着场内嬉戏欢笑的一群群孩子,我的心里十分舒畅。  相似文献   

14.
正1971年,我八岁,小学一年级。我读的是农村小学,我的同学也大多是农村孩子。二十多年后,我想起他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们的淳朴和可爱。值得自豪的是,那时学生承受来自学习的压力远没有今朝这般沉重,有了悠闲你才能觉出天很蓝,水也很清。学习的事如今基本上都忘了,隐隐约约只想起了几件。一次是语文观摩课,由年级组年纪最大的常老师为我们授课,外校的老师观摩。这事很重要,所以要提前几天彩排。我被指定读课文的前一段,课文的名字是《一条破棉絮》。我怯生生站起来:一条破棉絮……常老师打断道,这怎么可以,这是一篇控诉旧社会罪恶的课  相似文献   

15.
李爽 《新少年》2023,(11):10-12
<正>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开展“日行一善”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十年来,收获了累累硕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知善行善、向善崇善、心怀“利他”之心,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少年。走进凌源市实验小学,教学楼墙上的几排金色大字十分吸引人“:成就最好的我,让他人因我而幸福;成就最好的我,让世界因我而美丽。”这是实验小学学生的成长目标,也是学校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16.
有姐姐相伴不孤单跟着妈妈来到姐姐家时,我只有三岁。姐姐佳佳七岁,上小学二年级,胳膊上戴着两道杠。我一进家门,就看中这一饰品,生拉硬拽地把它别在胸前,在家里跑来跑去,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姐姐跟在我后面收拾残局,  相似文献   

17.
育苗     
7月的一天,我收到了我几年来资助的贫困生、广州白云区人和小学戴文素同学的来信。一看到信封上文素的笔迹,她那秀气的模样就浮现在我眼前。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信中写道:“李奶奶,让我告诉您一件事吧!今年,我拿到了三好生和全年级第四名。您听了这  相似文献   

18.
沈大仁 《社区》2011,(8):41-41
1954年。一首旋律优美的《我爱北京》的歌曲,悄悄地在全国各大、中、小学传唱开来。当时我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二年级,学生会文化部为了活跃大家的文艺生活。印发了一本薄薄的、十几张的活页歌曲选,其中就印有《我爱北京》这首歌。同学们无论在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一直都在传唱着。据我所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的大、中、小学也盛唱此歌。  相似文献   

19.
小学班长     
一我和冯波的同窗生涯,开始于小学一年级,结束于小学六年级。我的父母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常州市里,所以我也算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幼儿园的阿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即将离开母校的学生,是缘让我认识了一本书(杂志)——《阅读与作文》。在六年的时间里,我无时不回忆着那铅印香味的一篇篇文章,使我的作文水平逐步提高,以至于大大小小的报刊上有我文章的身影。希望我的这首“劣诗”能登在《阅读与作文》上,使我小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