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正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3):60-64
失节文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一直是人们羞于谈论或深恶痛绝的对象 ,他们当中不少是著名诗人或文化名流。当我们撇开道德评价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查其失节的深层次原因时 ,我们或许不只是鄙视 ,还会多一分宽容。 相似文献
2.
段国朋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35(4)
北宋文人词体观的演变,体现了文人对词体这一新生事物不断体认的过程.对北宋文人词体观演变过程的探究,有助于了解和把握词体的发展历程以及词体确立文坛地位的轨迹.北宋文人词体观的演变,主要围绕词体文化身份与文化功能的变化及继而引起的词体文人审美情趣的塑造.词体文人审美情趣的塑造主要包含诗词观的激荡摩擦与词体的雅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张冬梅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63-66
渔父词是宋代文学重要的创作领地,但在两宋300多年的进程中,因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者经历等方面的不同,渔父词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本文通过分析苏轼、朱敦儒、陆游、张炎为代表的四个不同时期的渔父词作,揭示在同样的渔父身上所隐含的宋代文人的不同心态。 相似文献
4.
谢建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2):15-17,54
唐代文人忧国忧民思想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质。政治清明的盛唐 ,文人积极用世 ,兼济天下 ,展示出昂扬的精神风貌 ;中唐则朝纲不振 ,国势趋衰 ,文人的作品多表现为对权贵的鞭挞以及对民瘼的同情 ;到了晚唐吟唱的则是一曲曲挽悼的哀歌。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兼备 ,因而产生出历久不衰的文学精品 相似文献
5.
从二苏题画诗看元祐文人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郦波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72-75
宋代文人题画诗于北宋元时期创作颇盛。以二苏为文学宗主的元文人在对艺术的审美体验中表现出强烈的“自寓”倾向 ,反映出在党争的时代背景下 ,元文人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党争前途的担忧 ,而这一点正是元文人在进行题画诗创作时的主要心态。 相似文献
6.
舒大清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33-36
汉代上层文人,现实中遭致挫败后,退避到著述中,或者沉浸于孔老墨学的信仰之中,从而找到人生的精神寄托。而东汉文人五言诗,特别是古诗十九首,则主要表现游子思妇的分离,功名未成的紧张,功名失败后的作乐自弃,变成了失去精神寄托后的绝望,与汉代上层文人心态形成鲜明对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二者的社会阶层背景差别巨大:一个是社会地位尚未完全摧毁,学术事业基础雄厚,信心百倍;一个是贵贱贫富悬隔,看不到任何希望,最终只能吟唱人生的伤感。 相似文献
7.
刘苏敏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3-35
元代统治者重吏轻儒,大批文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前途。代表着元代最高艺术成就的元杂剧.通过塑造鲜活的文人艺术形象,真实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心态。这里以元杂剧中文人形象为解析对象,剖析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忧患与对上代的怀念,渴望出仕的用世思想与寻求慰藉的自恋情结,以及求仕不得的愤世与志不获展的怫郁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8.
刘苏敏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2):33-35
元代统治者重吏轻儒,大批文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前途.代表着元代最高艺术成就的元杂剧,通过塑造鲜活的文人艺术形象,真实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心态.这里以元杂剧中文人形象为解析对象,剖析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忧患与对上代的怀念,渴望出仕的用世思想与寻求慰藉的自恋情结,以及求仕不得的愤世与志不荻展的怫郁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9.
任荣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73-76
北齐汉族文人始终处于鲜卑皇族和武人的压迫之下,高氏政权排斥汉族文化,轻侮汉族文人,造成北齐汉族文人与皇族的疏离心态和文化本位的失落;而战争的频繁、政局的混乱、统治者的暴虐,又造成北齐汉族文人惧讥畏祸、止足全身的忧惧心态。 相似文献
10.
11.
论<绝妙好词>对词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97
周密编纂的<绝妙好词>一书,对前辈词论家沈义父的词学观有所酌取,又因与张炎论词主张相通,故为张炎之<词源>以及传张炎词法的陆行直<词旨>所取材.这部词选对清代词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昭示的"南宋体"词;对词选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宗立派.自<绝妙好词>后,一种新的选词型态--选派词选确立,即通过选词确立宗派阵营. 相似文献
12.
《全明词》漏收1000首补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明词》的出版,填补了词史文献整理研究的一大空白,但漏收词人词作不少。据明人诗文别集、词别集和词选、词话,补《全明词》漏收之词人20家词作463首,另补《全明词》已收其人而失收之词 537 首,共补词1000首。 相似文献
13.
余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1):75-83
从明人诗文总集、别集、词选、诗选、词话、诗话、笔记中辑得《全明词》漏收词作,除去部分与王兆鹏、胡晓燕文《〈全明词〉漏收1000首补目》重叠外,另外补《全明词》失收明词人67位,失收词作1050首。 相似文献
14.
黄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28-134
梳理宋代词学批评中“雅与俗”问题可以看出 ,所谓“雅”实质上是士大夫文人社会思想意识的反映 ,是他们价值观念的体现。南渡前主要体现为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意识 ,是思想意识层面上对日益兴盛的市民文化的对抗。南渡后还进一步涉及到词的功用问题。而艺术风格层面上的“雅俗”问题则一直贯穿两宋词学批评 相似文献
15.
胡建次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5):50-55
清代词学批评对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对婉约与豪放词风宗尚的消解,二是对南北宋词宗尚的消解。上述维面中,前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体派与风格高下之论的破解,后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艺术表现模式优劣之论的破解。此两方面共构互渗,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标示出清代词学批评的理论水平与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中唐词坛上的几位重要词人都有过成为人生转折的贬谪经历。这种转折,让他们从京官、高官变成了贬官、逐臣,同时又让他们从诗人变成了词人——正是在贬谪中,他们开始注意民间的小调,并开始用这种小调来抒发万死投荒的艰辛与愤懑;正是经历过贬谪后,他们从"兼济"转为"独善",从"进取"转为"中隐",从追求文学的讽喻作用转为向往休闲、享乐的生活。贬谪中的创作,迈开了文人作词的第一步;而贬谪后的思想转变,又与唐宋词发展所需要的文化风气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贬谪"催生出文人词的兴起,并促成了它此后的繁盛。 相似文献
17.
杨金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00-104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产生除了直接源自本土外,还有一种"异地移植"的方式。积极的文化移植是一个有选择的接受过程。因此,移植之后的新文化已不完全等同于原来的文化,其突出的特点是带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早期具有明显的北方文化气质。至宋代,词则完成了由"北方文学"向"南方文学"的转变。五代以后,全国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移,环境的变化对词的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词向"南方文学"转变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18.
刘兴晖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65-70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为选词底本,在力图保存底本基本面貌的基础上,通过例言即《蒿庵论词》整合选词与论词,在结构上起到关联和互补的作用;并阐发甄录本色的编选宗旨,以序次的调整和类组比较的方式勾勒出宋代词史的脉络,成为近代选本批评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赵维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5)
北宋亡国后随着政治上的南北分治 ,词文学创作也分化为建立在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南宗与北宗两大体派 ,两派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审美祈向及词体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但南北词坛并非绝对封闭和隔绝 ,而是始终存在着一个交流、互动和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范秀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5(3):73-79
清初大多数贰臣文人无论是诗文中,还是政治活动、生活方式上都表现出愧疚自赎心态。南北贰臣文人的这种心态在呈现方式上或显或隐,有较大差异;主要由三个因素造成:与满洲地区的地理亲缘和李自成政权影响程度不同造成南北贰臣文人分布有差;清政府采取尊满抑汉的政策和党争中南北势力的消长;两者文人内在道德追求与外在社会舆论的差异。 相似文献